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敏
摘要:中小企業是我國經濟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解決就業、維護社會穩定、深化社會分工、促進大企業發展平衡的作用。但是中小企業普遍存在融資困難。本文主要從現實情況出發,分析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力圖找出解決困難,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途徑,筆者認為經過一系列的有效措施,中小企業能有效緩解當前的融資困境,為企業發展提供有利的可靠條件。
關鍵詞:中小企業 融資 措施
一、中小企業融資概念的界定
中小企業的劃分沒有非常明確的說法,主要是對企業規模的一個概括表述。當前主要依據2013年制定了《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把中小企業劃分為中型、小型、微型三種類型。而中小企業融資是依托金融機構為中小企業制定的融資解決方案,通過中小企業籌集資金實現項目的投資建設,并始終保持企業法人地位的穩定性和獨立性。中小企業的貸款和其他債務資金主要用于項目投資,整個公司的現金流量和資產都可用于償還債務、提供擔保;即債權人對債務有追索權,在項目失敗后由公司還債,因而貸款的風險程度相對較低的融資途徑。
二、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現狀
目前,幾乎所有的中小企業都面臨著融資困難這一問題,近年來我國金融機構為中小企業提供的貸款余額及其占比都在穩步提高,但是增加幅度并不顯著,而中小企業的資金需求卻以幾乎10%的速度增加,導致貸款的數額與中小企業的資金需求相比相差甚大,在貸款總額中所占的比重與中小企業數量的占比也相差甚遠。
隨著我國經濟增長速度的逐漸放緩,導致其資金問題更加突顯。而許多中小企業由于缺乏資金的投入,導致整個資金鏈的斷裂,最終只能選擇倒閉。中小企業在艱苦的環境中掙扎,由于中小企業對民間資本的巨大需求,導致民間資本的供給利率水漲船高,相比于銀行的貸款利率,民間借貸的利率往往要高上好幾倍,相關調查顯示民間借貸的平均利率居然高達25%。面對如此高的貸款利率,許多企業不堪重負,長期處于虧損狀態。
三、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困境形成原因
(一)主要融資渠道單一狹窄
盡管國家在金融市場規劃了中小板融資渠道,但是對于絕大部分中小企業,銀行仍然是獲得經營資金的主要來源,然而我國的現狀是國有銀行以扶植國有經濟的發展為主,銀行的資金主要貸給大型企業,而對于中小型企業的貸款卻少之又少,而且條件苛刻。從近幾年的發展狀況來看,盡管在政府的主導下,各銀行機構針對中小微企業的貸款額度有所上升,然而提升空間有限,完全不能滿足企業對于資金需求的增長。此外,這些銀行考慮到中小微企業的實際情況以及貸款成本問題,即使有政府部門的大力扶持,也難以改變銀行的貸款意愿。此外,由于我國央行采取嚴格限制基準利率的浮動范圍,導致中小微企業獲得貸款的難度又進一步提升。
(二)銀行等金融機構的支持力度不足
事實上,中小企業融資困難是當前世界范圍內的普遍現象,只是其他一些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相比,我國的問題更加嚴重。主要有兩方面原因導致,首先,在我國由于信用問題,銀行對中小企業的貸款請求拒絕率較高;其次,中小企業從銀行獲得的貸款數額往往偏少,根本無法滿足自身的資金缺口。尤其在我國金融機構開始實行信貸緊縮一來,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更加嚴重。
(三)通過金融市場的融資渠道有限
自2004年中小企業板首批八家公司上市,目前已經有超過七百家的中小企業進行了上市,而創業板企業的數量也已經接近四百家。可見這兩大板塊的發展速度還是比較快的,然而,我們必須正視這些板塊在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作用,由于其僅僅針對成長性中小企業,大部分中小企業無法參與,因此其能夠提供的資金支持非常有限。而在債券融資方面,由于《公司法》明確規定了準入門檻,而中小企業普遍無法達到這一門檻,導致目前我國能夠發行債券的中小企業屈指可數,僅有部分大型國企具有發行公司債券的資格。
四、完善中小企業融資的幾種措施
(一)擴大融資途徑實現融資渠道多元化
當前,互聯網金融飛速發展,融資速度不斷加快,這一領域加以引導可以為中小企業的資金提供助力。另外政府還可以通過發布一些政策性優惠而創立一些風險投資公司或者天使基金等專門用于給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服務,從而促使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多元化。從而讓中小企業擺脫過度依賴于銀行的融資途徑,來抵御融資渠道單一的風險,促進中小企業多元化融資渠道的建設,從而解決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問題。
(二)探索吸收風險資金的路徑
所謂風險投資公司就是專門為有潛力的中小企業而設立的,當中小企業遇到資金瓶頸時,可以通過風險公司獲得資金,進而度過資金難關,最終做大做強。近年來出現的風險投資公司的機構,例如天使基金、PE等。然而我國的風險投資起步晚,發展水平相對落后,在專業化、機制化等方面與發達國家相差甚遠,而且總量也較少,遠遠不能滿足中小企業的發展需求。一次需要政府加大引導,鼓勵風險資金的籌建與規范運營,這樣才能夠極大地促進中小企業的快速發展。
(三)完善融資法律環境
建立一個完善、健全的法律法規體系對于中小企業的快速發展具有決定的作用,一方面能夠創造良好的投資發展環境,另一方面也能夠為企業的發展提供完成的法律保障。美國和日本經過多年的發展與積累都已經建立起來了一套完整的法律法規體系,對我國建立獨立完成的法律體系具有重要的借鑒作用。我國可以學習西方發達國家先進的制度體系,再結合我國的基本國情,進行融合與修改,從而為我國中小企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促進中小企業的快速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