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文珺 張艷
摘 要: 通過對近十年高職學前教育鋼琴基礎教學方法研究文獻的統(tǒng)計和分析,同時結合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作者提出了高職學前鋼琴基礎課程的合理教學方法,指出了鋼基教學方法的發(fā)展研究方向,旨在對學前鋼琴教師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具有借鑒意義。
關鍵詞: 高職學前教育 鋼琴基礎 教學方法
一、研究高職鋼基教學法的必要性
近幾年伴隨高職學前教育專業(yè)的蓬勃發(fā)展,畢業(yè)生鋼琴兒歌彈唱職業(yè)技能達不到崗位要求的問題日益突出。教學質量與崗位對接的目標相差甚遠,原因與生源音樂基礎差、鋼琴課程教學時數(shù)少、學生缺乏時間練習等有關。除去這些短期內不可能改變的客觀原因外,筆者認為鋼琴基礎教學方法的針對性不強、不符合技能教學原理,導致學生缺乏扎實的鋼琴彈湊基礎,后期難以跟上兒歌彈唱的教學進度,是一個重要的原因。因此,研究和探討高職學前教育專業(yè)鋼琴基礎教學法是一個十分緊要的課題。
二、高職鋼基教學法研究綜述
高職學前教育專業(yè)鋼琴教學質量問題被許多專職鋼琴教師關注并加以研究,許多研究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議和策略。其中較具代表性的觀點有以下幾種,如王冬霞在《淺談學前教育鋼琴教學方案——分層次教學法》中提出把教學目標、教學開展、作業(yè)布置等系統(tǒng)分層次進行的教學方法;孫婷婷在《學前教育專業(yè)鋼琴課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一文中提出了階梯式教學方式,強調鋼琴基礎知識及基本演奏技巧的教學,以培養(yǎng)學生學習鋼琴課的興趣;閆雨在《淺析如何在高職學前教育專業(yè)鋼琴課完成高效率教學》一文中指出啟發(fā)式教學方法、欣賞法是鋼琴課堂中經(jīng)常用到的方法。課堂上加強師生間情感交流,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是影響學生學習興趣及教學效率的重要因素。一些相關研究文章提到鋼琴基礎教學法只是泛泛而談,不具備操作性,有的把教學模式、策略和教學方法混為一談,對高職學前教育鋼琴基礎教學缺乏指導意義。
三、高職學前教育鋼琴基礎教學方法的文獻研究
1.研究主題相關文獻來源及年度分布情況
筆者于2018年6月在知網(wǎng)查閱相關研究文獻。用“高職、鋼琴基礎、教學方法”關鍵詞查詢結果為零,以主題模糊匹配查詢的結果有59篇相關文章,其中職業(yè)教育學科組有40篇文獻。增加關鍵詞“學前教育”查詢,職業(yè)教育組有26篇文獻。經(jīng)過認真閱讀梳理,兩組文獻中與本研究主題高度相關的有36篇,其中碩士學位論文有10篇,學術期刊論文有26篇。發(fā)表時間和逐年出現(xiàn)頻次見圖一。
統(tǒng)計分析結果顯示,高職學前教育專業(yè)鋼琴基礎教學未得到業(yè)界足夠的重視,研究論文屈指可數(shù)。雖然近幾年關注度有所提升,但有普遍推廣應用價值的研究成果還很罕見,需要廣大教師、業(yè)界管理層給予更多關注和引導。
2.鋼基教學方法研究文獻觀點綜合評述
在仔細閱讀和認真研究每篇文獻關于高職學前鋼琴基礎教學方法觀點的基礎上,筆者將文獻提倡的教學方法進行了統(tǒng)計排序,以求得出該課題研究群體的主要觀點,統(tǒng)計結果見圖二。
從教學方法排序圖中能夠清晰地看到當前廣大高職學前教師對于鋼琴基礎教學的主要觀點及在教學過程中所占的比重。
排序表中分層次教學法雖然排第一位,但是由于高職學前生源群體絕大多數(shù)是鋼琴零基礎,這種教學方法在高職學前第一學期和第二學期鋼基課程中不宜使用。同時分層次教學法增加了教師的教學負擔,且在同一個班級把學生分成幾個水平層次,對低層次學生心理產(chǎn)生負面刺激,不利于激發(fā)他們的學習動力,這種教學法本質上是有悖于教育心理學原理的,因此筆者在教學中放棄這一方法。對學習成績較突出學生,鼓勵其通過自學和教師個別指導向“困難發(fā)展水平”努力,在各種教學演示、文藝表演等活動中給予他們充分的實踐展示機會,這種做法完全能夠滿足這部分學生的要求。
