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正在成為一個跨界運營創新的重要信號,在傳統健康養老產業的發展中,互聯網的思維方式和技術手段正在全方位地改造和優化養老服務模式的創新發展。李志宏等主編的《走進養老服務業發展新時代》(2018年1月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系統化地整理了近年我國健康養老服務產業發展中的經驗和成果,深入地探討了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養老服務模式改革和創新的理論方向和實踐策略,有效地指導了傳統的健康養老產業進行互聯網化和創新化的改革和發展。從該書的整體內容來看,它詳細地從政策層面、社區養老模式、機構養老模式以及養老服務體系的各項改革經驗,綜合提出了健康養老產業發展過程中的醫養結合、智慧養老、養老服務質量提升等重難點問題,其中智慧養老是與互聯網科技和思維聯系最為緊密的一個重點課題。
第一,“互聯網+”推動了養老服務模式的技術變革和產品創新
在養老服務運營管理層面,“互聯網+”的數據分析和管理應用能夠幫助養老產業管理者和從業者緊跟養老市場的真實需求,為老人們定制更加符合其實際需求的產品和服務,提高養老服務的群體針對性和體驗優化感。在養老服務體驗層面,“互聯網+”讓養老服務中的各項設備和應用更加便捷化、自動化、實時化和智能化,能夠在更短的時間內給予客戶更快捷的回饋,安全可靠、舒適互動和智能便捷的技術服務有效提高了客戶的體驗。在養老服務模式創新的平臺交流上,“互聯網+”實現了全國養老服務模式創新的共享和聯動,借助實時共享的互聯網平臺,全國的養老產業在政策解讀、產業建設和服務創新上形成更多的交流互動,相關的專業課題研究成果也能夠借助互聯網網絡平臺得到更廣泛的傳播和實踐檢驗,進而切實提高了全國養老服務模式創新的整體性發展質量和效率。
第二,“互聯網+”推動了在線健康養老服務產業的發展,實現了國內外經驗的廣泛借鑒和交流
“互聯網+”融入健康養老產業后,一大顯著的表現就是在線的健康養老咨詢機構和平臺相繼誕生,醫養結合的在線養老服務模式能夠借助互聯網傳播到每家每戶,實現了隨時隨地的健康養老服務保障。在“互聯網+”的背景下,人們獲取養老服務的方式更加開放和多樣,通過線上的咨詢、預訂和體驗,便能夠獲得疾病救援、家政支持、養老保姆、康復護理、法律維權和老年休閑娛樂等多種服務,讓養老服務的獲取更加便捷和直接,讓更多的老人能夠切實享受到社會養老服務的保障,而不用局限在養老院等傳統的養老服務場所之中。除此以外,互聯網在線養老服務平臺的搭建也可以作為一個對外傳播和信息交流互動的重要媒介,當前部分國家和地區的養老產業相對來說是走在前頭的,對我國的養老產業發展和養老服務模式創新有著較大的借鑒意義。
第三,“互聯網+”養老服務模式的創新中跨界合作現象日益頻繁
“互聯網+”是一項整合性強的技術力量,在養老服務模式創新的過程中,“互聯網+”帶來的不僅僅是技術上的革新、產品上的豐富和結構上的優化,同時它也帶來許多跨界合作的潛在可能性。近年來在政府的號召下,養老產業的創業項目和商業模式探索逐漸深入,在產業融資、品牌運營、產品設計、服務優化等環節都少不了互聯網的加入,醫藥產業、地產產業、休閑娛樂產業等給養老服務模式創新帶來了許多新的創新和靈感,養老服務更加深入到每一個城市、鄉村、社區和家庭,給人們帶來了更加多元化的養老服務保障。與此同時,值得重點關注的一點是,在互聯網的信息傳播背景中,養老服務的質量和品牌日益受到高度重視,在適合養老的產品和服務設計中,養老產品和服務在互聯網社交網絡平臺的口碑顯得十分重要,是決定養老服務模式是否能夠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標準之一,它 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缺一不可。
以上就是筆者在研讀《走進養老服務業發展新時代》一書的過程中,對“互聯網+”養老服務模式創新發展所作的幾點思考和分析。筆者認為,互聯網改變了養老產業和養老服務模式創新的社會環境,在技術上,養老服務模式融入了更多的技術升級和產品創新升級;在產業聯動上,養老服務模式實現了更加廣泛的支持和互動交流,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和進步;在品牌運營和傳播上,養老模式創新與市場的口碑和受眾的體驗聯系更加緊密,養老模式要打造好口碑,打造好品牌,只有這樣才能在互聯網時代獲得更加有效的、有益的發展??偟膩碚f,“互聯網+”養老服務模式的創新有著多元化的產業價值和社會價值,從長遠來看,它必將為我國養老保障的多元化和智能化體系建設貢獻一份強大的力量。
(陳秋霖/河南師范大學社會事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