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原/吉林大學珠海學院金融與貿易學院
現如今的籃球比賽中技戰術繁多、攻守轉換迅速、高空爭奪激烈、對抗強度高,在諸多進攻手段中三分投籃演變成一種常見的進攻手段,“得內線者得天下”的理論也不是完全正確,教練不必再苦苦思考如何在擁擠的內線做文章,擁有精準三分射手的隊伍通常可以有更多的進攻選擇,擴大對方的防守區域,為其他隊友創造更多的突破和內線進攻的機會。
本文利用2015年男籃亞錦賽的比賽數據分析中國隊和亞洲其他球隊之間三分球的優劣,用以熟悉中國隊的對手,同時根據自己的不足之處加強訓練,希望為中國男籃今后取得良好的競賽成績提供幫助。
(1)研究目的。本文對比分析中國隊與亞洲其他強隊之間目前的三分球進攻狀態及進攻能力,分析中國隊三分進攻的優缺點,借鑒其他球隊的優點,為中國隊提高三分進攻能力得提供理論依據。(2)研究意義。本文采用五個量化標準,對2015年男籃亞錦賽上四強球隊三分球進攻結合比賽錄像進行分析,肯定中國隊三分進攻的優勢,找出遜色于其他球隊的地方,為中國隊提升整體實力提供建議。
以2015年第28屆男子籃球亞洲錦標賽四強球隊中國隊、菲律賓隊、伊朗隊和日本隊的所有三分球為研究對象。
文獻資料法、錄像觀察法、數理統計法。
男籃亞錦賽四強隊伍三分球進攻狀況的對比分析:
籃球比賽中的三分球進攻的“量”是指三分球投籃的次數,即使用率,“質”是指三分球命中的數量,即命中率。
三分球在比賽中有兩種趨勢,一種是重量輕質,追求高的三分出手次數而忽視了命中率;一種就是重質輕量,追求高命中率減少三分球的出手次數。在比賽中要視場上情況合理控制質與量的關系,才能發揮出三分球的作用。
中國隊三分球命中率39.4%,使用率29.1%;菲律賓隊三分球命中率35%,使用率36.4%;伊朗隊三分球命中率33.7%,使用率35.9%;日本隊三分球命中率32.29%,使用率33.2%。
對比發現,中國隊三分球使用率低于30%,但命中率高于其他隊。外線進攻得力讓中國隊拉開對方防守,內線優勢更加明顯,突破更容易,符合本次亞錦賽中中國隊的比賽情況。中國隊控制三分球質與量關系更合理,比賽中可以看出菲律賓隊通常是個人不借助掩護直接出手,而另外三支球隊更喜歡通過戰術配合創造三分投籃的機會。
中國隊前兩節三分球進攻效率較高,使用率25%,命中率50%,遠超其他球隊,開局階段有高水平的發揮會增強隊員們進攻信心,帶動防守的積極性,從而贏得比賽。中國隊逆轉韓國,力克伊朗、菲律賓,高效的三分得分功不可沒。
反觀下半場中國隊的三分進攻效率有所起伏。第三節三分球的使用率超過31%,命中率大幅下降,只有31.6%,進攻效率降低;第四節三分球使用率大幅度降低,為18.3%,命中率為36.4%,效率不高。從錄像發現下半場雙方防守加強,隊員體能下降導致效率降低。
菲律賓和伊朗進攻趨勢相近,第二節命中率較第一節有小幅下降,第四節仍保持較高效率,使用率超過25%,命中率超過33%,伊朗更能達到37%,結合比賽數據發現兩隊射手整場比賽命中率保持平穩。
日本隊是四支球隊中三分球進攻最差的球隊,在半決賽對陣菲律賓的比賽中三分球11投0中。
在籃球比賽單個回合24秒內,本文將其分為四個時間段進行對比分析:0-10秒的三分球為快攻、銜接段進攻或簡單戰術配合出現的機會;10-15秒三分球為陣地戰經過戰術配合出現的機會;15-20秒內的三分球是通過復雜戰術配合創造出的機會;20秒以后的三分球多是時間不足倉促出手。
中國隊的三分球多在前三個階段出手, 在前進攻時間的前15秒內的三分球命中率較高,超過50%(0s-10s命中率50%,10s-15s命中率53.3%),結合錄像發現中國隊投籃時機的選擇非常果斷,銜接段進攻和陣地戰中出現機會果斷出手。中國隊的三分球在三個階段中所占比重接近,說明三分球是中國隊戰術體系中的常規選擇。
