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提高網絡空間防控的質量水平,促進網絡技術的健康發展,網絡安全法的頒布、執法日益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馬民虎編著的《網絡安全法律遵從》(2018年2月由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在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的深度解讀和分析的基礎上,結合網絡時代法律法規的實際需求,闡釋了網絡安全制度的優化建設、網絡法律典型案例的解析,以及信息網絡運營者、網絡產品服務提供者、網絡受眾用戶等應該遵從的法律權利與義務,從而在法律的制度和框架下更好地推進互聯網的發展。
該書分為四大部分,從國內外網絡安全立法的概述說起,延伸到網絡運營者、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運營者以及網絡產品服務提供者等需要遵從的網絡安全法律規定。
從整體上來說,在全球互聯網化的時代里,網絡安全與國家的利益、企業的安全、民眾的權益等都密切相關,并成為影響網絡化時代發展前景的重要前提,鑒于此,網絡安全的實務問題將得到進一步的拓展,從而更好地應對網絡安全的諸多現實問題,進一步完善網絡安全法,提高互聯網時代網絡安全法的法治化管理水平。
首先,要根據角色的不同而進行不同的管理監督。對一般的網絡運營者來說,網絡安全法的遵從主要需要從網絡安全信息的保護、網站安全的認證檢驗、網絡內容的健康化監督、網絡的協助執法等,這些工作需要網絡運營者能夠深入地理解網絡安全法的具體指導,從而在面向網絡用戶時,提前做好安全系統的優化和網絡信息內容的評估過濾。對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運營者來說,網絡的安全審查、信息數據的保護、網絡的傳輸設施管理等是網絡安全法實務工作的重點實踐對象,在網絡設施的監管和保護上要擔負起重要的監督職能和法律責任。而對網絡產品服務提供者來說,產品和服務是溝通用戶的重要媒介,產品和服務要不斷保證網絡安全,做好網絡安全漏洞的管理,保證用戶信息的安全,讓用戶能夠在特定的網絡產品和服務中得到更優化的體驗和保障。總的來說,對不同的角色而言,網絡安全法的實務工作重點和難點會有所差異,要根據網絡安全法的相關條款規定來進行行業和職能的規范化,讓網絡工作都能夠在法律的框架下得到更好的發展。
其次,網絡安全法的實務工作還需要理論和實踐的相互促進。在互聯網法治建設的過程中,網絡安全法還需要在保障體系、制度設計和實務執法中得到更大的優化升級。互聯網科技和產品的更迭升級日新月異,網絡環境的變化也更加迅疾,而在網絡立法的過程中,一個法律條款的制定通常需要能在較長的時間里保證法律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對此,網絡立法應該充分調研網絡的各項法律問題和實際需求,充分分析網絡世界的顯著風險和潛在風險,從而在多層次、隱蔽、多元的網絡世界里,構建一個符合網絡需要、符合時代發展需求的法律保障體系。同時,網絡安全法也應和地方制度進行綜合性的結合和拓展,由基層執法的實踐來反饋網絡安全法的立法和完善,從而讓網絡安全法更加健全和普遍化。
最后,網絡安全法的實務問題不僅僅是立法和執法的問題,同時它更應該建立防控、監督和懲治三位一體的有效網絡管理體系。網絡安全法具有基礎性的法律保障功能,在網絡運營安全的管理和監督中,不同的主體在網絡安全事件和網絡安全責任所需要給出的管理方案和應急策略會有所不同,但最核心的還是要立足于自身的角色訴求,在網絡生活和經營中做好防控法律風險,接受網絡監督,合理分配網絡風險安全,積極配合相關部門做好網絡執法等相關工作。國家、企業、組織和個人都應該做到積極履行網絡安全法律體系中界定的責任和義務,對國家網絡安全法的基礎性要求做到廣泛了解和學習,樹立正確的網絡安全法管理理念,共同推動網絡管理的法治化進程。
以上就是筆者在研讀該書的過程中對網絡安全法實務問題所作的幾點思考和總結。筆者認為,網絡安全法的實務問題必須落實到每一個不同的主體,從主體的網絡責任和網絡實踐出發,遵從網絡安全法的法治化規定,保護用戶信息安全,保障信息數據設備安全,提高網絡安全產品服務的可靠性,從而推動我國網絡安全法的不斷健全和完善。
(鄭穎/碩士,中共石家莊市委黨校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