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曉文
?
在中職學校開展新能源汽車教學研究
謝曉文
(深圳市寶安職業技術學校,廣東 深圳 518000)
為解決大量汽車使用帶來的能源危機、環境污染、氣候變暖等問題,國家出臺了很多補貼、稅收優息等政策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但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新能源汽車維護保養人員嚴重不足,因此要盡快培養掌握新能源汽車維護保養人才。文章論述了如何在中職學校如何開展新能源汽車專業,如何有效開展教學,給社會提供合格的新能源汽車保養、維修人才,同時促進學校發展。
教學對策;教學基地;誘導式教學;探究式教學
2016年,全球進入汽車混合動力時代。發展新能源汽車是促進我國汽車產業轉型升級、搶占國際競爭制高點的緊迫任務,也是我國由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
這里我們所說的新能源汽車的動力來源主要采用的是非常規的車用燃料,其主要采用的是車輛動力控制以及驅動方面的一些先進的技術,現階段,常見的新能源車主要有混合動力汽車(HEV)、純電動汽車(BEV,包括太陽能汽車)、燃料電池電動汽車(FCEV)、氫發動機汽車、其他新能源汽車等。
通過調查顯示,現階段,我國許多中職院校利用新能源汽車在今后將可能實現普及的這一契機,開設了新能源汽車相關的專業,并在課程教學的過程中,加入了新能源的發電技術以及相關的操作技能等知識。到2016年為止,開設新能源汽車專業的中職院校有30所,其中一些中職院校雖然沒有專門開設新能源汽車專業,但是其汽車專業中也增加了新能源汽車方面的新技術教學。在我國湖北地區,開設新能源汽車教學的專業有9所,占有比重為1.55%。此外,近幾年來,隨著環保觀念的深入人心,人們的環保意識也越來越強,再加上政府部門的相關補貼和支持等,使得系能源汽車的發展一路順暢。在這一發展狀況下,我們還應該做到未雨綢繆,針對新能源汽車,中職院校應該培養新能源汽車的維修、保養人員,才能夠確保系能源汽車的普遍推廣,和支持我國環保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新能源汽車課程內容包含汽車電子控制技術、電動汽車原理與檢修、混合動力汽車原理與檢修、汽車發動機節能新技術等的研究重心放在了電動汽車上。將課程性質定為專業必修課,學分數為理論學分和實訓學分,考核方式為考核(考試)。
為了提高新能源汽車教學水平,滿足專業課程理論與實踐的教學要求,中職院校要購置新型的新能源汽車和實訓零件、診斷檢測設備、教學圖片、掛圖、維修手冊電路圖配套資料等,讓學生對其進行深入的研究,學習到最新的技術。通過購置新能源汽車,可以讓中職學生對汽車內部零件例如燃料系統、控制系統等部件進行研究,讓抽象的理論知識變得更為形象和直觀。
中職院校主要以培養社會適用型的實踐性人才,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是非常重要的,而要想使學生將所學理論知識運用到具體的實踐中,中職院校應該對現有的實踐教學實訓基地進行完善,并根據專業課的開展情況以及學校的實際情況來建設新的實訓基地。
3.3.1在校內建設實踐教學實訓基地
中職院校所建設的實訓基地不僅要滿足學生對專業技術的需求,能夠培養學生的基本技能,如,如何利用混合動力汽車發動機來排除故障以及進行安全氣囊的試驗等,還要在實訓的過程中,指導學生進行安全操作,從而避免在實訓的過程中發生教學事故。總之,在實訓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進行相關的試驗,這樣才能夠將理論與實踐有效的結合在一起,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水平。
3.3.2在校外建設實踐教學實訓基地
與校內實訓基地不同的是,校外實訓基地的建設應該與汽車相關的實體企業取得聯系,在了解汽車行業對人才能力需求的同時,鼓勵學生動手實踐。這樣才能使學生真正的參與到相關知識的學習中去,并在自己動手操作的過程中,逐漸熟練、掌握相關的技術,為學生今后的就業奠定堅實的基礎。此外,還可以實施校企合作制,中職院校與相關企業建立合作互贏的關系。中職院校為企業提供所需人員,而企業則為學校提供實訓基地,讓學生在企業中進行實習,這樣學生在真實的維修環境下,才能夠得到鍛煉,其基礎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夯實。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與教學手段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學質量,對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根據專業的特點、教材內容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選擇和制定恰當的教學模式,這樣才能使教學效果達到最優。具體而言,可以采用以下教學模式:
3.4.1開展分層教學模式
中職院校的學生參差不齊,即使一個班的學生在綜合素質方面都存在較大的差距。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采用分層教學模式,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模式。具體來說,我們可以將中職院校的學生分為基礎好,學習能力強;基礎一般,學習能力一般;基礎差,學習能力差這三種類型,針對這三種類型的學生,教師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學模式。嚴格要求基礎好的學生,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和動手操作能力;對于基礎一般的學生,則應該要求其在掌握相關理論知識的同時,適當的指導其進行實踐操作活動;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以激發起學習興趣和調動其學習積極性為主。
3.4.2誘導式的教學模式
新能源汽車專業學習的內容比較多,其中包括汽車基礎知識、汽車專業知識和新能源汽車的保養和檢修等知識。傳統的教學方式,沒有涉及到最新新能源汽車方面的動態,因此教學內容無法和最新科技同步,使學生不能學到最新知識,學生難以適應當今時代發展,終將被社會所淘汰,對于學生的發展極為不利。為此需要對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改進,可以采用誘導式教學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比如,在純電動汽車電源系統教學中,可以先介紹混合動力汽車的主要動力元件和工作原理,然后采用誘導的方式讓學生思考混合動力系統是怎樣控制動力的分配,并分組讓學生就這樣問題展開討論,通過這樣一個過程,讓學生更為主動的學到知識,并且掌握的知識更為牢固。
