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赴斐濟特派記者 曲翔宇

亞太經合組織(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前不久在巴布亞新幾內亞召開,《環球時報》記者不僅深入巴新,還專程到有著“太平洋上翡翠”美譽的斐濟采訪。陸地面積只有1.83萬平方公里的斐濟更具太平洋島國特色。在那里,過去有受西方影響的“澳新標準”,有慢節奏的“斐濟時間”;而現在,又多了許多“中國因素”:在首都蘇瓦,中國民企正在打造“斐濟制高點”;在北島,中國人不僅幫助修路,還幫著搶險救災;在斐濟,有人得到中國醫生的診治,有人在和中國菜農學種菜……正如斐濟總理經濟顧問約瑟夫·維拉姆所說,中國發展是太平洋島國的黃金機遇,雖然斐濟是個“袖珍國”,但中國卻在和它分享成果。
斐濟制高點,浙江民企造
在斐濟首都蘇瓦,當地人正盼著城市新地標的建成——由浙江民企萬國建筑設計院自行設計、投資、開發建設的共30層的“萬國友誼廣場”。登上施工電梯,升至第15層,短短幾十秒時間,《環球時報》記者眼前一幅嶄新的城市畫卷正緩緩展開:近處綿延的海岸線,遠處起伏的山巒,星羅棋布的民居……在去年8月的開工儀式上,時任斐濟地方政府、住房、環境、基礎設施和交通部長巴拉說:“萬國友誼廣場項目有利于提升斐濟首都的城市形象,彌補蘇瓦高檔酒店與會議設施的不足,并能創造大量就業,促進斐濟旅游業發展和經濟增長。”在浙江萬國建筑設計有限公司董事長胡小龍看來,建成后的萬國友誼廣場不僅會成為斐濟的“制高點”,還將是斐濟乃至整個南太島國中最為高端的城市綜合體。他告訴記者:“項目推進總體很順利,關鍵在于‘走進去,精準對接當地需求。”目前,蘇瓦只有兩家五星級酒店,而多個南太平洋區域合作性組織秘書處和一些國際組織駐南太地區總部均設在蘇瓦,國際會議、國際考察活動十分頻繁。斐濟還是一個旅游國家,2017年赴斐游客達84.3萬人次,創歷史新高,其中包括5萬多中國游客。
常駐斐濟的聯合國公務員奧斯納特說,萬國友誼廣場相比現有兩家高檔酒店更加安全,不在防海嘯500米紅線以內。在蘇瓦現有兩家五星級酒店的停車場入口附近,可以看到數個“海嘯預警疏散區”的提示牌。這些牌子提醒著人們,斐濟和很多南太島國一樣,位于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而且時常會遭受熱帶颶風的侵襲。這一“南太特色國情”,也決定了在斐濟投資的企業——尤其是建筑企業,必須采取最嚴格的質量標準。中企不僅高質量,而且嚴要求,如選派當地消防骨干到中國培訓、引入中國消防設備標準。斐濟總理經濟顧問約瑟夫·維拉姆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中企在斐濟實施的很多投資,意義早已遠超投資領域本身,帶動了斐濟公共服務水平的整體提升。”
北島新高速,中鐵一局修
“這條高質量的現代化公路讓北島民眾徹底告別旱季塵土飛揚、雨季泥濘濕滑的歷史。”兩年前,斐濟總理姆拜尼馬拉馬在納布瓦魯公路的竣工通車儀式上這樣感嘆。這條全長70公里的高速公路位于斐濟北島西北側,由中鐵一局斐濟公司總承包。過去路況不好,要開4個多小時才能從島的一端到另一端,公路修成后不再顛簸,全程只需1小時左右。
“我們做的,不僅僅是在斐濟修路架橋。”談起自己公司的項目,中鐵一局斐濟公司負責人王剛信手拈來:浚疏工程、住房項目、給排水管網升級項目,還有薩摩亞的舊橋升級改造項目……公司成立近十年來,在南太區域內累計中標項目28個,已竣工的23個。據介紹,公司累計雇斐濟管理人員130余人,高峰期雇斐濟勞務工2000多人。目前活躍在斐濟建筑工地的當地工人,多數都擁有在中鐵建設工作的經歷。
“中企在用心服務當地社會,而不僅是賺錢。”在該公司工作多年的當地員工馬修·塔瑪尼說,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他有困難公司都會幫助解決。2016年2月斐濟遭受史上最強颶風“溫斯頓”襲擊后,公司主動利用機械設備和專業技術優勢,參與搶險救災,義務完成斐方估算為81.3萬斐濟元(1斐濟元約合3.1元人民幣)的工程。
心血管病人,廣東醫生治