作者結合單曙光博士和NBA的投籃區域劃分,改良投籃區域劃分圖用以本文分析。如圖1,1-5區為三分球投籃區域,6-10區為中距離投籃區域,11-13為近距離投籃區域,14區為限制區內籃下投籃區域,15區為上籃,16區為扣籃。

圖1 投籃區域劃分示意圖
中國隊1區命中率33.3%,2區命中率40%,3區命中率36.36%,4區命中率42.86%,5區命中率54.55%;菲律賓隊1區命中率50%,2區命中率25%,3區命中率40.74%,4區命中率25%,5區命中率0%;伊朗隊1區命中率33.3%,2區命中率10%,3區命中率40%,4區命中率25%,5區命中率0%;日本隊1區命中率50%,2區命中率31.25%,3區命中率27.78%,4區命中率20%,5區命中率33.3%。
對比發現,中國隊三分球投籃分布比較均勻且效率較高,另外三支隊伍在5區的效率極低。中國隊三分球的主要投籃區域集中在2、4區,且進攻效率高。2、4區是內外線連接的重要區域,方便連接內外線,同時便于借助掩護突破分球,進攻選擇更加靈活;而命中率最高的是5區,比賽中中國隊面對聯防時經常利用戰術創造出右側底角投籃機會,發揮該區域的遠投能力。
不同的防守強度對投籃命中率的影響也不同,比賽中防守強度一般分為:完全空位,指投籃時完全無防守隊員干擾;空位,指有防守隊員輕微干擾,多數回防不到位,掩護后追防等;正常防守,指進攻時防守隊員無身體接觸或者有輕微身體接觸,對投籃有干擾;貼身防守,指進攻時防守隊員給予很強身體對抗的貼身防守,封堵投籃角度。
中國隊完全空位命中率50%,空位命中率46.7%,正常防守命中率38.1%,貼身防守命中率16.7%;菲律賓隊完全空位命中率44%,空位命中率36.4%,正常防守命中率33.3%,貼身防守命中率27.3%;伊朗隊完全空位命中率25%,空位命中率50%,正常防守命中率18.1%,貼身防守命中率14.3%;日本隊完全空位命中率50%,空位命中率33.3%,正常防守命中率16.7%,貼身防守命中率16.7%。
通過對比分析發現,四支球隊在面對不同防守強度下的三分球投籃命中率沒有明顯差異,在面對完全空位時,中國隊的使用率和命中率最高,這種投籃時機正是每個球隊夢寐以求的,所以中國隊更應該利用戰術配合創造出完全空位或空位的出手機會。
四支球隊在面對貼身防守時的命中率都比其他防守強度下的命中率低,說明高強度的防守對三分投籃影響很大。而菲律賓隊面對貼身防守時的命中率遠高于其他球隊,說明菲律賓隊外線球員的投籃穩定性很高,需要中國隊向他們學習的。
(1)中國隊三分球的使用率低于其他隊,命中率較高,需要增加三分球戰術比例,同時保持命中率,進一步提高中國隊外線球員的三分球投籃能力。
(2)中國隊三分球進攻效率起伏不定,下半場由于體力下降效率明顯降低,要增加外線球員體能儲備,同時加強在體力下降時的三分球訓練,提高中國隊下半場三分球進攻的效率。
(3)中國隊三分球在快速的攻守轉換中命中率較高,陣地進攻節奏較其他三支隊伍慢。要加快攻守轉換節奏,后衛推進和一傳速度是重點,制定合理的銜接段進攻戰術充分發揮自身優勢。
(4)中國隊三分球主要進攻區域集中在2區和4區,5區進攻效率很高,3區的進攻效率比其他球隊低,需要提高3區的三分球命中率,尤其是后衛在此區域的進攻能力。
(5)中國隊在面對完全空位防守時,三分球命中率較高,在面對貼身防守時命中率明顯下降,與菲律賓隊面對貼身防守時依舊可以保持命中率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中國隊要加強球員在面對貼身防守時的投籃訓練,提高球員在強烈干擾情況下的投籃命中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