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曌 潘玉慧
摘 要:文章首先闡述了公共教育資源的內涵。其次,通過借助前人的文獻和實地調查分析了太原市尖草坪區教育資源配置過程中的問題。最后,從國家、政府和學校三方面提出了關于優化配置太原市尖草坪區公共教育資源的對策,希望通過各方面的努力使該地區公共教育資源得到合理的配置,讓所有的學生能夠享受公平的教育最終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進步。
關鍵詞:太原市;公共教育資源;問題;對策
一、公共教育資源的內涵
公共教育資源主要是指國家或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門履行教育行政管理職責和提供公共服務,公辦學校依法行使辦學自主權時形成和派生的資源。包括:實驗用品用具、學生學習用品、校服等物資采購以及校方責任保險等教育資源。
二、太原市尖草坪區教育資源配置過程中的問題
(一)政府部門重視不夠
太原市尖草坪區推動公共教育資源配置工作進程迂緩,再加上重視不夠,所以資源配合基本上處于自發狀態。市縣區政府及相關部門并未下意識去制定加強地區間公共服務均等化的策略及采取措施。最為關鍵的事沒有相應的問責制去督促均等化工作進程的速度和工作成效,無法引起政府及責任部門的重視,繼而導致教育資源配置不科學。
(二)公共教育資源的供需矛盾突出
當今社會,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隨之增加的是對基本公共服務的需求也就是對教育資源的需求。各項公共教育資源的均等化程度在不斷發生變化,但均等化程度提高的公共服務項目少,且提高的程度不大,最終導致人們對公共教育資源的需求遠遠大于提供的公共教育資源,這種結構問題導致供需矛盾加劇。
(三)學校經費管理效益低下
經費管理效益低下是太原市尖草坪區各大中小學所普遍存在的問題,校領導往往為了應對上級檢查或者出于業績的需要,將大量學校經費用在學校校舍,學校周圍環境的建設,造成了許多浪費現象,這種嚴重影響公共資源配置的因素應引起政府過多的重視,爭取早日解決。
三、太原市尖草坪區教育資源配置問題解決對策
(一)國家應加強宏觀調控,加大財政投入
1.加大對各地區義務教育的投入比例
公共教育的主要內容是基礎教育,其雖是公益性的但公共效益較大,但它卻是我國公共教育體系的較為薄弱的環節。中央和各級政府應增加對義務教育的財政投入比例,在這其中,各級政府尤其要加強農村及邊遠地區的義務教育的財政支持力度,確保這些邊遠地區的義務教育能夠得到最基本的保障,保證教育的正常進行。
2.結合實際情況,對教育事業做出不同程度的調整
我國地域遼闊,所以造成差異較大,表現為東部和中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等各方面條件差距較大,這就使得公共教育的發展也出現了不均衡。國家很是關注邊遠農村的教育問題。對于我國中西部的教育,各專家學者認為不能單一的傳輸理論知識,要豐富教育目標和樣式從而適應不同層次的學生需要,使學生們在社會中有一技之長。
(二)學校應加強對教師、經費等資源的管理
1.完善學校的用人機制,合理配置使用人力資源
學校是公共教育的輸出窗口,在促進教育資源合理配置中起著直接性的作用。完善學校用人機制有如下幾點:第一,要優化教師隊伍的結構。學校要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打造一批高質量的師資隊伍。第二,學校要精簡行政部門。另外要加強對學校的行政管理人員的培訓,提高其基本的政治素質和業務水平。
2.加強學校物質資源和教育經費的管理
近年來,社會對教育重要性的認識越來越深刻,所以政府財政部門對教育的投入也越來越大,那么學校對物資的管理就顯得尤為重要。第一,學校要正確認識各部門配置的物質資源,力求在建設和改革中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資源最終獲得最好的辦學效果。第二,學校要建立健全資產管理機構。學校是機構較龐大的公共教育組織,應當在物質資源使用過程中盡量避免資產閑置或浪費現象。
(三)政府應加快職能的轉變,促進財政的轉型
1.轉變政府的職能,改革教育領域的行政化體制
對于政府來說加強政府公共服務的職能很重要,要逐步提高公共教育資源的供給能力和提高教育公共服務的水平。現階段在轉型社會和市場經濟環境下政府應去探索新型的公共教育治理結構,從而使公共教育決策達到民主化、科學化。
2.促進公共財政的轉型,達致政府作用與市場機制之間的平衡
政府在何時都應是公共教育經費的投入主體,國家財政部門的撥款是公共教育經費來源的主要渠道。這其中的均等化主要體現在政府的財政性的經費支出中要規范政府的責任,切實分擔公共教育經費的負擔,不斷增加政府財政性教育經費的總量,進而不斷提供公平的教育公共服務。政府應該做好市場經濟中市場規則的創制者和保證市場有效運轉運行的服務者。
參考文獻
[1] 李艷.關于推進克州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財政政策思考[J].現代經濟信息,2014(19):43-44.
[2] 黃露.湖南省基本公共服務的城鄉差異及其均等化路徑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5:78-80.
作者簡介:李曌(1994- ),男,漢族,山西太原人,云南民族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2016級研究生,政治學理論專業;潘玉慧(1994- ),女,漢族,黑龍江蘿北縣人,云南民族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2016級研究生,行政管理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