蘇瓦市中心一座玻璃幕墻的建筑頗為顯眼,這就是由廣東省援助改造的蘇瓦市政禮堂。在總建筑面積約4000平方米的市政禮堂內,融合著斐濟靈巧的編織工藝元素和廣東嶺南建筑文化元素。斐濟地方政府、住房、環境、基礎設施和交通部長帕爾文·庫馬爾說:“感謝中國,蘇瓦市政禮堂是斐濟與廣東省友誼的一個里程碑。”
斐濟人還得到來自中國的醫療幫助。斐濟人口約90萬,但醫生只有830名。斐濟心血管病人發病率高、發病年齡早、就醫時間晚。由于缺乏心臟介入治療的人才和設備,患有冠心病的斐濟民眾通常只能前往新西蘭或澳大利亞做手術,不僅價格昂貴,而且很難恢復到原來的健康水平。從2007年開始,廣東省多次派出團組出訪斐濟,送醫上島,大大緩解當地衛生機構的壓力。今年8月底至11月中旬,在中國醫師協會和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的共同支持下,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冠心病介入診療培訓基地中心主任杜志民帶隊到斐濟工作。在近3個月里,他們診治上千名患者,為200多位患者實施手術,舉行十多場學術講座。
40歲的斐濟橄欖球運動員塞米,過去一年感到體力明顯下降。杜志民診斷發現,他的心臟左心室前壁運動減弱,前降支近段慢性完全閉塞。“當時我想,這恐怕得開刀了。”對塞米來說,這意味著無法重返賽場。在杜志民的建議下,塞米嘗試用介入的辦法把前降支開通,冠心病癥狀得到大大緩解,術后又可以去打球了。斐濟大學副校長那仁加·瑞迪很感謝中國的無私幫助,他說:“中國醫生讓斐濟冠心病患者重燃希望。中國還為我們援建納烏瓦這樣的頂級醫院,通過定期派遣優秀醫學教授、資助斐濟學生赴華留學,中國醫生為斐濟培養了大批醫療人才。”
“澳新標準”,中國人認真學
隨著中國在南太地區影響力的日益增強,一些西方媒體近年不斷炒作西方國家和中國在當地展開地緣戰略競爭的問題。《環球時報》記者在斐濟和巴新采訪的感受是,大而化之地談中西戰略對撞,將所有問題狹隘地歸結為地緣政治,是有失偏頗的,這里面還有很多歷史因素。首先,南太各島國國情有別,即使同為英聯邦國家的斐濟和巴新,也很難一概而論。一到斐濟楠迪國際機場,在海關記者就看到廣告牌上醒目地寫著:“英聯邦獎學金申請即將截止,請抓緊時間”。當地朋友說,英國、美國、澳大利亞等國長期以來較為重視對斐濟的教育援助,每年都會提供數十個獎學金名額。而在巴新,一名國會議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不滿地說,巴新1975年獨立之前,沒有一所大學,基礎教育狀況十分糟糕,因為澳大利亞殖民者采取種族隔離的族群政策,全面剝奪與限制當地人的合法權利。他本人也是費了很多周折,才在澳大利亞攻讀了法學學位。
其次,在一些專業領域,南太島國認可的“澳新標準”有值得中國人學習之處。“澳新標準”是出現在南太島國承攬工程的中國企業負責人口中的高頻詞,這是澳大利亞、新西蘭一系列建筑施工規范的簡稱。中鐵一局斐濟公司及中鐵建巴新項目負責人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都表示,“澳新標準”確實在建筑物外立面及地面平整程度、材料使用等方面有著事無巨細的嚴格要求,他們曾在初期抱著不賺錢的心態,接過一兩個中小型項目,單純學習這一標準。據中鐵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國際事業部副總經理周文江介紹,外方監理人員最初不信任性價比更高的中國產建筑材料,在中方團隊找多家專業檢測機構出具檢測報告后才順利過關。周文江感慨說:“開始是有點不順利,覺得對方在有意刁難,但在完成前期項目,與外方建立信任關系后,我的想法開始發生改變,我們團隊對工程質量的精益求精為我們在當地贏得口碑,工程訂單紛至沓來,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雙贏。”
此外,去過斐濟的人大多聽當地人說過“嘗試著適應我們的慢節奏吧”“It'sFijitime(這是斐濟時間)”。對講究高效率的中國人來說,需要有一段適應和磨合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