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鎮版報道”,通俗地講就是在重要版面、重要位置刊登的新聞報道,例如傳統媒體的頭版,新聞網頁推送的頭條,等等。鎮版報道是新聞媒體新聞選擇標準的側面反映,同時也是新聞媒體亮明態度指向的重要手段。對于主流新聞媒體而言,鎮版報道對于社會輿論導向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是進行輿論引導的主陣地。對于新聞記者而言,鎮版報道是對記者個人新聞專業水平的認可,是實現職業理想的畢生追求。馮誠先生撰寫的《鎮版報道的氣質養成》(2018年6月由新華出版社出版)堪稱新媒體時代堅守新聞專業主義的完美示范,它囊括了新聞通訊報道的幾大類型。作者以精妙絕倫的新聞原稿和剖析解讀式的采訪手記,于無形中為讀者生動講解了如何選材、如何布局、如何立意的新聞專業課程。
互聯網對傳統媒體的沖擊可以說是顛覆性的,以致報紙??南⒉唤^于耳。面對野草一般瘋長的新媒體,傳統媒體主動求變,以媒體融合的理念塑造全媒體新聞業態,如此方能為自己爭得新聞市場的一席之地。新媒體將媒介技術奉為圭臬,在嘗到了VR、H5、無人機、大數據等新技術帶來的甜頭后,新聞業“內容為王”的信條曾一度向“渠道為王”偏移。然而在互聯網虛假新聞的數度喧囂之后,人們重新審視這個表象繁榮的市場,恍然發覺無論新聞信息到達的終端、渠道如何千變萬化,新聞專業主義所追求的內容創作仍是新聞媒體安身立命的根本。尤其是在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背景下,需要新聞媒體以客觀、真實的筆觸記錄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非凡歷程,需要新聞媒體以公平、正義的準則助推社會向全面依法治國的目標邁進。
新媒體時代,新聞記者如何守住新聞專業主義?從該書中我們可以了解到作者是如何以身作則提升專業本領,如何堅守新聞從業初心從而實現個人價值的。
新聞記者應該踏踏實實錘煉“四力”。“四力”即腳力、腦力、眼力、筆力,這是新聞記者提升專業素養最基礎的要求,同時也是新聞記者拿出鎮版報道所必須的品質。腳力是新聞報道產生的基石。新聞學里通常將“真實”視作新聞的第一生命。為確保新聞信息的真實性,就需要新聞記者深入現場,對新聞事件涉及的各方采訪記錄,對新聞事件包含的各種信息核實還原,以此向受眾呈現事件全貌。眼力是甄選新聞線索的關鍵。新聞記者需要練就一雙“火眼金睛”,能夠迅速在眾多的新聞線索中辨別出哪些是具有報道價值的,哪些是需要持續跟進的。腦力是新聞報道質量提升的關鍵。新聞媒體的影響力主要是由新聞報道的質量決定的,有思想性的新聞報道就像是脫弦而出的利箭,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快速地射向受眾,具有強大的穿透力。尤其是在當前自媒體泛濫、標題黨橫行時,受眾對新聞報道的質量有了更高的要求,這就使得新聞記者必須具有較高的思想站位,從而讓新聞報道能夠給讀者以啟迪。筆力是新聞報道呈現水準的關鍵。新媒體時代,筆力已經不單單是指新聞寫作能力,而是指新聞記者融合多方資源生產全媒體作品的能力。新聞記者應成為“全能記者”,要根據新聞的內容、題材來確定新聞報道最終的呈現方式。
新聞記者應該以“三有”的標準要求自我。“三有”指的是有擔當、有情懷、有操守,這是新聞記者履行使命和責任的基本要求。有擔當,就是指新聞記者應該堅持原則,面對新聞生產過程中的困難要迎難而上,敢于和不良現象作斗爭。被譽為“新聞全才”“中國新聞理論奠基人”的邵飄萍先生在1918年《京報》創刊時寫下“鐵肩辣手”四個大字勉勵同仁,取“鐵肩擔道義,辣手著文章”之意。這是業界前輩對吾輩后人的殷殷叮嚀,新聞記者當以此自勉。有情懷,即新聞記者應當牢記“筆下有毀譽忠奸,筆下有人命關天”(新華社前社長郭超人語),新聞記者應當有為民請命、為民解難之情懷,以一腔赤誠來實現新聞記者個人的社會價值。有操守,這是新聞記者應有的品性。新聞記者因職業屬性能交往到社會各界人士,其中難免有利益熏心、罔顧法紀之輩,新聞記者面臨的誘惑隨之而來。新聞記者應當牢記新聞媒體是社會公器,從業人員嚴守職業道德方能保證新聞媒體的影響力和公信力。
總之,該書堪當新聞專業主義教材的經典合集,通過作者多年采訪寫成的優秀報道、采訪手記向我們形象地詮釋了新媒體時代新聞記者應該如何堅守新聞專業主義,向我們生動地分析了鎮版報道作為新聞媒體的“門面”,其氣質應怎樣培養。該書是一本值得廣大新聞學學子、新聞媒體從業人員細細品讀的專業著作,為新聞業界同行提供了可資借鑒的寶貴經驗。
(張祈添/鄭州外國語新楓楊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