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軍
財務會計報表是綜合反映企業某一特定日期財務狀況和某一期間經營成果的財務文件。財務會計報表具有真實、準確、及時、完整這四個最重要的特點,同時這四點也是從多報表使用者對于企業提供的財務表報提出的最低要求。在使用財務會計報表的過程中,你會發現資產,負債等這樣簡單體現在財務會計報表上的數據是不足以體現出一個企業今后發展的潛力的。只通過表面的數據分析,更會使報表的使用者陷入更多未知的風險之中,并不能達到報表使用者預期使用一份報表的目的。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在企業對于財務報表信息披露正確無誤的前提下,我們的前輩給我們創造了很多方法來挖掘深層次的信息。以一份報表上的簡單數據作為基礎,通過不同的模型和比率分析,計算出一系列財務指標,分析出一家企業的償債能力、營運能力和盈利能力,從而反映出企業真實的經營狀況和未來發展前景。一方面,幫助投資者更為理性地選擇自己的投資目標;另一方面,企業高層對自己的企業更為了解,發現企業的不足,加快改進的步伐,提高利潤,降低損失,使企業能更好地發展。
比較分析法是對一家企業不同時間和空間的財務指標進行分析和對比來反映出公司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方法。根據他們分析的對象不同,我們可以將他們分為橫向分析法和縱向分析法。橫向分析法就是對不同公司在同一時間的同一財務數據進行的對比分析,反映企業的發展是否和整個行業發展趨勢相一致;縱向分析是對同一公司在不同時間點的同一數據進行的有效分析,反映的是該公司近幾年的變化和發展前景。
比率分析法是一種將某些條件下不可比較的財務數據通過計算變成有用的財務指標,體現企業經營狀況的指標的方法。通過這些彼此存在著相關聯的財務指標的對比,反映出企業的盈利能力、償債能力和運營能力。常用的財務比率有反應企業償債能力的流動比率、速動比率、資產負債率等;反應企業運營能力的總資產周轉率、存貨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等;反應企業盈利能力的資產凈利潤率、總資產報酬率、凈資產收益率等。還有綜合分析法——杜邦分析系統,它以凈資產收益率為核心,并使用企業幾種極為重要的具有相關聯系的財務比率,從不同的層次全面地分析企業的總體情況。通過杜邦分析對財務指標的深層次分析,是企業確定發展戰略的重要步驟。
根據公開渠道得到的數據信息,本文選擇萬科的財務報表數據作為分析對象,對其三大報表數據的變化進行分析研究。
1、資產項目結構
陳郡、張博芳(2013)認為資產的主要特征之一是語預期能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萬科的總資產從2009年的13760855.48萬元平穩遞增到2015年的61129556.77萬元。其占流動資產占的比重呈現先平穩再下降的趨勢,以2012年作為轉折點,流動資產占總資產的比重由最高點2012年的96%回落到最低點2015年的89%。長期投資占總資產的比重也在持續增加。2009-2012年保持平穩態勢,2013年之后占比明顯增加,從2012年的2%一直上升到2015年的5%。與流動資產占比的減少相對應。產生這一趨勢的原因是萬科從2012年開始,持續增加對業績良好的合營企業及聯營企業的投資,取得了對更多子公司的絕對控制權。這種發展趨勢的出現,主要是萬科為了不斷完善自己的產品線,完善與住宅項目配套的產業鏈,對其下各類上用資源進行整合,發揮其協同效率,提高資源利用率。
固定資產占總資產比重比幾乎保持不變。固定資產總量在2015年明顯增加,由2014年的230835.17萬元增長到2015年的491747.92萬元,增長了一倍。主要原因有:首先,2015年有大量在建工程完工轉入固定資產,比上年要多大約12億元。其次,萬科購置了大量的機器設備、電子設備及運輸工具,以滿足其未來擴大規模的需要。
