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莊峰
摘要 目的:探討中西醫結合治療兒童過敏性紫癜的臨床療效。方法:收治小兒過敏性紫癜患者52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采用單純西藥治療,觀察組采用中西藥結合治療,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中西醫結合治療兒童過敏性紫癜的臨床療效顯著。
關鍵詞 中西醫結合;小兒過敏性紫癜;療效
小兒過敏性紫癜又被俗稱為出血性毛細血管中毒癥,是一種十分常見的毛細血管變態反應性疾病。過敏性紫癜是最常見的兒童疾病中的一種,此病的臨床癥狀會表現為腹痛、血尿等,其中皮膚出現紫癜是最主要的癥狀,主要造成皮膚、黏膜、胃腸、關節和腎臟等部位的毛細血管壁脆性和滲透性增加而導致出血[1]。在我國,過敏性紫癜患者發病率一直較高,近年來還呈現著升高的態勢。該病的發作會對患兒的身體狀況和心理狀況造成極為不良的影響,甚至影響自信心。因此,我們應尤為注重對該病的治療,而怎樣的治療方式能夠讓患兒的病情最大程度得到改善就是需要探討的難題之一。目前,本研究通過中西結合的方法治療過敏性紫癜疾病,效果較為顯著,值得推廣和借鑒。
資料與方法
收治小兒過敏性紫癜患者52例,均符合納入標準,隨機分為兩組,每組26例。觀察組男16例,女10例;年齡3~14歲,平均(7.9±2.4)歲。對照組男18例,女8例;年齡3~13歲,平均(8.0±1.9)歲。兩組患者年齡、性別、身體狀況及病情程度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可以對其進行比較研究。醫院對患兒的信息嚴格保密,僅將其運用在研究中,并征得了患兒家屬的同意,簽署了信息授權書,符合相關要求。
治療方法:①對照組只接受西藥治療,用維生素C和H2對患兒進行科學治療。②觀察組依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上用中藥。如果患兒辨證為血熱壅盛并且感受風邪,則以清熱解毒治療為主,方藥組成:紫草、生地黃各14g,山梔、防風、水牛角、連翹各9g,牡丹皮、赤芍各10g。兩種均以15d為1個療程,每組均治療2個療程。
結果
治療后,對照組患者顯效19例,有效2例,無效5例,其總有效率76.92%。觀察組顯效24例,好轉1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97.0%。兩組總有效率比較,觀察組的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對兩組患兒愈后情況進行跟蹤調查,結果顯示觀察組患兒愈后復發率達10.0%,身上的紅斑在15d內基本全部消失;而對照組患兒的愈后復發率高達60%,且身上的紅斑在1個月后才基本消失。說明治療組效果更加顯著。
討論
小兒過敏性紫癜歸屬于中醫“發斑”和“肌衄”等范疇例,病狀主要屬于外感風熱、熱毒內伏以及溢出血道等,故治療可清熱解毒以及涼血止血。本研究所用方藥中山桅和連翹清熱;牡丹皮、紫草以及水牛角清熱涼血。在西醫治療基礎上加用中醫治療,有良好的效果。
臨床研究發現,小兒過敏性紫癜的患病率較高,且治愈后容易復發。通常對它的治療一般采用常規的治療模式,這種治療方式對于治療該疾病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效果不甚顯著。而近年來,醫學領域提出了中西醫聯合治療小兒過敏性紫癜的治療方式,經研究發現其治療總有效率較高,愈后發病率較低,患者癥狀消失得較快,患兒及家屬對醫院及醫護人員的工作滿意度較高,這些都是常規的治療方式無法達到的效果[3]。因此,在醫學臨床中,應將該種治療方式推廣應用,希望能夠促進我國小兒過敏性紫癜總體治療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1]何曉丹,自曉紅.兒童過敏性紫癜45例回顧性分析[J].中國中西醫結合兒科學,2015,4(2):151-153.
[2]陳戟.兒童過敏性紫癜218例臨床分析[J].臨床兒科雜志,2016,5(11):961-963.
[3]李志鴻.涼血化斑湯治療過敏性紫癜(血熱證)的臨床觀察[J].中醫藥信息,2016,8(4):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