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 寧
【關鍵字】對外直接投資;經濟增長;進出口
根據經濟增長理論,一國的經濟增長與一國的經濟活動,資本積累等主要因素有關,經濟增長就是社會財富增加的過程,一般用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增加來衡量。在開放經濟背景下,經濟增長除了依靠國內消費投資拉動外,更多的是需要國內外進出口貿易和對外投資帶動。據相關部門預測,中國在未來10年時間里,資本積累仍然將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中國作為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也是一個貿易大國,隨著新一輪全方位對外開放戰略的實施和“一帶一路”重大倡議的提出,中國的對外直接投資總體保持快速增長,屢創歷史新高。截至2016年6月底,中國對外非金融類直接投資累計達6.2萬億元。6月當月對外直接投資1002億元,同比增長44.9%,這些數據表明對外直接投資是經濟增長的一大不可忽視的動力。因此,本文將利用2005年至2014年中省級面板數據,建立固定效應模型,進行單位根檢驗,面板協整檢驗,格蘭杰因果檢驗等,研究中國經濟增長與對外直接投資,進口和出口之間的關系。
對外直接投資近年來成為國際貿易領域內研究關注的重點。許多學者對對外直接投資對母國經濟的增長進行過深入的研究,但國內學者大多數研究的是外商直接投資,進出口貿易與經濟增長之間關系的實證研究上。中國的對外直接投資規模經過多年的發展已勇居世界前位,對國民經濟的影響已不容小覷。對外直接投資以一種無形的資產經濟行為,通過投資國外資源性行業,能合理有效地利用國外的自然資源,彌補國內資源的短缺,促進國內經濟發展。并且在中國提出供給側改革之際,需要消化過剩產能,加之全面對外開放的戰略和“一帶一路”的建設,為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創造良好的機遇。因此對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研究有重要的實踐價值和現實意義。中國是一個幅員遼闊資源豐富的國家,各個省份或地區在經濟水平個經濟結構等方面存在差異化,因此對外直接投資,進出口與省份地區間的經濟增長也存在不同的數量關系。
劉韻妍、劉渝琳(2010)通過協整檢驗,對我國對外直接投資與進出口貿易、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進行了實證分析。結果表明,我國對外直接投資在長期對進出口貿易與經濟增長有促進作用,進出口貿易與經濟增長反過來促進我國對外直接投資,貿易與投資以互補互促關系存在,對推動我國經濟增長有巨大作用。馮彩、蔡則祥(2012)利用24個省份的數據,將其劃分為東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區域,進行協整分析,結果表明,東部地區對外直接投資對經濟增長的促進效應大于全國和中部地區。對外直接投資對經濟增長的短期效應要遠遠小于其長期效應。譚本艷、柳劍平(2011)通過對外直接投資對湖北省經濟增長的拉動效應進行分析的實證結果表明:湖北省經濟增長主要是由對外貿易、固定資產投資和消費推動的,對外直接投資對湖北省經濟增長應有的拉動效應還沒有得到發揮。因此需要采取相應的對策措施。李良新(2010)通過湖南省對外直接投資與經濟增長的關系的定量分析,得出一些實證關系,從而對湖南對外直接投資的作用有更精確的掌握,對于湖南貿易及投資的發展提供理論及政策導向。研究表明,湖南對外直接投資是貿易變化的原因,而貿易不是對外直接投資變化的原因。
上文對對外直接投資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做了相關理論的梳理,現將利用中國省級面板數據進行實證分析,探討中國對外直接投資、進口、出口與經濟增長之間的相關關系。
為研究中國對外直接投資,進出口貿易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我們參照已有文獻的研究方法,設計如下計量模型:GDPit=β0+β1OFDIit+β2Importit+β3Exportit+ε其中,i表示省份,t表示年份,GDP表示國內生產總值,為被解釋變量,用來衡量一國經濟增長的指標,OFDI表示對外直接投資流量總額,Import表示一國的貿易進口額,Export表示一國的貿易出口額。對外直接投資(OFDI),進口(Import),出口(Export)為解釋變量。為了消除回歸模型中各變量的異方差,我們采取對各變量取自然對數的方法,對計量模型進行修改,如下:lnGDPit=β0+β1lnOFDIit+β2lnImportit+β3lnExportit+ε
經濟增長與多個因素有關,比如社會中的就業狀況即勞動投入的大小、社會中的資本要素狀況、人力資源情況、R&D情況等,在本文的計量模型中,假設除對外直接投資,進口,出口三個因素外所有影響經濟增長的因素都保持不變。
本文采用2005年至2014年中國對外投資流量,進口,出口,國內生產總值省級面板數據,省份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海南,重慶,四川,貴州,云南,西藏,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31個省市。鑒于本文采用年度數據,研究樣本較小,為了確保計量結果的有效性對樣本數據做出以下調整:西藏自治區和貴州省由于缺乏3年左右的對外直接投資數據,因此將二者剔除。最終,我們選取中國29個省市自治區2005年至2014年十年的面板數據進行實證分析。本文的GDP,Import和Export各省歷年數據來源于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數據庫中收錄的各省市自治區的經濟統計年鑒。OFDI來源于《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公報》中的中國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流量情況表。各變量數據都按當年美元兌人民幣匯率折算成人民幣,單位億元。
本文借助Stata12.0軟件對面板數據中的各變量進行OLS回歸,得到結果,如表1所示:
由表5中的各變量的系數可以看出GDP與OFDI,Import,Export呈顯著的正相關,因此回歸方程可以寫為:
模型1:lnGDPit=5.684062+0.14844 88lnOFDIit+0.2831574lnImportit+0.17406 99lnExportit
模型2:lnGDPit=5.284594+0.13534 79lnOFDIit+0.3458642lnImportit+0.17455 75lnExportit
從回歸結果中的各解釋變量的參數和t統計量及其伴隨概率來看,中國的對外直接投資,進出口對經濟增長存在正面的影響,且對經濟的增長效應較為顯著。
本文通過實證分析對外直接投資、進出口對各省市自治區經濟增長的拉動效應,得到的結論如下:各省市自治區的經濟增長主要是由對外貿易、對外直接投資推動的,且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較為明顯。
根據本文的實證結果,對各省市自治區提出有針對性促進對外直接投資的政策建議:(1)抓住有利時機調整對外直接投資策略,警惕投資保護主義,注意經營風險的防控,提高國際管理水平,把投資風險降到最低。另外,要注意投資同國內產業鏈對接,避免形成對外投資的“孤島”;熟悉當地商業環境、法律法規、當地的銀行信用、各種限制措施等商業因素。(2)企業應充分利用政府政策的促進作用。借力新一輪全面對外開放戰略和“一帶一路”的契機,完善境外投資體系,國內企業需要不斷地進行技術研發、改造、創新,增強對外直接投資的所有權競爭優勢,加強境外投資企業形象建設,遵守當地法律規范和社會良俗,做到守法經營,履行必要的社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