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子逸,辛立強,郅佳琳
(南京郵電大學,南京210042)
近年來,考證呈現出商業化的趨勢。隨著就業競爭的日益激烈,用人單位對應聘者的要求逐漸提高,所以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加入到考證的隊伍中,希望通過各種渠道來增強自身實力。培訓機構看到了其中的商機,為大學生提供了不同類型的幫助和輔導,并從中獲取了可觀的利益。本文將根據調查結果,從大學生和培訓機構兩個方面討論考證商業化條件下的經濟效益。
如今,大學生就業形勢可以用關鍵詞“復雜而艱巨,仍難好轉”來形容。2018年高校畢業生人數達到820萬,若加上2017年尚未就業的學生和中職畢業生,今年待就業的人數高達1 500萬。與此同時,熱門行業有著極大的人才缺口,而許多行業人才飽和、一職難求。傳統行業必須不斷朝著多元化、科技化、智能化的方向發展,導致待就業者必須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甚至跨專業學習技能,這就給各類技能培訓機構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
由于應屆畢業生往往缺乏實際工作經驗,用人單位在面對成千上萬的簡歷時會更加傾向于參考應聘者的學歷和掌握的技能。而證書的獲取便是一種直觀的體現能力的方式。因此,許多用人單位在招聘時就會直接提出相關的硬性要求,比如以英語水平、專業技能水平、是否申領駕照等等作為篩選的基本依據。大學生便只能尋找培訓機構在短時間內最大速率地提升能力,通過不斷地考證來達到用人單位的要求。
教育部考試中心舉辦的英語、計算機等級考試等,幾乎成為大學生必須參加的考試,各學校在每年的考試報名階段都會下發通知,提醒學生報名。一些目標不明確的人往往跟隨周圍學生的動向、聽取學校教師的建議,紛紛跟風報考。由于缺乏備考意識和動力,往往等考試臨近才開始突擊,許多人便會到網絡上尋找在線課程,或者報班學習產生消費。
隨著考試人數增多,各類考試的試題難度也不斷加大,而許多考生并沒有明確的計劃,也沒有十足的信心,他們對考試的內容、機制、難度是不太了解的。考證機構便抓住了這一矛盾,用“包過”“速成”等宣傳方式吸引考生,同時不斷推出免費的知識總結、網絡公開課等,在其中穿插課程推銷環節,引發考生的報班欲望。
我們以即將畢業的大三學生為主要研究對象,對大學生的考證態度、考證動機、考證類型、證書數量、考證成本、通過情況和期望收益等方面進行了問卷調查,旨在分析大學生現階段考證的形勢,以及考證商業化的模式下考生所能獲得的經濟收益。在調查中我們發現:
一是54.24%的學生對考證持較為中立的態度,而積極主動的學生僅占28.81%??甲C熱潮的出現很大一定程度上是由外部因素導致的。
二是84.75%的學生考證有增加就業砝碼的意圖,涉及出國、保研等因素的則占少數,均低于30%??梢娍甲C和就業在大學生心中仍普遍存在較大的關聯,就業的壓力促使學生不斷投資提升個人知識技能儲備和素養,也是商機最大的來源。
三是就考證類型而言,英語四六級考試、計算機等級考試所占比重高達93.22%,駕駛證也擁有52.54%的比重,擁有證書數量集中在1—5個。從證書本身的性質來看,這些均不需要考生擁有特別的專業基礎,完全可以通過培訓甚至自學來提高通過率。網絡的發展豐富了考生聽課培訓的途徑,網絡課程、在線模擬、自測答題等方式均可供培訓收費。
四是考證花費金額集中在100—500元,占49.15%,多為英語四六級、計算機等考試;超過3 000元的也有35.59%,多為駕駛證、職業資格證等;而高達萬元的超過了10%,多為留學英語考試;平均累計花費約為3 174.58元。另一方面,備考時間從幾周、幾個月到半年以上不等,所占比例接近。以上數據側面說明,以英語培訓為首的考證機構得以如火如荼地招生和擴張,歸功于考生的高經濟和長時間投入。
