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凡,李雪蓮,栗俊杰
(1.燕山大學 河北新型智庫河北省公共政策評估研究中心,河北 秦皇島 066004;2.邢臺職業技術學院,河北 邢臺 055004)
本次研討會,與會學者就以下觀點達成高度統一的認識:在雄安新區的規劃和建設中,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尤其是要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此,多位與會學者做了主題發言。
鄧純東教授指出,雄安新區建設應該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的治國理政思想。雄安新區的規劃和建設要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尤其是要以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雄安新區規劃和建設的基本綱領和基本原則。謝地坤教授指出,雄安新區規劃和建設必須樹立馬克思主義的文化自信意識和文化傳承理念。習近平總書記三個自信理論提升為四個自信理論,不僅深刻反映和凸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根基、文化本質和文化理想,標志著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有了更加明確而開闊的文化建構,而且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出了傳承文化的總要求和集成多元文化的總方法。張再生教授認為,雄安新區的設立和建設,政治意義大于經濟意義,關系到我黨能否長期執政和如何執政,是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和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我國人民堅定不移地走社會主義道路的重大戰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最新實踐,是全面落實和實踐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的重大舉措,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需要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模式的嘗試。任亮教授認為,雄安新區的設立,是四個自信理論的重要實踐平臺和重大戰略舉措,高度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我國人民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道路自信,高度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在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下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制度自信。馮顏利教授認為,在雄安新區規劃和建設中,堅持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指導地位,不僅可以推進馬克思主義當代中國化的最新實踐,而且對于推進國外馬克思主義理論與現實相結合也具有重要昭示作用和啟迪意義。田海艦教授提出,雄安新區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新探索,必須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雄安新區建設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雄安新區建設提供了根本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本次會議上,學者們圍繞對雄安新區進行有效的公共管理暢所欲言、熱烈討論,深刻認識到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公共管理的重要性,深刻認識到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的緊迫性。
楊積堂教授認為,雄安新區現有企業轉型中存在諸多問題。從法律保障角度看,雄安新區現有企業轉型主要存在以下問題:企業的治理結構,企業債權債務關系,企業勞動與人力資源關系,企業的不動產產權,企業改制與清算,企業的搬遷與補償,企業的知識產權保護。焦存朝教授認為,雄安新區建設要強化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加快雄安新區建設的步伐,除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之外,還需要社會力量的廣泛參與。構建完善的基礎設施,提供高質量和高效率的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這是新區建設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劉錦堂副主任認為,雄安新區公共管理和公共治理要高度重視智庫作用,提出:一是設立雄安新區“決策咨詢委員會”和“規劃建設發展研究中心”;二是培育兩支智庫專家隊伍;三是搭建三個平臺。趙桂華教授認為,河北雄安新區與深圳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的開發建設有不同之處,雄安新區規劃與建設應該把握好以下兩點:行政性和保密性。王君超副教授認為,雄安新區建設充分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經濟發展思想,只有把它吃透、細化,才能在雄安新區建設中加以落實。林志卿副教授認為,從人的本質和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征出發,雄安新區建設應從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和市民群體解放的角度,系統規劃建設,打造民主自治的新一代城市樣板。郭強博士認為,在雄安新區公共治理中,關鍵要正確處理好三大關系:市場與政府的關系、中央與地方的關系、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的關系。
與會學者圍繞在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下,如何實現雄安新區的制度安排進行了熱烈的討論,達成多方面共識。
關興麗教授認為,雄安特區的政治意義遠大于其經濟意義,黨中央、國務院,清楚地賦予了雄安新區的歷史使命,要承擔起樹立發展新標桿、引領發展新模式的歷史重任,是統籌推進“五位一體”、協調推進“四個全面”的綜合示范區。推動雄安新區這一重大戰略決策順利實施,需要從以下幾個維度思考問題:一是規劃思維,二是統籌思維,三是創新思維,四是共贏思維,五是差異思維。王玉敏副教授認為,雄安新區建設要總結和吸收華為高科技公司“人人持股”企業模式。這一模式,充分體現了馬克思關于勞動力發展權思想在企業里的應用。王小玲教授認為,規劃建設好雄安新區人才是第一資源,必須集聚國內外優秀高層次人才。王建洲博士認為,雄安新區建設的基礎和關鍵在人才,只有有了充足的人才資源做支撐,雄安新區才能建設好。
諸多與會學者認識到,雄安新區建設要實現千年大計。必須在文化建設上下足功夫,要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大力加強雄安新區的文化建設。劉亞麗教授論述到,在深刻學習領會習總書記指示要求基礎上,未來的雄安新區應是“文峰智谷”現代新型城市。郭亮博士說,雄安新區成立的重大意義應該更多地體現在其自身所承載的中國作為一個文明國家發展道路的示范性作用方面。張慧芝教授認為,雄安新區肩負“改革”導向,其選址問題必然備受關注。除經濟、生態等因素外,擇位于首都正南、大清河水運交叉之地,則“來源于中國傳統文化關于城市建設的‘山川定位’立軸線的哲學思想”。褚亞玲博士認為,應及時、準確、有效地開展雄安新區的新聞發布工作,這是保障新聞發布質量和水平的有效途徑,對于加強政府、媒體和百姓之間溝通、推進政務公開、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建設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