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 佳,白 霞
(楚雄師范學院,云南楚雄675000)
業務部門和財務部門關注的重點不同,業務部門工作的重點主要圍繞業績,而財務部門作為企業的業務核算和價值管理部門,更加重視企業整體的資金運作,重點關注企業創造利潤的能力和資金、資產的周轉率與報酬率。除此之外,作為企業的風險控制部門,財務部門的各項經濟決策都以提高經濟效益、降低經營風險為前提,而風險管理的過程對于業務部門而言,往往束縛手腳,從而引起企業內部不必要的消耗,限制了企業的發展。
業財融合,意味著企業的財務管理環境將延伸到業務前端,然而,企業不同的業務系統采取的編碼方案不一致,這使得大部分業務系統數據無法與財務數據相融通,信息孤島現象嚴重。此外,企業的財務系統大多用于事后數據的核算和審核,對于事前數據難以提前分析、判斷和審核,這對于企業的全過程管理帶來了風險隱患。
業財融合需要財務部門牽頭,協調各業務部門積極配合,但價值提升的結果直觀的反應在企業的財務報表中,對于業務部門的工作成效體現不明顯,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業務部門參與積極性。此外,業財融合意味著財務人員需要從戰略、全局的角度了解企業的整體業務,各部門需要用全新的價值管理思維完成工作,這對于業務部門和財務部門而言,都需要打破傳統的慣性思維,無疑增加了工作量,這使得業務部門對于財務部門的業務滲透會有一定的抵觸情緒。
財務人員往往專注于自己的本職工作,停留于傳統的核算型工作,對于企業的前端業務往往了解不夠,這使得業財融合的過程中,財務人員的介入往往不及時。為此,財務人員需要轉變思維和工作模式,主動學習和參與企業的全過程業務,從戰略的高度、管理的思維、科學的手段入手,搭建業財融合的平臺,加快企業業財融合的進度。
企業財務管理目標是實現企業價值的最大化,而財務管理就是價值管理的一個重要環節,通過業財融合,能夠實現企業資源的優化配置,實現資源的最大效用。業財融合意味著企業的各方面都必須有財務部門的參與,財務部門通過預測、測算和預算等方法,準確分析和識別各業務過程的風險點和價值增值點,為企業的決策過程提供依據,從源頭節約企業的成本、費用,提升企業的經營效益。
隨著企業經營風險的逐漸增加,為了應對風險,企業需要構建全過程的風險預警機制。通過業財融合,企業的財務部門能夠參與到業務管理,打破各業務部門閉門造車的運作。同時,財務部門可以及時獲取業務數據,實時掌握預算的執行情況,這不僅可以充分發揮財務的監督職能,也可以及時發現各業務部門運作流程、經營線條存在的內部控制缺陷和潛在的風險點,提出建設性的改進意見。此外,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張,會涉足新的領域,管理幅度的增寬,無疑增加了企業管理的難度,業財融合使得企業資金的籌集、運作、回收等,都可以通過財務部門提前預測、分析和預算來進行,進而減低企業的經營風險。此外,構建風險預警機制,往往會使用到財務指標,業財融合有利于加強財務指標的科學性和標準性,加強財務預警功能。
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是將企業的財務信息與業務信息、市場信息等相結合,為企業的決策提供依據。但傳統的財務工作被視為事后核算機構,財務部門無法及時掌握預算的執行過程、無法及時預測經濟業務的成本需求、無法及時發現經營過程的風險缺陷,這樣單打獨斗的管理工作無法充分發揮財務管理的效用。通過業財融合,財務部門可以深入業務部門,準確做出財務預算、精準制定財務預測、充分做好財務分析,有理有據地為企業的決策提供依據。通過業財融合,財務部門可以及時獲得各業務部門的反饋信息,及時發現管理流程中存在的漏洞,提供更有價值的財務建議,逐步優化企業的財務管理流程,進而提升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
企業價值最大化是企業的經營目標,也是財務管理工作的一項重要原則。價值最大化就是要實現經濟資源配置的最大效用,涉及到企業經營的各個環節,而財務部門對于成本和效益比較敏感,當業務部門要做出決策時,財務部門可以通過預測、測算、預算等方法,恰當識別各項生產要素和成本費用,提供有關決策的詳實數據。因此,財務與業務的融合使得企業的價值管理成為可能。
加快業財融合的進程,需要企業對融合環境進行優化,需要企業的管理層給予關注與重視。隨著企業管理層參與程度的提高,各業務部門和財務部門也能積極投身于業財融合的相關活動中。企業應該以自身的經營發展狀況,業務開展情況等為出發點,構建業財融合的基本制度,并由領導負責監督活動開展過程,及時進行指導和業務優化。
為了加快業財融合進程,企業需要注重業務與財務目標的融合與統一。企業應當對業務活動的開展和財務管理活動開展進行流程上的融合,為企業的長效發展和既定經營發展目標達成的基礎上進行業務和財務目標的融合統一。
全面預算管理,意味著企業需要以戰略的高度,計劃、協調、控制、激勵和評價企業的投資活動、籌資活動和經營活動,需要全面、全方位、全過程掌握企業的各項動態,準確地對未來進行預期和安排。全面預算管理可以落實企業的發展戰略、優化企業的資源配置、統籌企業的資金運作、強化企業的內部控制、完善企業的規則制度。要想發揮全面預算管理的作用,需要企業各個部門互相傳遞信息,在信息充分的前提下,財務部門通過溝通協調各部門之間、部門與管理層之間,做到整個企業協調一致,這樣的業財融合過程,能夠提升企業的競爭力、統籌力,進而提升企業的價值。
綜合財務分析工作,需要財務部門利用宏觀經濟信息、行業發展狀況、企業財務和業務數據等資料,對企業的生產經營過程進行分析、預警和評價,進而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益,降低企業的經營風險,為企業的經營決策提供依據。隨著企業業務規模的擴張,綜合財務分析能力的在企業財務管理過程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通過業財融合,財務部門可以利用綜合財務分析能力,廣泛積極地參與到企業經營管理的全過程,深入企業的業務前端,挖掘、分析、整理各種有效信息,準確反映和揭示企業經營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業務風險點,提供有價值的分析報告和管理建議,為管理者在戰略制定、戰略執行、戰略評估等環節提供決策依據。
為了更好地實現企業的業財融合,企業需要組建自己的業財融合團隊,該團隊由財務人員、業務部門和營運部門等共同參與,財務人員需要有良好的溝通能力、豐富的管理會計經驗和較強的業務理解能力,能夠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為整體團隊提供成本預測、效益預算和風險評估等基礎性數據資料。企業可以通過派駐財務人員進駐業務部門或者成立業財融合部門的方式,加快業財融合進程。另外,企業需要建立相應的體系,從權利、責任、利益等方面逐步細化,確定各崗位的職責、業務流程、授權管理,明確業財融合的決策流程和工作方式。
業財融合,需要企業的財務數據與業務數據能夠相互傳遞,相互共享,這就需要企業的信息系統能夠將各項動態的、多視角的數據提煉出企業經營管理所需的各種有效信息。企業資源計劃系統(ERP)就是具有代表性的軟件之一,可以有力地推進業財融合。為此,企業需要加強信息化系統建設,研究和開發能實時收集、整理、分析實時數據的業務和財務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