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勇



摘要 目的:探討麻杏二陳湯、金水六君煎治療特稟質咳嗽的效果。方法:收治特稟質咳嗽患者58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采用常規西醫治療,觀察組采用麻杏二陳湯、金水六君煎治療。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治療組中醫癥候積分、患者咳嗽緩解時間及醫療費用明顯少于對照組(P<0.05)。結論:麻杏二陳湯、金水六君煎治療特稟質咳嗽的效果顯著。
關鍵詞 特稟質咳嗽;麻杏二陳湯;金水六君煎
特稟質咳嗽近年來在臨床中發病率逐漸提高,對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了不利影響。特稟質與過敏體質類似,此類患者肺常不足,易被外邪所侵,且可因不良刺激過度導致過敏[1],出現伏痰特征。西醫對此類疾病的療效不十分理想。近年來,我院以麻杏二陳湯、金水六君煎對其治療,成效顯著,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6年2月-2017年12月收治特稟質咳嗽患者58例,均根據《內科學》中相應標準明確診斷,經患者同意、醫院批準后隨機分為兩組,各29例。對照組男18例,女11例;年齡19~38歲,平均(26.84±3.03)歲;平均病程(18.32±2.06)d。觀察組男18例,女11例;年齡20~39歲,平均(26.69±2.03)歲;平均病程(18.32±2.06)d。兩組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對比。
方法:匡次寸照組給予西醫治療,給予氯雷他定8.8mg,2次/d;氨茶堿0.2g,3次/d;沙丁胺醇噴霧劑噴鼻,2.5mL/次,2次/d;共用藥8d。②觀察組采用中醫治療:給予麻杏二陳湯,方藥組成:炙麻黃10g,法半夏12g,杏仁10g,陳皮15g,射干10g,萊菔子20g,云茯苓15g,甘草10g,僵蠶12g,細辛3g。鼻塞及頻繁噴嚏者,加辛夷花、白芷各15g;有陰虛表現者加麥冬10g;氣虛加白術、黃芪各10g;有風熱者加瓜萎殼15g,魚腥草15g。用藥5d后停藥,若仍咳嗽痰多,給予金水六君煎熬,方藥組成:半夏10g,當歸20g,熟地12g,茯苓16g,陳皮15,甘草10g。若痰多可加魚腥草、萊菔子各15g;形體消瘦且舌紅少苔加麥冬15g。用藥3d。
觀察指標:(1)根據患者《咳嗽病癥診治觀察表》[2]評估患者中醫癥候積分,包含咳嗽、發熱、氣喘、惡寒、咽紅腫痛、喘憋、咳痰痰鳴、頭痛、鼻塞流涕、鼻煽三凹征、肺部啰音等癥狀,各癥狀從輕到重為0~4分,總分0~44分,分值越高,患者癥狀越嚴重。(2)根據《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評價兩組治療效果[3]:①治愈:中醫癥候積分降低>90%。;②顯效:中醫癥候積分降低60%~90%;③有效:中醫癥候積分降低30%~59%;④無效:中醫癥候積分降低程度<30%。(3)分析咳嗽緩解時間及醫療費用。
統計學分析:用SPSS20.0分析數據,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治療效果:兩組治療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中醫癥候積分:治療前兩組中醫癥候積分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咳嗽緩解時間及醫療費用:觀察組咳嗽緩解時間及醫療費用明顯少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討論
特稟質屬于特異性體質,多因遺傳因素或先天性因素造成,特稟質體質同時伴隨咳嗽為主的疾病者即特稟質咳嗽。這一疾病與西醫中的咳嗽變異性哮喘和既往有過敏性鼻炎等病史,在外界刺激下誘發咳嗽的疾病類似[4]。西醫對此類疾病主張以氯雷他定、氨茶堿等治療,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麻杏二陳湯是針對特稟性咳嗽特征,于小青龍湯合二陳湯基礎上化裁而來,方藥中杏仁、炙麻黃可宣降肺氣;僵蠶與射干有解痙祛風之功;細辛可宣肺散寒;茯苓、陳皮與半夏可燥濕化痰、行水健脾;萊菔子有化痰降逆之功;甘草可對諸藥加以調和。上述藥物共用可標本兼治,發揮逐寒、化痰、止咳之功[5]。金水六君煎出自《景岳全書》,有燥濕祛痰、補氣滋陰、虛實同治、金水互生等功效,其在咳嗽治療方面效果明顯。本研究中,對照組行常規西醫治療,觀察組行麻杏二陳湯、金水六君煎治療。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治療后中醫癥候積分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可見觀察組療效更為理想。同時,患者咳嗽緩解時間及醫療費用明顯少于對照組,說明觀察組患者癥狀改善更快,可盡早減輕疾病給患者造成的痛苦,且醫療成本更低,有利于減輕患者經濟負擔。
綜上所述,麻杏二陳湯、金水六君煎治療特稟質咳嗽效果顯著,治療費用低,且可盡快改善患者咳嗽癥狀,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康陸佼,張亞軍.特稟體質與過敏性疾病相關性研究進展[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2016,18(98):45-47.
[2]林霞,張慶祥.200例過敏性肺病體質特點的調查與分析[J].云南中醫學院學報,2016,39(1):70-72.
[3]張百靈.慢性咳嗽體質與中醫證型的相關性研究[D].北京:北京中醫藥大學,2016.
[4]陳朝霞,感染后咳嗽患者易感因素與中醫體質特征相關性的初探[D].廣州:廣州中醫藥大學,2017
[5]馬家寶,王力寧,楊正騰.麻杏二陳特稟咳顆粒鎮咳、抗炎和祛痰作用實驗研究[J].中國藥業,2016,25(24):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