練習法和講授法既是經(jīng)典的教學方法,又是高職學前鋼琴基礎這門課程必須高度重視和運用的教學方法。教師在理論基礎講授時應遵守“近興趣發(fā)展”的教學原理,講解整個“知識模塊”,由學生已知的知識開始講授,回顧和復習相關知識,然后引入新的理論知識,順應學生的“認知模式”。練習法在“技能課程教學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教師應該精心布置與新課緊密聯(lián)系的練習作業(yè),講明練習重點和難點,練習作業(yè)少而精,使學生在有限的練習時間內通過高密度的彈奏練習獲得新的彈奏技能。
討論式和體驗式教學方法是較為先進和有效的教學方法,在實際鋼基教學中應用還不普遍。其做法是把學生以8人—10人分成一個學習小組,在老師講解和示范完畢后,設置和提出有關問題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交流十分鐘左右,然后選代表回答和講解討論結果,教師給予點評和比較各小組答案。之后學生可按討論的多個答案進行體驗,選擇練習和學習方法。這一教學方法沒有僵化地固定一種答案,能夠充分發(fā)揮每個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極大地調動學習鋼琴技能的興趣。在討論、嘗試和體驗的基礎上充分借鑒同伴和教師的觀點,取長補短使自己的思維方式和學習方法更趨向科學和高效。筆者建議每一個高職學前鋼基教師都應當使用這一教學方法。
演示法在鋼基教學中是常規(guī)方法,沒有被研究者重點強調。自主學習法主要強調在新課前進行自主閱讀學習和練習,然后帶著問題上新課能夠更有效地解答自己的疑惑,提高技能學習效率,教師應當鼓勵和提倡學生自主學習。
教學方法排序表中靠后的啟發(fā)式教學及其他方法在鋼琴基礎教學中較少應用,教師應該根據(jù)個體學生情況在個別指導和答疑解惑中靈活運用。
四、討論
教學方法包括教師的教授方法和學生的學習方法兩個層面,不能單方面強調教師如何講授,每一種講授方法都要適應每個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認知模式。如有的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強,在新課上就會較多提出自學中的疑惑,教師應該給予學生提問的機會并認真答疑解惑,如果只是滿堂灌就不適合這類學生的學習認知模式。
除了教師的主觀意愿和能力所限外,左右和制約教學方法發(fā)揮作用的因素主要是教學目標、教材和教學條件。學校在這方面應該給予關注和重視,充分尊重專業(yè)教師的建議,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和要求,選購或編制適用的藍本教材,創(chuàng)建更好的教學環(huán)境。
五、結語
高職學前教育鋼琴基礎課程是一門技能學習課程,在技能課程教學中講授法、演示法、練習法是傳統(tǒng)有效的教學方法應常規(guī)應用。討論式、體驗式教學方法能夠提高鋼基課程的教學效率,是鋼琴技能課程教學的發(fā)展方向,教師應該應用和積累這一先進的教學方法在鋼基教學中的有效經(jīng)驗。在采用某種教學方法時教師應當考慮學生的認知模式有所不同,針對個體學生靈活應用、因材施教。
參考文獻:
[1]王晶.山西工商學院學前教育專業(yè)鋼琴教學的探索與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6.
[2]江虹.學前教育專業(yè)鋼琴教學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師范大學,2017.
[3]夏建國.高等技術教育學[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1.
湖北省教育科學2016年度一般課題“高職學前教育專業(yè)鋼琴技能培養(yǎng)目標定位與課程標準研究”階段性成果,課題批準號:2016GB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