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蓓
摘要:本文立足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這一背景,探討在高職院校商務英語專業學生開展“雙創”教育的必要性,分析當前現狀,提出以“雙創”教育理念引領商務英語專業教學改革,樹立面向未來發展的前瞻性人才培養方向。
關鍵詞:“雙創”教育 商務英語 現狀分析
一、“雙創”實踐教育平臺助推商務英語發展
近年來,伴隨著國家鼓勵“創業創新”政策的不斷推進,高職院校學生對“雙創”活動的關注度空前高漲。作為高職院校商務英語專業的學生,他們創新思維和創業精神得到激發,紛紛投入到“雙創”教育時代,學生們基于自己的學科優勢,融入科技元素,結合本土特色,謀求更加利于自身水平提升和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新思路和新業態。
高職院校商務英語專業是由英語、商務等不同學科理論知識交叉相融構成的新興專業,要求所培養的學生不僅具有扎實語言功底,兼具專業商務知識的復合型實用型人才。在“雙創”教育思維的引領下,商務英語學科呈現出體系化、生態型特點,朝著更加科學、高端和國際化的方向發展。
二、商務英語專業“雙創教育”現狀分析
由于所屬學科的交叉性與復雜性,各高職院校在制定本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時,對將專業課教學與創業教育相互融和缺乏深入的研究、思考,而創業教育所需要的實踐性環節則更凸顯不足。當前,跨境商務蓬勃發展,該方向已經成為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學生主要擇業方向,由此學生選擇自主創業人數也隨之增加,學生的創業積極性空前高漲,表現也越來越能夠經受得住市場的考驗。但從創業規模和持久性上也并非完全令人滿意。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學生創業動機不成熟。伴隨著創業大軍的不斷增長,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學生的創業動機出現多元化。雖然他們中不乏有想法有計劃的創業新人,但更多是專升本考試升學失利、對原有工作單位不能很好適應的“隨大流”者。這些學生的創業動機并不是積極的,而創業動機的不成熟、不明確成為了他們在創業成功道路上最大的絆腳石。
2.學校管理及教育導向性存在不足。目前高職院校的校園管理,仍然局限在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狹隘范疇,管理項目繁復,但缺乏針對性,對學生只起到單純約束而非引導的作用。縱觀學生“雙創”全過程,他們急需的是帶有導向性、輔助性的管理指導方案和公正公平的評價體系。只有這樣才能在完成日常學校管理的同時,幫助學生結合自身實際,設置適合自己的創業項目的開發和教育。
3.商務英語專業教師自身存在知識短板。目前各高職院校商務英語專業教師,仍然延續著“英語專業教師”為主的師資結構。很多教師自身擁有豐厚的英語專業知識背景,但是缺乏從事“雙創”教育的理論基礎和實戰經驗。當學生在創新創業過程遇到疑問、困難沒有辦法在第一時間內給出合理有效的指導,致使學生在過程中成就感缺乏,對自身創業產生懷疑畏難情緒,從而半途而廢、不了了之。
三、高職院校商務英語專業學生“雙創”策略
1.配置合理的教育資源,構建與專業相結合的全新“雙創”教育模式。培養“雙創”能力,需要結合不同教育領域的影響和滲透作用,將能力培養融入日常教育模式的運行中。在專業課教學中,注重將學生的創業能力培養列入教育教學的重要內容。將“雙創”能力的培養落實在商務英語人才培養的方方面面,把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與知識的傳授、技能訓練緊密結合,引入名師機制,推薦有能力、有想法的學生去相關企業參與實習實踐,為學生今后步入社會打下堅實基礎,保證學生無論是在觀念上還是在技術上都能成長為合格的創業者。
2.做好專業實訓、實習工作。創業者最基本的能力便是實踐操作能力。自我國實行職業教育改革以來,高職院校始終將職業技能的培養和形成作為教育的主導。隨著社會需求的升級變化,高職院校的專業培養能力也在不斷地完善和提升。對于處于創業者的準備階段廣大商務英語專業學生,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的系統安排是切實提高學生創業能力的根本保證。通過卓有成效的實習,準創業者們可以提前接觸社會、了解市場,能夠有效縮短他們步入社會后的適應期。
3.做好溝通聯絡,共同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家長和學校必須緊密結合,建立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相結合的長效機制,為高職學生大膽創業的思想保障。
另外,作為創業教育,應當鼓勵學生勤于思考。提出自己的創業想法和具體的創業項目,并支持學生將這些創業項目付諸行動。為此學校可以為學生實習實踐保證充足的時間和創業的指導,以激勵學生前赴后繼地創業。
由此可見,高職院校商務英語專業學生“雙創”能力培養是職業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而且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以及經濟結構的調整,自主創新創業對于高職學生來說越來越重要。為此,高職院校應當下大力氣提升學生的創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