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送托合提·肉孜 吐爾洪·賽買提

摘要 目的:探討洛浦縣艾滋病檢測分析情況及防控現狀。方法:收集洛浦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997-2017年確診的艾滋病患者的數據資料進行分析。結果:1997-2017年洛浦縣累計報告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共計329例,其中死亡58例,存活271例(其中艾滋病患者43例),傳播途徑以性傳播為主91.1%(247/271),其中異性傳播92.5%(249/271),同性傳播0.7%(2/271),靜脈吸毒傳播209%(8/271),母嬰傳播4.4%(12/271)。累計報告中男162例,女167例,已死亡58例。結論:艾滋病在洛浦縣流行疫情形勢嚴峻,必須加強政府領導與立法,加大宣傳力度和廣度,加強監測機構建設、專業人員培訓和對公共場所從業人員的監測,對高危人群進行重點監測。
關鍵詞 艾滋病;病情監測;預防控制
洛浦縣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南部洛浦縣轄區9個鄉鎮,209村12個社區和1個流動人口管理辦。306187人中常住人口299645人,暫住人口6542人,總面積14287平方公里,居住有維吾爾族、漢族等民族,其中維吾爾族98.3%,漢族1.6%。近年來,艾滋病病例不斷增加,現對1997-2017年洛浦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艾滋病檢測情況與HIV感染者資料進行分析,為了解洛浦縣艾滋病病毒(HIV)檢測情況和艾滋病流行及防控現狀,提供科學依據和對策。
資料與方法
收集洛浦縣艾滋病確診實驗室、篩查中心實驗室確診并報告的1997-2017年艾滋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AIDS) 329例。
分析方法:匯總資料中洛浦縣所有AIDS和HIV感染者的資料,并對艾滋病的時間分布、地區、人群特征及主要的傳播途徑等信息進行統計學分析。采用Excel建立數據庫進行分析,用描述流行病學方法,分析HIV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疫情的情況。
結果
艾滋病疫情概況:洛浦縣1997年5月報告首例艾滋病病毒者,截止到2017年10月累計報告329例,其中男162例,女167例;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271例,艾滋病患者43例,已死亡58例;兒童男孩16例,女孩14例,年齡18個月~15歲。
時間分布:艾滋病疫情自1997年發現首例本地HIV感染者以來,疫情呈逐年上升趨勢。近7年來本地戶籍病例快速增加,7年共增病例329例,2017年1-10月共報告洛浦縣新增51例(外地報告1例),其中感染者51例,報告死亡0。
地區分布:艾滋病患病呈地區分布不均勻趨勢,各鄉鎮均有病例報告,較大的恰爾巴格鄉、布亞鄉,洛浦鎮,多魯鄉較多,為167例,占總病例數的61.62%。其中各鄉鎮感染病例情況:恰爾巴格鄉50例(兒童2例)、布亞鄉36例(兒童1例),洛浦鎮30例(兒童2例),多魯鄉37例(兒童2例),縣城29例,杭桂鄉24例,山普魯鎮27例(兒童2例),納瓦鄉16例(兒童3例),拜什托格拉克鄉7例。
人群分布:艾滋病既往感染者已集中進人發病期,發病率和死亡率增加。感染者年齡18個月~70歲329例。青壯年是受艾滋病病毒感染的主要人群,年齡主要分布為21~45歲(91.2%)。感染患者中,文化層次以低等教育水平為主(91.10%)。與此同時,艾滋病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擴散,且有進一步蔓延的危險。造成艾滋病快速傳播的主要因素是人口流動,因此,對于洛浦縣流動人口中艾滋病患者不可忽視[1]。
