許金菊
摘 要:美術是一門綜合學科,并且具備鮮明的特征,主要包括創新性和實踐性。當開展課堂教學時,必須全面培養小學生的創新思維與實踐能力,激發其學習美術的興趣和熱情。同時將同實際相聯系的探究活動融入其中,該方法發揮著不容小視的作用,不只可以使課堂教學充滿趣味性,還可以對小學生的實踐能力進行充分培養和提升。
關鍵詞:小學;美術教學;培養;創造力
隨著我國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開展與深化,社會與相關教育工作者對于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視程度逐步提升。對于學生而言,美術是一門獨立課程,有利于其審美能力的提升,這一能力是綜合素質的體現,所以該能力的培養非常必要[1]。
一、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力需要遵循的原則
1.自由化原則。
自由化所指的是,將學生學習需求作為根本,對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熱情,并且能夠調動起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的教學活動進行全面開展,美術教師發揮自身引導作用,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并且充分發揮自身能動性,從而進行美術創作,該創造具備個性化。
2.多樣化原則。
對于很多教師來說,應試教育對其產生的影響根深蒂固,正是因為如此,這部分教師對于學生理論知識的教育更為重視,教學過程的趣味性極為缺乏,教學方式單一,無法激發學生美術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導致其無法積極、主動參與到美術教學活動中。所以,小學美術教師必須對自身教學模式進行有效改善,將學生學習興趣作為重要依據和參照,實現教學方式和內容的創新,充分應用多樣化教學方式,有效掌握教學目標,樹立積極向上的美術教育觀念,由此開展藝術化教學活動,為學生的綜合發展提供重要幫助。
3.個性化原則。
學生與學生之間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差異,主要包括思想觀念和生活經驗等,其個性化差異比較大。所以,對于小學美術教師而言,當開展教學活動時,需要對所有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和需求等進行全面了解與掌握,針對此,完成相關教學計劃的制定,該計劃同學生實際情況相符,促進其個性化發展[2]。
二、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力的對策
1.激發學生創新思維。
第一,根據學生需求,為其創設想象空間,美術教師不斷鼓勵學生,開展創新性訓練。營造自由平等的課堂教學氛圍是非常必要的,教師需要更多精力投入其中,減小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壓力,使其思想自始至終保持在比較輕松愉悅的狀態,在此條件下,才可以促使學生形成開闊的思維空間,學生可以更加勇敢,針對原有理論進行反向思考,由此實現標新立異的目的,開拓學生開放性思維。與此同時,小學美術教師還需要給予學生創新能力足夠的信任,對學生的思維動向進行全面了解,把握其發散思維方向,避免與事實標準相偏離,不斷鼓勵學生,使其在第一時間與教師進行探討,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從而促使學生創新思維得到有效形成。
第二,激發學生對新鮮事物的興趣。在小學美術課本中,其展現的內容充滿著藝術美,相關文字和圖片都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刺激學生感官,調動起他們美術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且提高小學生主體審美藝術,促使其產生強烈美感,由此激發學生課堂美術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對于小學生而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任何探究的開端都是興趣,在學生對相關事物產生興趣時,才會積極開展探究活動,對于未知事物的結果有種執著,可以促進學生成長和成功,激發其想象力與創造力[3]。
2.充分應用生活經驗。
當處于繪畫過程中的時候,小學美術教師進行生動描述,很多時候從表面上看非常詳細,不過實際并沒有講述清楚,學生在經過思考之后仍舊不理解,若是美術教師將繪畫的內容與學生實際生活經驗相結合,必定可以使學生了解并掌握,使其在腦海中產生清晰表象,可以從中看出生活經驗對于美術教學活動是至關重要的,需要對其做到足夠重視。生活是經驗的重要來源,對于藝術創作靈感而言也是一樣的,必須將現實作為重要依靠。所以,在平常開展美術教學時,教師需要不斷給與學生鼓勵和表揚,使其主動參與到探索中,多多觀察和感受等,使其對世界的認知更加深刻。
3.創新教學模式。
培養美術技能是非常重要的,不過更為重要的是培養審美能力。若是學生缺乏審美能力,其作品便沒有靈魂和生機,同時其技能培養的難度也更大。過去,在美術教學模式中,所重視的是學生美術技能訓練,對于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與培養比較忽視。目前,我國教育教學改革不斷開展與深入,傳統教學模式無法滿足學生學習和成長的相關需求,所以在全新的時代中,小學美術教師必須全面改革與創新教學模式和教育理念,對學生全面發展做的足夠重視。在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中,教師都需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要實現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目的,美術教師可以充分應用情境教學法,當開展小學美術教學時,通過情境創設潛移默化培養與提高學生審美能力和水平。例如,教師可應用多媒體,通過多媒體將較為經典的美術作品更加直觀、形象地傳達給學生,同時,教師從更加專業的角度為學生進行講解。還可以應用多媒體完成PPT制作,當開展美術教學時,教師為學生播放不同種類的瓷器等視頻,由此感染學生,使其審美能力得到有效提升[4]。
4.重視教學方式多樣性。
當開展小學美術時,教師需要對教學方式的多樣性做到足夠重視,教學方式隨著教學過程的改變而改變,從而為美術教學效果提供重要保障。例如,通過應用寫生方法,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使其想象力得到充分發揮。與此同時還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其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除此之外,應用多媒體方式也是可以的,使學生更加直觀、形象地認識相關理論知識。
三、結束語
在學生整個學習生涯中,美術教育占據著舉足輕重的位置,發揮著不容替代的作用,可以促使學生逐步適應社會。所以,在開展小學美術教學過程時,教師需要對學生創造力的培養和提升做到足夠重視,充分應用多種對策實現該目標,主要包括激發學生創新思維、應用生活經驗、創新教學模式、重視教學方式多樣性和因材施教等。通過各種措施的應用,激發學生美術學習的興趣,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其想象力和創造力,為其全面發展打下牢固基礎。
參考文獻:
[1]徐學文.小學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創造力[J].小學生(下旬刊),2018(04):72.
[2]陳靜艷.小學美術教學中對學生創造力的培養[J].吉林教育,2017(42):143.
[3]張晶.淺析小學美術教學如何培養學生創造力[J].中華少年,2017(26):184-185.
[4]舒偉.淺淡如何在中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J].好家長,2017(29):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