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 佳,栗俊杰,劉邦凡
(1.燕山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河北 秦皇島 066004;2.邢臺職業技術學院,河北 邢臺 054035)
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將云計算定義為一種按使用服務的量付費的模式。這種服務模式只需投入較少的管理和維護人員和費用,大部分管理和維護由云服務提供商完成[1]。云計算技術顛覆了傳統計算理論,并改變了傳統運行模式[2]。
云計算技術的出現使電子政府發展到了新的階段——云政府。云政府是運用云計算技術,對電子政務業務流程進行新一輪的整合、優化、重組,以更好地適應大數據時代、知識經濟時代的政府管理和服務需求的一種新型管理模式。其組織架構是兩層結構,即云端與點端網絡相連的網絡體系架構,云端的技術支持是云計算,點端的技術支持是物聯網[3]。
云政府的特征:服務能力強大,便捷性凸顯;高可靠性;高共享性;按需分配;點端信息不被攔截[4]。
在“管理就是服務”的思想觀念下,有效性成為政府效能的衡量標準,云計算技術的產生為加速“服務型”政府的轉型提供了技術支持。
1.傳統電子政務模式存在的問題。由于傳統的政務系統各自獨立從屬于不同政府部門,在辦理并聯審批項目時需分別登陸相關部門網站進行登記和申請,需要異地辦理時甚至要奔波往返于兩地。傳統電子政務模式下,政務資料存儲于各地方政府或部門自行搭建的政務系統及數據庫中。相關的系統應用、服務及資源捆綁在復雜的、脆弱的豎井式體系中,不能快速靈活地適應業務發展需求變化,業務敏捷性受到嚴重影響[5]。除此之外,政府每搭建一套政務系統都需購入大量設備、硬件及軟件,投入大量人力、財力進行布置和開發。每個部門都要安排專人進行運行、維修的工作,還需定期更新大規模老化的電子設備。
2.云政府模式的優勢。利用云計算技術搭建的全國云政務平臺,政務信息通過分布式存儲技術、自動監控等技術實現了統一管理。其優勢在于顧客可以在任意地區,通過任意終端辦理業務,擺脫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屆時,公務員也將進行云技術方面的培訓,并按照統一的工作流程為公民服務。這種政務模式下,政府工作人員將不再是權力的擁有者和政府服務質量的決定性因素,他們將變成整個云政府運行模式的服務者,將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服務公民的角色。
3.云政府服務理念與政府職能轉變目標相契合。(1)優化政府結構、提高政府效能。云政府模式下,整個政府組織結構的變化形成了云端和點端兩個層級,點端與點端、點端與云端交錯形成網絡格局即海星組織模式(組織的任何一部分都能像海星的器官,靈活扁平,完全自治)[6]。這使得政府組織結構趨于扁平化,在一定程度上精簡了組織機構和人員。公民的政務請求可以直接傳達至處理中心,減少了中間環節的干涉。(2)實現部門整合、信息共享。云政府模式是將傳統電子政務集成后更高層次的服務模式,它進一步消除了地方間、部門間的界限和功能分割,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政府部門間的整合,打破“信息孤島”,這為打造“無縫隙政府”提供可能[7]。(3)決策科學化。各類信息和數據統一上傳至政務云平臺,政府可以利用大數據技術分析顧客的需求和意見,全面收集相關資料和數據,并結合云計算技術制定出科學的計劃和決策。這有利于擺脫人為干預,有效避免沖動決策和非理性決策。(4)實現對政府工作的有力監督。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是政府職能轉變的路徑和突破口,然而重審批、輕監管的現象嚴重影響了服務型政府的構建[8]。傳統審批環節存在諸多問題,例如:一些審批事項程序煩瑣、效率低下;一些部門以登記、備案等形式變相設置審批事項;對于并聯審批事項,缺乏統一的監管和督促;一些部門權力過于集中,權力被濫用風險大[9]。云政府因其程序化、規范化、高效化管理等特點,可以有效避免效率低下、人為干預、腐敗等問題。集中化的管理和系統化的監控能夠實現對政府工作的有力監督。
云政府的實質是利用云平臺強大的存儲和計算能力,優化重組電子政務的所有業務流程,將其轉變為程序更加精簡、運行更加順暢、服務更加高效的虛擬政府(一種新型公共行政管理模式)。政府職能轉變要求政府業務流程的優化再造,而云政府的服務理念恰好與政府職能轉變的目標相契合,為政府職能轉變提供了手段和推動力[10]。反過來,構建服務型政府的浪潮將會進一步推動云計算技術的發展以及在政府管理范圍內的應用。電子政務系統的建設已初見成效,我國政府應在此基礎上,綜合運用新興信息技術助力電子政務發展,使之邁向新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