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南華早報》12月5日文章,原題:貿易休戰后,中國小企業推遲搬遷越南計劃中國的出口企業抓住中美貿易休戰的機會,正重新考慮把生產搬到越南的計劃。如今,搬遷越南的成本日益水漲船高。
對很多企業來說,10%的關稅雖帶來困難,還在可控范圍,但25%的關稅將無疑是致命打擊,這也是中國廠商考慮搬遷的主要原因。許多企業似乎指望中美兩國能解決分歧,明年結束貿易戰,那樣一來,關稅問題也就不復存在了。但觀察人士說即便休戰期延長,提高關稅的威脅可能仍在,或許持續數年。但許多出口企業,特別是位于珠三角和長三角制造業中心的中小企業,正利用目前的時機推遲搬遷計劃。
東部浙江省的家具出口商謝軍(音)表示,最近幾個月,在越南建廠的成本飆升,許多企業都負擔不起,“(貿易戰)休戰讓我們如釋重負。希望政府明年能結束(貿易戰)。”“有個沙發泡沫和海綿工廠主,今年初去胡志明市附近的同奈省建了個廠。僅搬遷初步階段,比如改換廠房、把自動化生產線從浙江轉移到那里,并支付補貼派中國熟練工前去,就花掉近1000萬元人民幣。成本比在浙江建同樣大小的工廠還高。”
今夏以來,許多中國工廠面臨搬遷難題,他們發現在越南有些地方,比如胡志明市、平陽省、隆安和同奈諸省,生產成本不再低了。這些地區有良好的交通設施,將工廠與深水港和機場相連。分析人士估計,今年以來,中國大陸已有約5000至6000家工廠——為香港、臺灣投資者或大陸私有投資者所有——派人赴越南考察搬遷。受此推動,越南的土地、人工和建材成本猛漲。在距胡志明市約70公里的同奈省GiangDien工業園,長期租賃工業用地價格已從去年的每平方米60至70美元上升到90美元。
Vnocean商業咨詢服務公司聯合創始人高健(音)表示,建一個廠會有各種相關成本,“如果是在靠近胡志明市那些受歡迎的工業園建個約300名員工的電子工廠,會花掉約100萬美元。一個5000平方米的廠房,就需要每月2萬美元租金,還要預付14萬美元的房租押金和首月租金。另外還有每月9萬美元工人工資。其他開支包括繳稅和進口設備及其他原材料運輸。”美國暫停對2000億美元中國產品加征關稅,為期90天。這足以讓眾多企業打消疑慮,擱置搬遷計劃。▲
(作者HeHuifeng,汪北哲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