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杜麗莉 編輯/任風遠
2016年9月9日,山東臨沂商城工程物資市場成為第三批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地區之一,對經營商戶以市場采購貿易方式出口的貨物實行增值稅免稅政策,并相應簡化了海關通關流程和手續。截至2018年5月,臨沂市從事市場采購業務備案的經營主體共計1487家,市場采購貿易累計出口15.1億美元,收匯2.27億美元,出口收匯率達15%:試點取得了初步成效。
從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的情況看,其在帶動出口快速增長的同時,也存在著一些需要關注的外匯管理問題。
一是收匯數據采集不準確。由于國際收支統計申報中未設置單獨的市場采購貿易方式收支編碼,該類方式收匯只能與其他業務一起統計在“121990-其他納入海關統計的貨物貿易”項下,貨物貿易外匯監測系統無法對其進行準確區分,不便于管理部門進行事后核查。
二是難以對市場采購代理出口業務實施有效的監測核查。山東臨沂商城工程物資市場的代理出口業務是其市場采購出口的主要方式,但由于代理出口業務具有多品種、多批次、小批量、拼箱組貨出口以及主體多元等特點,出口代理商將貨物流與資金流一一進行匹配的難度較大,大多不愿代理收匯。此外,部分商戶出于商業秘密及資金安全考慮,也傾向于自行收匯。出口、收匯主體的不一致,給貨物貿易外匯監測系統對代理出口業務資金流與物流數據的匹配及總量核查,帶來了一定困難。
三是市場采購貿易聯網信息平臺監管功能不夠成熟。在試點初期,該系統設計較為簡單,存在代理企業錄入收匯及差額原因等信息過于簡單、只錄入出口數據而沒有錄入收匯數據等問題,信息申報的質量有待提高。
四是跨部門聯合監管有待優化。第一,“黑名單”制度有待各部門合作建立并完善。目前,在市場采購貿易過程中被外匯局列為B、C類的企業,以及涉嫌違反外匯管理規定的企業,尚未納入到海關、稅務等部門的“黑名單”中,威懾力較小。第二,日常協查工作機制有待建立并完善。市場采購貿易方式涉及多個監管部門,日常監測發現的異常情況也需要各監管部門協同配合調查。目前,日常監管相關信息的共享及監測協查等機制尚未建立。
一是根據各地試點情況,研究制定市場采購貿易方式外匯管理規定。第一,順應市場需求,放開代理出口收匯政策。目前,義烏、海門等試點地區的代理出口業務已允許委托方收結匯,代理出口業務可以由代理方、委托方自由選擇收匯主體。建議將該政策進一步推廣,逐步消除各試點地區的政策差異。第二,明確企業違反市場采購外匯管理規定的相關處罰依據。
二是構建以企業為主體、以交易數據為主線的市場采購貿易方式事后監管平臺。第一,明確市場采購業務國際收支數據申報要求,準確采集收匯信息。在現有“121990-其他納入海關統計的貨物貿易”項下設置“市場采購貿易方式”申報子項,并要求企業在交易附言中注明“市場采購**收匯/貨款+代理公司組織機構代碼”,以便于市場采購貿易方式出口收匯數據的匯總、分析與監測。第二,升級市場采購貿易聯網信息平臺出口收匯申報模塊。建議在代理出口企業端增加實際收匯主體、收匯信息、境內人民幣轉賬及現金結算等申報內容,以彌補貨物貿易系統僅依靠銀行申報數據而導致信息量不足的情況。第三,充分利用貨物貿易外匯監測系統和市場采購貿易聯網信息平臺等系統數據,探索設計相關非現場檢查指標體系,完善試點地區的主體監管、總量核查方法,核實市場采購貿易交易背景的真實性,及時發現并處置異常主體。
三是建立跨部門信息共享和聯合監管機制,提高監管效率。第一,建立監管信息共享機制。外匯局與海關、稅務等部門定期通報監管信息,交換企業分類名單。對于出口收匯率長期較低且無法提供合理解釋、高報出口騙取政府補貼等企業,除嚴格按照分類管理要求將其列為B、C類企業外,還應將其納入各部門合作建立的“黑名單”管理范疇,發揮懲戒效應。第二,建立協查工作機制。各部門在日常監管工作中,對監測發現的異常業務,應協同配合開展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