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學上的保險精算主要是借助于數學統計方法對商業保險中有關計算性數學問題進行解釋,并且結合金融學的原理為解決實際問題提出相對可靠的依據。金融學上的保險精算分為兩個大的方面內容,第一,保險;第二,精算。整體涵蓋范圍較廣,主要包括人身保險、財產保險、意外保險、退休保險、投資基金等等項目。相較于發達國家,我國目前的金融保險精算領域開始研究較晚,相對他們成熟的發展體系,目前仍舊處于初級階段。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市場經濟發展逐步深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逐步完善,我國的保險清算逐漸走上正規化軌道。但是由于受到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金融保險企業部分領導缺乏風險意識,并且缺乏相應的法律觀念,在實際經營中采取了比較粗放的管理方式,因此導致企業在日常運營中面臨巨大的經營風險。隨著全球化市場的建立,我國企業面臨著巨復雜的外部環境,因此越來越多的金融保險企業意識到風險管理控制的重要性,同時都將保險作為企業日常經營和發展的重要助力,已經成為市場經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金融保險精算能夠有效促進消費,同時刺激商業貿易往來,使得經濟朝向多元化發展,對穩定金融市場具有非常重要的支撐意義。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斷完善,我國金融保險企業逐步與國際社會接軌,確立了現代化企業管理制度,自身實力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在借鑒國外先進經驗的基礎之上,我國企業風險控制能力有了巨大的進步。但是從現實角度來看,我國企業在風險管理控制的模式以及制度上缺乏相應的標準,監管機制不夠健全,缺乏相應的法律支撐,與發達國家相比技術支撐也比較缺乏。根據研究我們主要針對金融保險精算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主要分為以下幾點內容:
金融保險領域隨著現代金融行業的發展已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作為我國加快推進第三產業發展息息相關,同時與我國走出去戰略一帶一路戰略相契合,借助于電商理論的發展快速推進,實現了行業的快速發展。但是金融保險領域在自身企業運營過程中,由于行業的特殊性,往往會產生不可避免的整體性風險。因此為了降低這種風險對企業經營所帶來的危害,金融保險精算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國保險監督管理部門已經開設有保險精算處,通過詳盡的規劃合理控制保險企業的風險。但是由于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我國大部分保險企業沒有形成利用精算來控制自身經營風險的意識,在實際經營中仍舊存在忽視金融保險精算重要作用的情況,同時,忽視保險精算重要性也存在于壽險行業,嚴重影響金融保險企業正常生存。在這種忽視保險精算行業的氛圍之下,大部分保險精算師并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在企業日常經營和管理中存在度比較低,參與度也比較低,特別是近期短期業務盛行,更加影響了金融保險精算的長期風險控制作用。
在金融保險企業開展保險精算離不開專門化的保險精算人才,但是目前我國專門保險精算人才較為匱乏,這直接影響了金融保險精算整體行業的發展。金融保險精算師是控制整個行業風險的重要因素,因此培養精算師已經成為金融保險企業控制自身風險的重要任務。但是根據實際調查中發現,在我國金融保險企業中,直接從事金融保險精算的人才缺口仍舊比較大,大部分為經驗資歷尚淺的從業者,專職金融保險精算人才比較少,大部分是風險控制的兼職人員,這種現象明顯不利于我國金融保險行業的發展,必須下大力氣培養金融保險精算人才。
除了以上兩個方面的原因之外,金融保險精算工作缺乏相應的基礎數據同樣也會影響到保險企業的風險控制,大幅度提高企業自身所面臨的經營風險。金融保險公司在實際運營過程中面臨的金額都比較大,因此為了能夠有效支撐保險精算師的工作,必須要借助于大量數據來進行分析,以此盡可能降低所面臨的風險,給保險精算師以數據支持。這里所說的保險精算數據基礎并不僅僅是企業內部所能獲得的數據,同時外部可能影響保險精算師判斷的數據一樣也要進行收集。從目前來看,部分保險金融企業缺乏足夠的數據支撐,相關數據錄入以及存儲存在較多的問題,因此嚴重制約了保險精算師對于企業風險的判斷。
為了有效降低金融保險企業所面臨的經營風險,必須建立和健全風險控制制度,這一制度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第一,金融保險精算風險控制必須以中國國情作為基礎,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金融保險精算體系。同時必須結合我國經濟發展的現狀,制度一定要滿足現階段金融經濟發展的需要,建立一整套具有中國特色的金融保險精算體系,這樣才能夠使行業風險得到有效控制。從目前來看,我國相關部門正在積極推出具有中國特色的第二代償付監管制度,這一制度體系的建設為金融保險精算提供相應的制度支撐。同時在借鑒西方先進經驗情形之下,不可以直接照搬歐美發達國家的保險精算制度,這樣才能夠與我國金融保險企業更好的結合;第二,金融保險精算必須要自身不斷適應市場的變化,并且在建立過程中高度關注國際金融體系的變化,關注其變化可能對自身經營所帶來的風險,更加關注其風險中所面臨的發展機遇。我國金融保險企業必須要建立好與國際接軌的制度,積極防控全球化風險,才能夠有效降低自身經營發展所面臨的風險。
在建立完善的金融保險風險工作制度之后面臨缺乏人才的局面,必須要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保險精算師培養制度。第一,必須要加強相關保險精算人員的技能培訓,加強其培養工作。我國保險精算師必須要注重實際技能以及經驗的培養,在學習過程中重點將數學統計學以及金融學的基礎打牢,重點解決其在精算問題中所面臨的數學模型,同時可以圍繞我國實際的國情以及市場制度設計科學合理的政策。在精算師培養過程中需要與國外先進的教育資源相結合,這樣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二,相關企業可以引入保險精算應用體系,建立企業自身的保險基礎上的工具以及模型,從大局出發來考慮風險控制,這樣也能夠實現保險精算師自身價值的最大化,能夠有效推動我國金融保險行業不斷得到發展。
第一,在保險精算進行風險控制的過程中,需要充分結合新的金融理論,將期權定價模型、資本資產定價模型深入研究,積極關注基金生成系數以及市場收益風險系數,同時關注自身業務費以及保險費資金的比例,確定業務費用的敏感系數以及敏感度,合理確定企業的留存收益,這樣才能夠獲得新的發展思路,促進金融保險精算工作得到新的突破;第二,相關企業必須要抓住金融科技發展的機遇,積極引入人工智能系統,同時結合保險精算師的經驗,促進其取得長足的進步。
金融保險精算工作對我國金融生態的穩定帶來直接影響,因此必須要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保險精算體系以及保險精算師培養體系,這樣才能讓保險精算師在我國金融保險風險控制中發揮更大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