五是55.93%的學生期望通過考證來獲得10%—30%的工資漲幅,并且考證的時間、金錢投入越多,期望得到的未來收益就越大。我們對直接成本和未來期望收益進行建模和回歸分析,分析數據顯示,考證直接成本每增加1 000元,期望值將提高6.26%;考證直接成本每增加5 000元,期望值提高15.26%。
對于學生而言,若要出國留學,托福、雅思等培訓課程是必不可少的。單純的自學無法深入了解出題人的思維,同時答題缺乏技巧,也得不到高效的訓練。而英語培訓機構在多年的發展和完善中,積累了一套完整的獨立的教學體系,可以引導考生合理備考。目前,留學英語的培訓通常采用小班化教學,并大力推行一對一的外教教學,有針對性地為學生加強薄弱環節。因此,培訓機構收取的費用往往較為昂貴。學生在機構的學習需要經歷一個長期的過程,為了珍惜自己花費的高額學費,學生會花費更多的時間精力,更加主動地積累和備考。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英語考試的通過率高,形成了雙贏的局面,經濟效益較高。這也是每年留學人數有限,但留學機構卻能長久發展的原因。
英語四六級考試的難度呈現不斷上升的趨勢,這讓渴望刷分的學生屢屢受挫。雖然四六級改革所遭受的質疑從未停止,但必須承認其在學生面臨就業時的重要作用。因此,四六級的培訓始終活躍在各類信息渠道上。然而與留學考試不同,參加四六級考試的學生基數較大,且絕大多數不會在一個學期內花費較多的時間專門去復習,這就給實體培訓班的設立帶來了困難。網絡的發展給培訓機構帶來了新的機遇,線上課程成為了多數機構的首選。他們通過每日知識推送吸引考生,開設直播課程、免費公開課等方式刺激考生報班消費,設立線上虛擬班級,定時開課,并安排班主任監督打卡??忌槐鼗ㄙM高昂的費用,便可得到不小的收獲。但是,機構的大力宣傳也會引發一定的沖動消費,在無人監督的情況下,缺乏自律的學生學習效率會大打折扣。
計算機考試多半是面向全社會的計算機應用能力的考試,考試參加人數多、費用適中。這與四六級的考試略有區別。參加四六級考試一定程度上靠的是語言的功底,考生可以借用高中的積累,但是計算機知識和應用不去學習就無法掌握。由于價格不高,許多學生只是花錢報名,并不認真準備,導致考試過關率較低。據統計,二級以上的過級率不到30%。另外,曠考情況也較為普遍。反復報名給考試機構帶去了更多的利潤,也為培訓機構的宣傳提供了機會。
會開車的員工可以應對一些公司臨時安排的外出、接待任務,因此用人單位在招聘時也會考慮畢業生駕駛證的考取情況,考駕照也成了半數以上大學生的目標。近年來,駕照考試不斷推出新規,科目的學習和訓練將實行打卡,學時已滿則需考試,考試不過必須重新交錢。可見,駕考的總趨勢十分明顯:拿駕照將會越來越難。對于想考駕照的學生而言,趕在下一輪新規出臺之前,抓緊時間報名考過是當務之急,這就很自然地提高了駕校的新生生源。隨著報名人數的增加、學時的縮短,報名費也可能呈現上升趨勢。
當今,從業資格認證已成為許多行業的入門門檻,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些大公司為招聘對口的人才,不滿足于通用考試的成績,而在此基礎上構建了自己的一套考試體系。比如著名的華為公司,擁有其不斷完善的華為認證體系。一些向往華為通信的學子,便會花費高額培訓、考試費用,考取證書,這確實給企業帶來了不小的收益。但是,若參考網絡上公開的題庫,有時學生不需過多準備便可通過,這可能無法給學生帶來較大的收獲。
經過調查和分析,我們認識到考證商業化已是不可扭轉的趨勢。不論是從學生個人角度還是用人單位角度,證書都是一種能力的體現,而培訓機構為學生提供高效的輔導,同時收取一定的費用,從而可以實現雙贏的局面。隨著證書考取的難度加大,考生對培訓機構的依賴程度也會提升,培訓機構逐漸占有主動權,可以獲得更高的利潤,得以不斷擴張。同時,學生也可獲得更多的資源,從而更有效地備考。但是,商業化趨勢的發展,必然導致良莠不齊、半真半假的信息存在,學生在選擇培訓機構時需要擦亮雙眼,理性選擇,保護個人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