2、流動資產結構變動情況分析
萬科在2009-2015年間,流動資產逐年遞增,由2009年的13032327.94萬元增長到2015年的54702437.59萬元。其中,貨幣資金總量呈增長態勢,但在流動資產中的占比較低且呈略微波動下降趨勢。應收賬款占流動資產比重較低,呈現先增加后減少的趨勢。預付賬款呈現增加-減少-增加的趨勢,占流動資產的比重基本不變。其他應收款自2012年起總量快速上升,占流動資產的比例也開始呈現增加趨勢。其原因主要是合作方經營往來款和應收聯營合營企業款顯著增多。這些是開發項目必須墊付的金額。
存貨始終是流動資產中占比最多的項目,占流動資產總額的70%左右。而存貨占比大是房地產企業的共同特征。在這六年內,萬科存貨占流動資產的比重呈現先波動上升后波動下降的趨勢,存貨總量除2014年略有下降外均保持持續上升。
1、負債變化趨勢分析
2009-2015年,萬科公司的流動負債一直成上升趨勢,由2009年的6805827.98萬元,上升到2015年的42006182.69萬元。其中除了2014年增幅較小之外,其他年份均有明顯上升。流動負債的增多意味著公司要及時籌措足夠的資金來償還到期債務。但是有一點需要注意,房地產企業相比于其他企業有特殊性。表面的流動賬款不斷增加主要是由于近年來預收賬款不斷增加導致的。房地產開發商銷售房屋大多采用預售制度,所以預收賬款越多,其樓盤就越受歡迎。故流動負債增加并不一定意味著財務壓力增大。我們需要客觀辯證地來分析這一現象。
萬科的短期借款主要是以集團存貨作為抵押的銀行抵押貸款。短期借款在這六年間,呈現先增加,再減少的趨勢。其中2012年的短期借款增加非常明顯。這主要是因為,萬科當年取得了很大一筆信用借款。信用借款,是一種無需以財產做抵押的借款。銀行根據企業的財務報表、現金預算等資料,決定是向企業放貸。一般地,只有信用良好,實力雄厚的公司才能得到信用貸款。由于2012年萬科開發項目較多,利用與銀行的良好關系及自身信用取得借款維持資金鏈周轉是一種很明智的舉措。之后幾年,其短期借款數量明顯回落,說明萬科并沒有加重對資金成本很高的短期借款的依賴。公司整體負債結構正常合理。房地產行業是典型的資金密集型行業,地產公司想要擴張,一定要有充足的資金支持。從萬科的流動負債結構來看,公司最合理的融資方式應該先利用公司內部可以掌控的資金滿足需求,然后在考慮外部借款。萬科的應付賬款和其他應付賬款都呈現逐年加速遞增的趨勢,這說明,萬科憑借自己的商業信譽,合理利用上游供應商以及其他合作伙伴的信用期,提高自身的資金利用率,是一種很合理,很精明的財務政策。萬科長期借款整體處于波動增加態勢,由2009年的最低值175億左右增長到2013年的最大值366億,并在之后兩年穩定于此水平。自從2012年以后,萬科的長期借款顯著增加,這也說明萬科已經開始重視利用長期借款進行融資,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萬科對資金需求的迫切。
與此同時,萬科的長期借款在總負債中所占的比重呈現波動減少趨勢。由2009年最高比例19%降低到2015年的最低比例7%說明,長期負債并不是萬科進行融資的主要渠道。長期負債占比較少,與之前分析的短期負債占比較大的現象相互對應,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萬科面臨的財務壓力。
2、全部負債結構變化情況分析
2009-2015年間,萬科的負債結構可以分成兩段。2009-2011年流動流動負債比例逐步提高,由74%增加到88%,與此同時長期負債占比持續下降,由2009年的19%降低到2011年的9%。接下來2012-2015年間,負債構成總體保持不變,流動負債占總負債的比例維持在88%,長期負債占總負債的比例維持在9%左右。
長期借款有籌資速度快、資金成本低、彈性大、財務杠桿等優點,也有限制條件多、籌集資金有限、財務風險大等缺點。萬科近六年傾向于保持較低的長期負債水平,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流動負債中包含了很大一部分預售款,和應付款,在維持萬科正常營運方面發揮了很大作用,使得萬科對長期借款的需求逐年降低。