艾滋病疫情主要感染途徑:性接觸傳播是主要的傳播途徑。1997-2017年累計329例中91.10%通過性接觸傳播,注射傳播5.6%,母嬰傳播4.4%,同性傳播0.7%,傳播途徑不詳4例。2017年新增病例中經性接觸傳播的感染51例,占新報告病例的100%。可見,性傳播病例數已經遠遠超出以往經注射吸毒傳播的病例數,性傳播已經成為艾滋病首要傳播的危險途徑。
2011-2017年洛浦縣艾滋病患病情況和監測情況,見表1。
討論
洛浦縣于1997年發現首例艾滋病患者以來至2017年,HIV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報告病例逐年上升。艾滋病不僅是一個公共衛生問題,也是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且洛浦縣HIV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廣泛分布于各個年齡段及不同職業人群,以性傳播為最主要傳染途徑,青壯年和流動人群目前是受艾滋病病毒感染的主要人群。但通過2017年10月對洛浦縣居民調查統計發現,城鎮居民對于艾滋病相關知識的知曉率88%,而農村居民僅86%,應進一步加強全民防范意識尤其應加大青壯年與經常外出務工的流動人口及家人的宣傳教育。同時,如何及時發現傳染源、阻斷艾滋病廣泛傳播、對感染者實施有效的治療是對艾滋病流行區域的重點預防措施。
各級醫療機構加大門診艾滋病、梅毒的篩查力度,2017年10月份洛浦縣HIV/AIDS疫情報告質量確診率達到100%,各級民營醫療機構也應效仿做好門診艾滋病、梅毒篩查力度,提高艾滋病篩查相關工作。
防控對策:自愿咨詢檢測工作,HIV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主要來源于檢查咨詢或其他就診醫療地,同時檢測比例也呈逐年增加趨勢,所以加強艾滋病篩查及自愿咨詢檢測工作成為防艾工作重點[2]由于感染艾滋病患者來自社會的歧視、家族和家庭壓力等其他原因,不愿把自己的病情如實告知配偶或性伴,因此要采取積極有效措施鼓勵感染者第一時間如實將感染艾滋病毒的事實告知配偶或性伴,并積極采取咨詢檢測[3]。同時也要加強對吸毒者、有注射吸煙史、暗娼、男男性行為、檢查拘留所羈押、洛浦縣看守所高危人群的檢查,進行HIV抗體檢測、梅毒檢測。加強可疑性病復查工作:各醫療機構及婦幼保健站轉介可疑性病復查檢測出HIV或者梅毒等可疑血樣,對全部疑似病例進行確診,對防止艾滋病的廣泛流行具有重要意義。
加強宣傳與感染者及患者隨訪:防治艾滋病在人群中傳播重點是預防,開展健康教育及行為干預是最好的預防措施。結合洛浦縣實際情況開展針對性的宣傳教育工作,尤其對經濟相對落后地區以多種方法和形式開展依從性教育活動。為了保證艾滋病的防治能夠宣傳到位,需要在顯眼地方設置艾滋病知識宣傳欄,并提高居民預防艾滋病能力。依據國家艾滋病綜合信息系統提供的信息[4],對符合隨訪的對象進行了跟蹤,隨訪志愿者鼓勵沒有被隨訪的患者和感染者主動接受隨訪,并檢測CD4比例情況。
抗病毒治療工作:HIV感染早期治療十分重要,通過治療可以減緩免疫功能的衰減。由于艾滋病患者患卡氏肺囊蟲肺炎、結核、細菌性肺炎的概率增加,因此早期預防也顯得極為重要。對艾滋病患者要采取積極有效的持續抗病毒治療措施。
參考文獻
[1]李麗娟,唐涵凌,楊鴻帆.彭州市1998-2009年艾滋病疫情分析[J].中國預防醫學雜志,2011,12(6):513-514.
[2]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2013年12月全國艾滋病性病疫情及主要防治工作進展[J].中國艾滋病性病,2014,20(2):75.
[3]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世界衛生組織.2011年中國艾滋病疫情估計報告[J].中國艾滋病性病,2012,18(1):1-5.
[4]許銳恒,林鵬.預防艾滋病,減少危害勢在必行[J].華南預防醫學,2002,28(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