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迪 黃彥飛 陳芬 張艷萍 韋玉婷


摘要 目的:探討個體化綜合管理對老年2型糖尿病伴輕度認知功能障礙(MCI)患者的影響。方法:收治老年2型糖尿病伴輕度MCI患者80例,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采用常規集體教育,觀察組采用個體化綜合管理,比較兩組干預效果。結果:干預后,觀察組患者ADL、MMSE、C-DMSES、SDSCA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血糖水平降低效果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個體化綜合管理對老年2型糖尿病伴MCI患者的干預效果顯著。
關鍵詞 個體化綜合管理;老年2型糖尿病;輕度認知功能障礙
2010年中國慢病監測糖尿病專題調查結果顯示,我國60~69歲人群糖尿病患病率為22.5%,>70歲人群糖尿病患病率為23.5%[1]。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的《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報告(2013)》,中國>60歲的老年人口約19390萬,占總人口的14.3%。可見,中國有龐大的老年糖尿病人群。目前對早期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伴MCI的高危人群,尚缺乏特異性針對治療手段[2]。本研究旨在通過糖尿病認知行為教育、工具化應用、持續化支持的個體化綜合管理,采取一對一方式干預,提高該類患者糖尿病自我管理能力,維持血糖平穩,延緩認知功能衰退,更加積極地適應糖尿病治療,減輕社會及家庭的負擔[3]。
資料與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伴MCI的T2DM患者80例,均符合《2013年糖尿病防治指南》中2型糖尿病診斷標準。采取隨機分組原則,將80例患者分為常規干預對照組(對照組)和個體化綜合管理干預觀察組(觀察組),每組40例。對照組,女17例,男23例;年齡61~78歲,平均(70.2±6.1)歲。觀察組,女18例,男22例;年齡62~79歲,平均(70.4±6.3)歲。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年齡≥60歲。②符合Petersen等的MCI診斷標準:患者有記憶減退的現象;患者記憶減退的癥狀達到≥6個月;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量表(ADL)評分≤26分;簡易智能狀態檢查量表(MMSE)評分25~27分:臨床癡呆量表(CDR)為0.5;總體衰退量表(GDS) Ⅱ~Ⅲ級;患者認知功能的減退沒有達到老年癡呆的標準。③有一定口語表達和理解能力,具有一定的上肢控制能力,不影響認知評定和訓練者。
排除標準:①失語等不能正常交流者,無書寫能力者。②癡呆者。③有抑郁癥家族史者。④精神病病史者。⑤目前存在有嚴重的心、肺、腎疾病及病情危重不能配合完成干預者。⑥不能接受專業指導和配合者。
護理方法:(1)對照組:實施常規集體教育方式,由責任護士負責每周進行2次,時間60min。發放糖尿病健康手冊,并以小組教育的方式進行講解。主要內容包括:①糖尿病基礎知識。②用藥指導:講解降糖藥物的作用及服藥方法及注意事項,需要注射胰島素者,應指導患者遵守用藥與進餐時間的安排,防止低血糖反應的發生。③飲食護理:進行糖尿病飲食指導。④運動指導:指導患者根據患者耐受能力和心功能分級情況合理運動。⑤鍛煉老年患者的記憶力,增加日常生活信息的刺激量,減少認知難度。⑥出院后每月對患者進行電話隨訪1次,隨訪內容包括詢問患者血糖、用藥等情況。持續時間3個月。(2)觀察組:實行一對一運用講解與患者互動討論的教育方式,每2d進行1次個體化糖尿病認知行為教育和糖尿病工具包教育。每天進行1次個性化遠程認知訓練(基于PASS認知理論的計算機輔助認知訓練系統),15min/次。建立規范出院隨訪的持續化支持。①個體化糖尿病認知行為教育:干預前對患者進行一般資料調查評估,采用糖尿病個案調查評估表,根據醫生給患者制定的個體化降糖方案及患者評估表調查的內容,針對糖尿病知識的誤區和盲區制定合適的個體化教育方案。并根據患者認知特征,在糖尿病教育中進行相關知識內容認知干預[4],包括心理干預、放松訓練、記憶訓練、注意力訓練、計算力訓練、日常生活能力訓練、運動干預(有氧運動、手指操)、飲食指導。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MCI患者有明顯的記憶力減退、學習能力降低,必須強化患者的糖尿病教育,增加學習和實踐的次數,進行少而精的教育。并通過一些小游戲訓練患者的注意力和計算力。由責任護士負責,2d進行1次,60min/次,住院期間平均5~7次。并在日常治療護理過程當中,利用平時在患者床邊教育的機會對患者進行記憶和聯想方面訓練。②工具化應用:在進行一對一個體化糖尿病認知行為教育中結合使用糖尿病教育工具包,2d進行1次;每天進行1次輔助認知加訓練工具(個性化遠程認知訓練系統)的訓練,15min/次,住院期間平均5一7次,更具形象性、更具針對性、更具操作性地對患者進行糖尿病教育及認知功能訓練。
觀察指標及方法:兩組患者干預前及出院后3個月行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HbA1c)檢驗,并進行日常生活ADL、MMSE、CDR、GDS、糖尿病管理自我效能表(C-DMSES)、日常生活自我照顧活動表(SDSCA)評分及評估。①ADL:由世界衛生組織認可并推薦,適用于老年癡呆及其疾病的輔助診斷,簡明易行。②MMSE:主要對定向、記憶、語言、計算和注意力等功能進行簡單評定,總分范圍是0~30分。③CDR:為半定量式量表,對患者記憶力、定向力、判斷與解決題能力、社會交往能力、家庭生活和業余愛好及生活自理能力六項功能進行評估。④GDS:用于全面評估老年人和癡呆患者的認知功能減退。⑤糖尿病管理自我效能表(C-DMSES)分數越高代表自我效能越高。⑥日常生活自我照顧活動表(SDSCA)評價糖尿病自我管理水平。⑦空腹血糖、餐前血糖及餐后2h血糖及HbA1c均按1999年WHO診斷標準。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8.0分析數據,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兩組患者各評分情況:兩組患者干預前ADL、MMSE、C-DMSES、SDSCA評分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to
兩組患者血糖變化情況:兩組患者入院時血糖水平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血糖水平降低效果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討論
目前,關于老年糖尿病MCI的研究已經受到廣泛關注,2型糖尿病伴MCI患者主要表現為記憶力、注意力、執行力、判斷力、語言運用能力及命名障礙等,同時易導致抑郁及悲觀情緒等精神癥狀,加重了糖代謝紊亂,以至血糖不易控制,但其日常生活能力尚正常。臨床研究顯示,10%一巧%的MCI患者會發展成為癡呆,因此MCI也被看作是阿爾茨海默病的臨床前期,加上患者年齡偏大,而部分家屬常忽略該疾病的早期癥狀,而誤以為是自然的衰老表現,常常錯失早期治療和認知護理干預的良機。
本研究結果顯示,早期進行治療和采取一對一進行認知功能護理干預,對延緩或阻止病情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適合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Xu Y,Wang L,He J,et al.Prevalence andcontrol of diabetes in Chinese adults[J].JAMA,2013,310(9):948-995.
[2]王曉楠,白小涓,王春雷.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與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的關系[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3,5(5):485-487.
[3]李琛,梁興倫,周文銳,等.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輕度認知功能障礙與胰島素抵抗的關系研究[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4,26(16):1369-1371.
[4]毛艷華,李明娥,馬慧,等.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輕度認知功能障礙患者的藥物干預研究[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5,17(3):242-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