萬科在2009-2015年間,股東權益段增加,說明其資產不斷升值。股東權益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未分配利潤逐年遞增,說明萬科實現的凈利潤逐漸增多。
利潤是企業經營活動產生的最終財務成果。利潤的多少直接影響投資者的投資回報,影響債權人的債券的清償,關系到企業的資金狀況。所以,分析企業利潤對了解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企業業績有著重大意義。接下來,從收入和利潤的變化趨勢出發分析萬科2009-2015年的利潤。在2009-2015年期間,營業收入、營業成本及期間費用都處于上升趨勢。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這一年,萬科的營業收入增速明顯放緩,而營業成本和期間費用卻顯著增加。主要原因有以下兩個:
首先,2014年我國住宅房地產市場進入調整期。2014年全國商品住宅銷售面積約為10.52億平方米,銷售金額約為6.24萬億元,較2013年分別下降9.1%和7.8%。我國政府為杜絕惡意炒房現象,促進市場穩定發展,對房地產市場展開新一輪的宏觀調控,主要措施包括對限購政策進行調整、對限貸政策進行調整、央行下調存貸款基準利率。2014年,全國商品住宅成交面積同比出現了較大的降幅。2014年,全國住宅開發投資增速同比下降大約10%;住宅新開工面積創2010年以來新低;全國主要城市土地市場量縮價漲、成交面積同比大幅萎縮。2015年度,市場經過國家的政策調整,逐漸回歸健康平穩的發展態勢。萬科的營業收入增長幅度也回到了原先的水平。
其次,萬科2008年以來明確了質量效益型增長思路。2014年,萬科繼續以股東利益為導向,努力提升經營效益。為推動戰略轉型,公司加大了與城市配套相關的新業務嘗試,這些投入短期內會增大營業成本和期間費用而且可能難以體現為收益率的提升,但長期而言將為公司發展提供更大空間。所以認為2014年萬科營業成本和期間費用的增幅與當年營業收入增幅雖然不匹配,但也是符合公司長遠利益的。
2009-2015年,萬科的凈利潤持續增長。2009-2013年凈利潤總額增幅較快,2014年之后增幅明顯放緩。凈利潤的增長趨勢以2014年為轉折點呈V字形。最高凈利潤增長率為2010年32%,最低增幅為2014年的4%。其原因主要是整個房地產周期的變化。
現金流是企業的“血液”,分為三類:經營性現金流、投資性現金流和籌資性現金流。其中經營性現金流是最穩定的現金流;投資性現金流反映了企業自我資金的生產能力;籌資性現金流來自外部融資,受國內國際宏觀環境影響很大,具有很大的不可控性。
萬科2009-2015年的經營性現金流有很大的波動性,但均保持正數。其變化趨勢大致是:2010年出現明顯下降,接下來的幾年并未出現好轉,而2014年經營性現金流顯著增加,在2015年又出現大幅回落。
自從2009年下半年起,我國房地產市場再次進入活躍期,但是2010年開始國家開始對房地產市場進行有利的宏觀調控,導致市場再次疲軟。萬科能夠堅持“現金為王,開源節流”的戰略,積極營銷,加速資金回籠,使企業始終沒有產生現金流危機。萬科2009-2015的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為正,投資活動現金凈流量為負數,說明企業處于快速發展階段。萬科的擴大自身規模,積極開展新項目,積極營銷使得銷售量增多,經營活動中大量貨幣資金回籠。萬科的籌資活動現金流除了2014-2015年出現負值之外,其他年份均保持正值。這與萬科保持良好的經營現金流有很大關系。由于經營現金流較為充分,萬科的現金缺口相對較小,所以籌資需求也就相對較低。2014年和2015年產生負值的主要原因是企業處于擴張期,經營現金流的很大一部分用作補償投資現金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