3.4.3合理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針對中職院校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的問題,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合理的利用多媒體來輔助教學。如,在理論性知識的講解中,教師應該在課前對學生有一個較好的了解,然后再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制作課件,使課件能夠適用于所有學生。此外,由于新能源汽車專業的相關課程跨學科性較強,一些知識比較抽象,學生理解起來會比較困難,對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將這些抽象的知識點通過多媒體用圖片、動畫、視頻等方式呈現出來,這樣不僅能夠幫助學生理解知識點,還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3.4.4探究式的教學模式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將學生當做學習的主體,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如,在一內容的學習中,教師可以對教材中的知識點進行分析,并結合現階段電動汽車的研究方向提出相關問題讓學生進行探討。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的點撥一下探討的方向以及向學生推薦一些參考文獻,并鼓勵學生用所學知識來解決問題,這樣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中職汽車專業教學中,教師要緊跟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這一契機來對現有的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并結合現階段汽車行業的發展現狀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推動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1] 許杰,龔福明.中職院校新能源汽車類專業建設的問題及對策[J].武漢交通職業學院學報,2017,01:63-66.
[2] 李成.中職汽車專業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思考[J].科技經濟導刊,2017,05:174.
[3] 柏微薇應用型本科新能源汽車教學方法探討[J].職業技術,2011 (9);16.
[4] 張濤武建瑞,“新能源發電技術”課程牧學改革探索凹[J].中國電力教育,2014(9):73-74.
[5] 趙立軍,佟欽智.電動汽車結構與原理[M].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71 (第1版).
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of new energy vehicles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Xie Xiaowen
( Bao'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School, Guangdong Shenzhen 518000 )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energy crisi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climate warming caused by a large number of automobile use, the state has introduced many policies such as subsidies and tax interest rates to vigorously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new energy vehicles. However,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new energy vehicle market, the maintenance personnel of new energy vehicles are seriously inadequate.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train and master the maintenance talents of new energy vehicles as soon as possible. The article discusses how to develop new energy vehicle majors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how to effectively carry out teaching, provide qualified new energy vehicle maintenance and repair talents to the society, and promote school development.
teaching strategies; teaching base; inductive teaching; inquiry teaching
A
1671-7988(2018)20-28-03
U469.7
A
1671-7988(2018)20-28-03
U469.7
謝曉文,深圳市寶安職業技術學校教師。
10.16638/j.cnki.1671-7988.2018.2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