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雪菲
摘要:大數據時代的發展必定會為經管類人才的培養帶來深遠的影響。國內的信息技術的發展導致目前國內大學的經管類教學無法與其相適應,產生很大的差距。因此經管類的人才培養應該借助大數據的技術和平臺來完善自身的內容。本文主要描寫了大數據時代下對經管人才的培養思路以及模式探討,希望借此給我國的高校啟示。
關鍵詞:大數據 經管類 人才 培養模式
大數據時代的背景下,經濟管理的信息化給當前以及未來的經管類從業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適應人才強國的戰略,增加經管類人才的培養,各高校應該主動應對、轉變思想、加強合作,加大大數據時代中的經管類人才的培育力度,我國經管信息化的發展儲備戰略型人才。
一、大數據時代經管類高端應用型人才培養思路
當前,我國在經管領域的人才隊伍建設已經不能滿足信息化經濟的發展形勢,所以急需培養集信息技術、金融業務以及管理于一身的復合型人才。在大數據時代的今天,對高端經管類人才的培養是具有前瞻性的策略,體現了大數據在實際教學中的重要性。在對人才培養機制進行改革時應該遵循“能力、知識與素質”三者的有機結合,打造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的高端經管類應用型人才。
(一)將大數據與理論知識相結合
應該從大數據的角度審視當前的教育方式,并進行修訂,建立起與大數據時代相適應的經濟管理類教學方案。我國現有的教學方案大多是以機械時代為背景制定的,這就使得這些方案與大數據時代嚴重脫節。所以經管類的專業應該重新審視和修訂自己的人才培養方案,以大數據時代為背景,在現有的課程技術上進行改造,建立適應當前時代發展的經管類人才理論知識體系,目的是為了培養具有大數據視野和思維的經管類人才。
(二)開展國際化教學實踐
在大數據的基礎上開展國際化實踐教學,從而建立符合當前大數據時代要求的經濟管理人才實踐體系。在大數據時代的幫助下,各大高校可以從更多信息資料中提取自己需要的更新、更多、更好的教學素材,同時諸多的新興計算機技術給國際化教學實踐平臺的搭建提供了諸多的技術支持。經管類學院與國外的高校接觸,參與到國際化的實踐教學平臺中,實現了與國外同步的教學模擬以及數字仿真模型。
(三)創新教學方法
在大數據時代的背景下,建立和優化各高校的課程資源,從而創新出適合當今大數據時代的教學方式。在大數據時代的影響下,教學方式不僅僅是拘泥于課堂,能夠通過大數據來實現資源的共享進而優化資源配置。經管專業應該探尋先進的教學方式,通過MOOC、微課等方式來實現教學,這種借助大數據平臺來彌補教學上的不足的創新教學方式是適應當前社會的。
(四)完善實驗室資源
通過大數據對實驗室資源進行整合并完善,創建一個適合大多數人的經濟管理實驗室。經管實驗室為培養應用型經管類人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順應大數據的基礎上,能夠使系統接收來自世界各地的經濟及管理數據,從而為經管類實驗室提供理論依據,使整個實驗過程更加的立體生動,與實際相結合。
二、大數據時代經管類人才培養模式
(一)課程體系創新
根據大數據背景下的經管類業務的創新以及人才需求的特點,應該率先對高校的人才進行大數據視野、大數據實踐能力以及大數據思維等方面的培養,進行課程的進一步創新,創建“1+1+X”的課程體系。第一個“1”是專業課理論,也就是以經濟管理為主的專業課系統理論;第二個“1”表示以專業課為基礎的社會實踐體系,主要包括實訓課程模塊、實驗課程模塊以及實踐模塊,旨在突出課程的實踐性;“X”則本應該有的素質教育的內容,進行必修與選修的劃分,使他們能夠多方面發展。
(二)教學方法的改進
教學方法的改進是提高人才培養效率必不可少的部分。首先我們應該建立以大數據為主的數據庫,豐富教學資源;其次,將傳統的教學融入到以大數據為平臺的網絡課程中,將傳統授課模式中的小組合作方式融入到網上小組模式中去,使我們能夠隨時隨地進行學習討論;最后,通過對數據的分析和統計對每個我們進行有針對性的督促,分析我們的學習習慣,從而對其學習效果進行綜合性的評價。
(三)教學資源的優化
首先,我們應該通過大數據的平臺對網上存在的各種數據進行篩選分析,通過數據的提取技術,選擇最新的有用信息及時的對現有的經管類課程進行更新,使教學能夠更加的前沿和有針對性;其次,利用大數據平臺對現有的資料進行有效的整合,從而建造一個完整的仿真模擬實驗平臺,充分的對實驗的資料進行利用;最后,使用經管類教學的APP,將優秀的教學資源進行數據上傳,從而建立教學數據庫,給教學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務。
(四)實踐教學強化
因為大數據的要求越來越嚴格,這就使得經管類的教學應該更加注重實踐。第一,我們可以借助大數據平臺,通過數據分析第一時間追蹤國際的經濟市場,從而得到一手的數據資源,以此作為主要的教學資料。因為最新的數據能夠更加準確的分析出國際上的經濟形勢,這正是教學實踐過程中所需要的。第二,利用大數據技術建立順應時代發展的經管類人才實踐能力體系。我們可以通過大數據實現與國際的接軌,與國外的高校進行聯合,共同培育人才。
(五)師資隊伍建設
在大數據時代,高校的教師如果只是具備數字化教學能力,是不能更好的完成教學工作的。他們應該順應大數據的要求,提高自身對數據的分析能力,從而滿足日后的教學需求。首先應該對現有的師資力量進行培訓,可以采用聘請專家授課、購買相關軟件等方式對現有的教師進行培訓;其次可以對專業的人才進行引進,當然這種專業人才必須同時具備經濟知識、管理知識、網絡技術應用以及數據庫應用技能。使師資力量不斷的優化,為大數據時代輸出更多的人才。
三、結語
要想使經濟管理順應大時代的要求,就必須加強人才隊伍的建設能力,探索對經管類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新出路。一是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具有前瞻性,能夠敏銳的察覺到最新的動態資料;二是轉變教學思路,充分的利用大數據時代的要求,借助大數據完成教學資料的更新,以及教學方式的轉變;三是注重實踐與理論的結合,使用大數據較強實驗室的建設,同時與國外的相關學校建立聯系,獲得更多可靠的實驗資料。總之,希望通過這些方式為我國的經管類高端應用型人才的培育提供思路。
參考文獻:
[1]葉山嶺.對構建普通高校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幾點思考[J].中國高等教育,2010,(08):55.
[2]李東榮.大數據時代的金融人才培養[J].中國金融,2013,(24):9-10.
(作者單位: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