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果
摘要:企業在合同管理中,有很多要點值得關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合同審查這一方面,企業合同審查中有一項重要的工作就是法律審查,通過法律審查可以及時的發現合同中存在的很多問題,可以減少和杜絕合同履行過程中的很多矛盾和問題,使得合同可以更好的被遵守,同樣也可以讓很多法律方面的風險得到嚴格的控制。企業合同的法律審查,必須注重以下三個要點:合同的主體、形式以及內容。本文主要就企業合同的法律審查要點進行了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企業合同 法律審查 要點
引言:合同中對主體、形式以及內容的法律審查,可以很好的控制好企業的相關成本,保證其生產運營更有軌道,同時還有預防風險的良好作用。因此在合同簽訂以及管理過程中,法律審查工作應該積極到位,嚴密審查合同主體,把控好法人以及自然人的資格審查,盡一切努力杜絕法律簽訂過程中可能會存在的各類風險,為企業之間的良好發展起到預防和防控作用。
一、審查合同的主體
合同的主體即可以涉及法人也可以涉及自然人,他們依據所訂合同享有相應權利以及承擔特定的義務。
(一)對法人的資格審查。法人不同于自然人,其簡單來說就是各種機構,對其審查主要按照以下幾個方面:1.嚴格審查相關資料。比如機構的營業執照、相關資質證書、組織機構代碼等,要嚴格審查對方是否合法;2.對企業信用信息進行審查。現今社會網絡科學技術發達,可以通過網絡途徑,比如工商局企業信用網可以很好的對企業注冊情況進行審查;3.實地審查。每個法人都有自己的辦公場所,除了網絡途徑之外,還可以直接到法人辦公場所審查其經營、財務狀況,確保審查全面覆蓋;4.通過合作者審查。每個法人都不是獨立存在的,可以通過法人合作過的企業,了解法人的信用、口碑等信息。種種審查方法,都可以將法人是否具有合同簽約的資格以及履約能力。為合同的正常開展做好充足準備。
(二)對自然人的資格審查。自然人都是具有獨立存在的個人,對其的資格審查應該更為全面,要了解其自然狀況,看其是否具有合同簽約應有的民事行為能力。倘若自然人所簽合同是依法不能獨立訂立的合同,應及時取得其法定代理人的書面認可。
二、審查合同形式
合同的形式對于合同來說至關重要,在合同訂立之時,一定要確保其符合要求。合同的形式有很多中,比如書面形式、口頭形式以及其他形式等,合同主體不同要采取不同的合同形式,比如企業,如果涉及經濟合同,那么書面形式的合同就比較好。還有些是法律規定必須采用何種形式的合同,那么合同訂立時必須采用法律規定的形式。法律規定必須采用書面形式的合同有很多,比如融資租賃合同、建設工程合同、技術開發合同、技術轉讓合同、抵押合同和質押合同等,這些合同,必須采用書面形式進行。倘若合同簽訂者事前約定采用書面形式,那么合同的形式也必須采用書面形式。我國法律法規規定,倘若一方主體沒有按照書面形式進行,然而另一方如果履行了相關義務,對方接受,那么此合同也是合理合法的。合同性質不同,采用形式不同,其面臨的法律后果也就不同,因此,合同的形式審查,必須嚴格按照相關法律進行,盡量保證其合法合理。
三、審查合同的內容
合同的內容不僅關系到當事人的相關利益,其還關系到他人以及國家的利益,對其要嚴格審查。審查時要有重點的進行,看其是否會對國家、集體以及他人利益造成損害,是否通過表面合法形式來掩蓋非法的獲利目的,是否會對社會效益帶來損害,是否有違法、違規等狀況。合同內容只要是合理合法,對他人以及國家不造成損害,那么其就是合理合法的,其有效合理性就得到了很大保障。因此,我們在審查合同內容時,一定要弄清楚合同涉及的相關法律關系,確保其在法律法規中可以得到合理清晰的解釋,要避免合同在后續進展中被停止,損害雙方利益的情況發生,盡量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四、合同的違約條款應該重點審查
(一)合同違約條款要詳細。合同的相關違約條款規定越詳細,越能夠反應出該合同的質量如何,可以看出其以后是否能夠得到合理保障。簡單來說,違約條款的制定其實是合同進行的保障條款。而現今社會中,很多合同中約定過于簡單,如:雙方應該按照合同規定內容履行,倘若一方違約,后果自負。這種違約條款規定過于簡單,無法保障合同的后續進行。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我國在合同違約條款的法律法規已經逐步完善,合同中違約方承擔責任必不可少,還要對相關違約責任進行詳細描述,比如賠償方法、賠償損失等,如果合同中沒有這樣規定,那么對于違約方就不能夠有效制裁,相關困難就會不斷增加,因此這也就構成了合同審查的重中之重。所以,合同的違約條款,必須明細,比如可以這樣規定,倘若合同履行中有一方發生違約,應該按照多少違約金進行賠償,逾期不賠走相關法律手續。這也就給違約方一個預防針,同時相關法院也要積極支持,對于違約現象嚴加懲治。
(二)合理處置爭議。上述工作的完成,并不意味著合同法律審查工作的結束,合同出現爭議,也是合同中重要的一項條款,應該對其重視起來。現今很多合同沒有約定爭議的解決方法,即使有也不很明確。應該在合同審查中正確解決此現象。爭議的解決有很多中方法,協商、訴訟或者仲裁等,那么在合同中處理爭議的條款應該明確,明確仲裁的話選定什么機構,選擇訴訟的話應該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正確區分,保證其合理合法。另外,處理爭議的過程應該盡量方便快捷。應該盡量選擇就近的機構進行訴訟或者仲裁,使得爭議能夠迅速得到有效解決,進而使得合同進行的更加有保障。
五、結論
企業合同審查必須嚴格審查相關主體、形式以及內容,細化違約條款以及爭議,將合同可能存在的相關隱患杜絕,使得合同在一個有序程序中進行,使得其符合市場發展情況,盡量使其實現更多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