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珂
(黃河科技學院,鄭州 450005)
2012年,經國務院批復,《中原經濟區規劃》成為中原經濟發展的綱領性文件。2013年3月8日,國務院批復《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發展規劃(2013—2025年)》,標志著全國首個國家級航空港經濟實驗區正式設立,它是中國首個國家級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以鄭州新鄭國際機場附近的新鄭綜合保稅區為核心的航空經濟體和航空都市區。隨著中原經濟發展的推進,河南省對外開放的程度逐漸加大,對外交流日益頻繁。中原經濟區的很多行業,如外貿、物流、電子、銀行等,對翻譯人才的需求在逐年增長。為抓住發展機遇,促進地區經濟發展,應用型專業翻譯人才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在此大背景下,地方高校應積極探索適應經濟發展需求的翻譯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將人才培養與中原經濟發展相結合,使高等教育更好地為經濟發展服務。
近年來,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對外貿易和交流日益增加,翻譯行業的市場規模從2011年的305.30億美元增長至2015年的392.50億美元。中國翻譯市場的急劇膨脹造成了專業翻譯人才緊缺,尤其是高端口譯人才匱乏,以及專業領域的翻譯人才缺乏,如法律、醫學文獻、建筑等。不論對于企業的發展,還是中原文化的對外傳播,人才匱乏制約著區域經濟的發展。翻譯市場的發展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翻譯服務綜合化。翻譯服務作為服務業的一種,也隨著時代的發展和市場的需求發生了變化,不再是單純的漢語與外語之間的語言轉換,而是發展成了新興的語言服務行業,服務范圍有所擴大,包含了翻譯與本地化服務、語言技術工具開發、語言教育與培訓、語言相關咨詢業務等。鑒于翻譯市場的新變化,高校的翻譯人才培養方案也應做出相應的調整,除了基本的口筆譯技能外,還應培養相關的其他能力,如本地外服務、語言相關咨詢業務、軟件平臺服務、網頁制作、語言會展等。
2.翻譯服務專業化。當今市場對于語言服務業的人才需求不僅僅局限于專門翻譯人才,而是需要多樣化的人才結構,包括翻譯項目經理、高級譯審、高級技術翻譯等,這些都是外向型企業的急需人才。另外,由于不同領域和行業的專業化語言服務要求,出現了針對不同行業類型的“定制化”服務,目前已經出現了一些專門服務于專利翻譯、會議口譯、生物醫藥翻譯等專業的語言服務商。在社會分工日益細化的背景下,語言服務也在朝著專業化方向發展。
3.翻譯輔助技術發展迅速。近年來,翻譯輔助技術有了很多新的突破,機器翻譯在實際的語言服務實踐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機器翻譯的發展勢必會威脅到人工翻譯服務行業,但另一方面,機器輔助翻譯技術以其高速的處理速度和海量的信息處理能力,成為人工翻譯重要的輔助工具,彌補了人工翻譯在速度上的不足,并節約了成本。因此,如何高效地利用翻譯輔助技術成為了語言服務行業的重要課題。
1.重理論,輕實踐。目前,我國本科院校翻譯專業的課程設置大多以翻譯理論和文學翻譯為主,而真正的翻譯實訓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根據翻譯人才的培養需要,翻譯專業的課程應包括三大部分:雙語知識、翻譯知識和通識教育。然而,很多高校的課程設置中翻譯技能訓練的課時遠遠不夠,另外也忽視通識教育。學生只是掌握了語言知識和翻譯理論,而沒有熟練的實際翻譯能力和其他相關的能力。
2.教學內容單一。現行的翻譯教材內容多以文學翻譯為主,注重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和翻譯技巧,這無法滿足中原區經濟發展需求。另外,教學內容重點圍繞著語言知識和翻譯理論技巧,而市場對翻譯人才的要求遠不止如此。它要求高水平的翻譯人才不僅熟練掌握語言翻譯技能,還要了解中外文化差異,具有跨文化交際素質,熟練運用翻譯工具,熟悉翻譯行業的工作流程,并具有溝通交流能力、應變能力和在工作中的協作能力等。然而,這些在目前的高校教學內容中沒有包含進去,說明高校的教學脫離了市場,跟不上經濟發展的腳步,這必然會被時代所淘汰。
3.教學方式落后,教師隊伍薄弱。大多數的高校翻譯課程教學方法仍以講授式的傳統模式為主,在這種模式下,課堂教學以教師為核心,通過教師對翻譯理論的講解使學生習得知識。這是一種“自上而下”的教學方法,然而翻譯理論只能指導實踐,而不能代替實踐。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還是需要大量的實踐。另外,從事翻譯教學的專職教師知識構成簡單,缺乏與經濟發展快速的行業的相關專業知識,無法給學生足夠的指導。
