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表象訓練法能有利于學生通過心理訓練,使運動與大腦思維活動有機結合,能改進和提高技術動作,加快學生對技術動作的熟練掌握,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如今表象訓練法被當代一些運動心理學家視為心理技能訓練的核心。
關鍵詞:表象訓練;羽毛球;技術和意識
表象訓練法是指在暗示語的指導下,在頭腦中反復想象某種運動動作或運動情景,從而提高運動技能和情緒控制能力的方法,它充分注意到了表象對技能形成的能動作用,充分發揮心理對技能的調節和支配作用,因而是促進技能形成行之有效的訓練方法。表象訓練一般多是在技能初步形成階段加入訓練,練習中學習者要把肌肉運動內化為頭腦內部的表象運動,學習者不是通過外顯的肌肉動作來進行練習而是通過對頭腦內的表象操作來進行練習。這就像智力技能形成中將內在的智力技能實踐模型外化,以便觀察和理解一樣,表象訓練中的內化是為了學習者在排除強烈的肢體動作對注意吸引的情況下,熟練操作細節,理解運動的邏輯結構和感知覺特點,增強動作與意識之間的聯系,使意識對動作的調節更加自覺更加具有目的性,從而達到合理分配注意的目的。
作為體育教學中進行心理訓練的重要組成部分。表象訓練可以保持和加強動作表象,使中樞神經間的聯系更加靈活。與傳統教學中的身體訓練和技術訓練結合,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思維,提高個人主觀能動性,加速動作技能的掌握與提高,可進一步提高體育教學的效果,保障教學任務的完成。表象訓練在體育教學中沒有特殊要求,不受場地、時間、器材的限制,有利于實際操作,從而使表象訓練在體育教學中便于推廣運用。
羽毛球教學是體育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普通高等院校教學的主要內容,在羽毛球普修課教學大綱中,主要目的教學目標是要求熟練掌握、運用羽毛球基本技術和基本戰術。對于學生的學習過程來說,羽毛球技術教學是使他們認識技術、掌握技術和運用技術的過程,其過程實質上包括認知過程,思維過程和技術應用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在保證完成教學認識的同時,還要使學生的認知能力,思維能力和應用能力得到提高。
對于心理訓練來說,個體表象的能力是至關重要的。研究發現,有的被試不能夠構成表象的畫面,被試在表象過程中會發生障礙,如表象過程不連貫或不斷重復某一個情景,甚至有一些無關的內容進入表象。表象能力可以通過練習來提高,并且更強的表象能力會對成績產生更多的積極作用。認知水平是學生學習運動技術技能的基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主要接受的是視覺信息和聽覺信息,傳遞的是視覺符號和聽覺符號。學生在認知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對視覺和聽覺符號感性認知,經過表象演練,最后形成對認知對象的認知。由于羽毛球教學自身的特點,認知對象借助人體運動等感性的視覺符號通過表象訓練可以在人的頭腦中顯現出來的,這種顯現出來的影響刺激了人體神經系統,在大腦皮層留下重復記憶。因此,通過表象訓練可以強化學生對羽毛球技術的認知過程,提高認知能力。
“表象訓練法”中所有練習采用不同形式的表象演練內容教學,學生不僅運用羽毛球技術的能力得到提高,而且對學生表象能力的提高,認知水平的提高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特別是培養學生好奇與興趣方面更具特色。這符合當今高校培養綜合素質人才的教育觀念?!氨硐笥柧毞ā卑延鹈蚣寄軐W習與表象練習有機地融為一體,既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有明確的學習目的,有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這符合普通高等院校大學生學習的心理特征。利用表象訓練進行羽毛球技術教學,不僅有利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認知活動,提高認知水平;同時強化了學生的實踐過程,使整個羽毛球技術教學變成認知能力和實踐能力的統一體,從根本上避免了教育中認知和實踐斷裂和脫節的現象。為學生深入理解羽毛球技術以及課外從事羽毛球運動奠定了基礎。將表象訓練應用與普通高等院校羽毛球普修課技術教學中,能夠顯著的提高教學效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各種表象訓練傳遞教學信息,控制整個教學過程,順利完成教學大綱所規定的教學任務和內容。
在體育教學改革不斷深入的大背景下,體育術科教學尚處于不斷發展完善階段。將各種教育教學手段、方法引入并進一步深化到體育教學中,對于體育術科教學改革會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利用表象訓練進行羽毛球技術教學能夠充分的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同時提高學生認知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整體水平。任何教學的目的都是在傳授給學生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從認知過程到某種能力的獲得,是需要思維的不斷提高才能實現的。在學生從感性認知到理性認知,再到感性認知的過程中,使學生的思維不斷的提高,并且形成良好的遷移,較快的獲得羽毛球實踐能力,完成教學目標。通過利用表象訓練在羽毛球技術教學中,將表象理論引入羽毛球技術教學中,這需要我們體育工作者進行不斷的深入探討和研究。因此,建議廣大的體育教師在進行其他體育術科教學過程中,重視表象訓練在學生認知過程中的能動作用,利用表象訓練提高體育術科教學質量,強化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培養合格的體育人才。
參考文獻
[1] 張博,詹麗來,喻晶.羽毛球前沿教程[M].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
[2] 龍春生.運動訓練學[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 2011.
[3] 高虹,顧翠香.心理訓練效能引起的思考[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2(02).
[4] 丁學琴.運動心理訓練與評價[M].北京:文津出版社, 1997.
[5] 張力為,任未多.體育運動心理學研究發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6] 季瀏.當代運動心理[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 1994.
[7] 彭聘齡.普通心理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5.
[8] 黃希庭.心理學導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作者簡介:霍天嬌(1989- ),女,大連市普蘭店區第三十八中學,研究方向:體育與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