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溫燕 本報記者 范凌志 ●陳欣
當地時間4日,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博爾頓呼吁立法,以禁止竊取美國知識產權所生產的商品及服務進入美國,并直指白宮可能禁止來自中國的任何“盜竊知識產權”的產品或服務。在外交學院國際關系研究所教授李海東看來,當中美就解決一系列問題進行磋商之時,博爾頓稱需要額外立法,有些畫蛇添足。而這種揮舞大棒的做法,只會令問題更復雜。與此同時,不少外媒注意到,4日,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人民銀行和國家知識產權局等38個部門印發《關于對知識產權(專利)領域嚴重失信主體開展聯合懲戒的合作備忘錄》。“這是中方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采取措施打擊有關違法行為的具體體現。”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5日這樣表示。
博爾頓是在美國《華爾街日報》的首席執行官理事會年會期間發出上述聲音的。他說,禁止來自中國的任何盜竊知識產權的產品或服務“不是一個關稅問題,這是一種捍衛美國知識產權的方式”,可能需要額外的立法。“美國之音”報道稱,美國財長姆努欽周一表示,特朗普總統將就包括知識產權在內的多個貿易問題與中國談判。但博爾頓強調,除關稅之外,美國應該采取其他方式敦促中國。
《華爾街日報》報道說,博爾頓發表上述言論后,市場應聲下跌。由于美中兩國未就一些基本問題達成一致,外界認為白宮將在與中國的談判中采取強硬路線,這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市場的焦慮情緒。對中國行為的擔憂不僅限于貿易領域,還包括竊取先進技術、侵犯版權以及網絡間諜。
5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李海東對博爾頓的說法表示質疑。李海東說,知識產權問題是中美之間非常關鍵的議題,本就屬于經貿領域,中美之間有相關協調機制。在他看來,博爾頓是希望通過持續向中方施壓,迫使中國作出讓步。這是他作為保守派在對外交往中一貫的強硬行事風格。但他自以為揮舞大棒就能達到目的,其實反而會讓中美之間談判解決問題的過程復雜化。李海東還強調,對于認定“盜竊知識產權”的標準,美方也應該與中方在協商后形成共識。
幾乎在博爾頓對華發出威脅的同時,《華爾街日報》5日刊登長篇報道,聲稱中國“巧取”波音公司的絕密衛星技術。該報稱,洛杉磯一家初創公司從波音訂購了一顆衛星。其創始人提起訴訟說,該公司得到來自中國一家公司的巨額資金支持,現已由其控制,而美國的相關技術法規則禁止中國獲取此類技術。對此,該公司的律師在給《華爾街日報》的書面聲明中說,訴狀中提出的煽動性指控沒有根據。
《華爾街日報》特別指出,這家公司歸中國財政部所有,最高管理層都是老資格的黨員。李海東5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這顯示出一些西方媒體對中國的理解太膚淺。在中國,即使是一些私營企業家,很多也是黨員。它們不了解深刻變化中的中國,一說黨員就聯想到政治活動。這篇報道傳遞出的信息就是,美國一些人并不是“經濟議題談經濟”,而總是“經濟議題政治解讀”或“安全化解讀”。
一些外媒注意到,打擊侵犯知識產權,中國已經在行動。新加坡亞洲新聞臺報道說,中國38個部門4日發布聯合政策,以應對一系列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中國擬在這一領域建立一個“社會信用體系”,公布全國范圍內嚴重侵犯知識產權者的名單。“美國之音”5日評論說,中國此次出臺的政策是前所未有的。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中國問題專家司各特·肯尼迪5日對美國彭博社說:“中國如果將這些措施付諸實施,潛在意義巨大。”
“中方言必行,行必果,非常認真對待我們所作的承諾”,李海東對《環球時報》記者說,這同時也說明,在解決知識產權保護問題上,中國仍是按自己的節奏來解決問題,既“以我為主”,又與中美之間發展穩定關系的大局合拍。耿爽5日表示,中美雙方關于知識產權問題的討論一直在進行,從沒有停止過。中方在這一問題上的立場和態度,美方是非常清楚的。中方也將繼續致力于在下一步磋商中,同美方共同探討妥善解決有關問題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