地方高校不僅是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主體,還承擔著為經濟發展輸出人才的重要使命,地方高校的人才培養必須適應市場的發展和區域經濟發展需求。作為我國第一批應用型本科院校,黃河科技學院在區域經濟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本文以黃河科技學院為例,從機制、師資、實踐、市場四個方面分析地方高校翻譯人才培養模式,以探索出適應區域經濟發展的翻譯人才培養的道路。
1.改革課程設置。課程設置是人才培養方案的核心內容,是確立培養規格和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關鍵環節。學校應該根據社會的變化和市場的需求適時地調整課程設置。翻譯專業是與市場關系密切的專業,尤其是對于應用型普通高校來說,課程設置必須以市場為導向,一方面滿足學習者的需求,提高學生的專業理論和實踐能力,另一方面使教學與市場結合,滿足社會需求。另外,地方高校應立足于地方經濟,為地方經濟發展服務。因此在課程設置上,各高校應體現地方特色,避免同質化。針對中原經濟區發展戰略和鄭州航空港建設需求,黃河科技學院在翻譯人才培養的課程設置上體現出理論與實踐、基礎與專業并重。開設的課程包括基礎必修課(精讀、翻譯、聽說、寫作等)、專業必修課(口譯、筆譯、交替傳譯、應用翻譯、同聲傳譯等)和專業選修課(跨文化交際、商務溝通、科技與經貿翻譯、電子商務、機器翻譯、金融英語、物流英語、項目管理等),旨在培養多元化的知識結構和綜合應用能力。
2.立足區域經濟創地方特色。地方高校培養人才的最直接的目的是為社會輸出所需人才,為經濟發展提供人才支持。因此,本科院校在培養方案和培養目標的確定上應避免同質化,應立足于地方經濟的發展,凸顯地方特色。根據中原經濟區發展的目標和鄭州航空港的建設需求,黃河科技學院的翻譯人才培養上增加了物流、會展、金融等特定方向和專業的翻譯和同傳課程。此外,教師結合中原經濟發展的特點,自選教材或自編教材,內容涵蓋了中原經濟區建設中快速增長的行業知識,如政治、經濟、貿易、金融、物流、航空運輸等。通過對各種實用問題的翻譯訓練,促進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掌握,在實踐中提高翻譯能力,為本地化的翻譯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3.改革傳統教學方法。圍繞著應用型、本地化的翻譯人才培養目標,高校應積極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以互聯網為主的信息技術的發展為高校的教學方式改革提供了新的契機,網絡教學資源、教學軟件、微課、慕課等多種手段使用,對現代翻譯教學大有裨益。翻譯教師應積極利用這些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和方法,指導學生的理論學習和翻譯實訓。利用互聯網學習,不僅資源豐富,而且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這既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又能充分利用學生的空閑時間,使教學效果大大提高。另外,教師還可以利用互聯網的優勢,將真實的翻譯任務或課題交給學生完成,學生按照翻譯項目管理的方式進行翻譯運作,這不僅鍛煉了學生的翻譯能力,也使他們熟悉了翻譯工作的流程,了解翻譯行業的規則,并且提高項目管理的能力。黃河科技學院承接了河南省中醫學院國醫館的網頁翻譯任務,學院將該任務分解為幾個子項目,然后分給了翻譯專業的幾個翻譯小組,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們順利地完成了翻譯任務。
4.加強校企合作。為了提高學生的翻譯實踐能力和實際工作能力,高校應引入校外力量,如建立翻譯實習基地,或吸引企業入駐學校,或鼓勵本校教師建立翻譯工作室。通過校企合作,能夠給學生提供專業性的翻譯實訓項目,提供真實的實訓環境。2012年,經河南省科學技術廳和河南教育廳的批準,黃河科技學院創建河南省大學科技園,吸引大批企業入駐校園,其中包括跨境電商航投臻品店、河南新航線電子商貿有限公司等。這些企業為學生提供了實訓基地,同時學校聘請企業中有經驗的工作人員作為外聘專家,對學生和校內教師進行專業的翻譯指導和評價。另外,學院的專職教師創建了翻譯工作室,對外承接了很多翻譯項目,為教師和學生提供了鍛煉和提升的機會。此外,學校和教師為學生提供對外活動的信息,如會展活動、大型活動、國際性運動會等,鼓勵學生以志愿者的身份參與活動,積累翻譯經驗和工作經驗。通過校外實習實訓活動,使學生獲得翻譯實踐經驗,提高翻譯技能,熟悉翻譯工作流程,提高專業素養和職業能力等,從而實現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
隨著河南省全面實施“中原經濟區建設”戰略和鄭州航空港建設,中原區對外交流和合作空間日益增大,對翻譯人才的需求也在逐年上升。本地高校應立足于本地經濟,以人才市場為導向,建立適應中原經濟區發展的翻譯人才培養模式,為社會培養高素質的應用型翻譯人才,從而更好地為中原經濟區建設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