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響平
摘 要:智能制造業的英語翻譯屬于科技英語翻譯下屬的一個小類別,在進行翻譯的時候必須要保證字詞句準確表達出原文的含義。從專業的針對性翻譯角度上來看,相關聯智能制造翻譯工作專業人員都要遵守基于科技英語自身特點的基本原則,同時還要根據當前翻譯的目的進行針對性的處理。
關鍵詞:智能制造業;詞匯;句法特征;語篇翻譯
無論是從單詞、語法還是整篇語段的結構和意境,英語和漢語都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語言。翻譯從最根本的目的上來講,是基于文化沖突和融合的信息傳播過程。所謂的科技英語就是對科技信息的本質跨文化傳播構建。本文主要從詞匯、句型以及對應的段落翻譯角度分析一下智能制造業英語的翻譯結構以及特征。
1智能制造業英語的詞匯特征
一般說來,跟智能制造業相關的詞匯可以被歸類成如下的種類:單詞性詞匯、單詞合成型詞匯以及短語結構下的詞匯。同時這三類單詞還有另外的一種劃分,也就是普通類型的詞匯、半專業性質的詞匯以及專業性質詞匯。這些詞匯跟我們日常用語有著十分巨大的差異。很多時候,即使是一個很簡單的意思,對應漢語的用詞也會產生很大的區別。
比如:當正文出現“根據”的時候,我們一般常規翻譯方式就是according to,但是智能制造英語的翻譯就會成為in accordance with這種更加復雜的結構。同時,根據翻譯場合的不同,在進行針對性的翻譯的時候,我們往往還會繼續采用更多的不同翻譯方式,比如pursuant to或者是in the light of等等更加高級的詞匯來保持正文行文的嚴肅性。再比如,“為了”在日常用語中使用的最簡單方式就是in order to,但是在智能制造業英語的書面用語中,往往就會采用with a view to這樣非常正式的用詞。
以上的例子僅僅是英語中的關聯詞組或者說虛詞詞組。但僅僅是這一點,我們就可以直接看出來日常英語和科技英語,尤其是智能制造業英語詞匯間的巨大不同。在英漢互譯的情景之下,對于這些詞語的處理和運用就體現了翻譯者本身對于這種行業英語的熟練程度。
再比如智能工業化制造常用的儀表:氣壓溫度記錄器。這個單詞的拼寫是barothermograph,而這一個單詞就是用三個部分構成的:
Barothermograph=baro(氣壓)+thermo(溫度)+graph(儀器,儀表)
這種單詞往往利用希臘語或者是拉丁語作為詞根詞綴組成復合詞語來體現詞語的專業性和精準含義。再比如:線性回波波形模式構建LEWP=line echo wave pattern,這種單詞利用的是主要詞語的首字母縮寫構成新詞,不但經濟簡潔,對于惜字如金、含義精準嚴格的智能制造英語來說也是一種非常普遍的用法。
2智能制造業英語的句法和語篇翻譯特征
一般來說,智能制造行業英語是對已經出現過或者發生過的事物進行更加嚴格和準確的描述,對其主要的內部規律以及應用進行分析。所以在進行對應的英文表述時需要我們更加準確和客觀地對其內容進行描述。這就直接造成了這類英語句子的信息量極大。
比如:Recently it has been shown that many other methods can make more accurate prediction the state of the production line than by production forecasts in traditional ways.
最近人們發現,另外一些方法——相比較傳統的生產預測方式——可以給生產線進行更加精準的預測。
在這個句子里面,than by production forecasts其實是than what can be accomplished by production forecasts的縮寫。因為這句話本身的信息量很大,為了保證句子本身的簡潔性,對于比較狀語的部分進行了縮略。同時這種省略還使得這個句子的結構突出,對于重要信息的傳遞起到了輔助作用。但是在進行翻譯的時候,這些部分必須要進行補充。
除了以上這些點,在進行英漢互譯的時候還需要考慮到漢語和英語之間的信息量差距。英語的句式偏向于“頭重腳輕”,也就是先把句子的核心關鍵詞放到整個句子的最前端,補充部分通過定語或者狀語,或者含有類似結構的修飾成分進行后綴的補充。但是漢語在這方面并沒有特別的關注,因為漢語的習慣是通過多重具有獨立結構的分句進行布置。
比如下面這句話:散熱器是需要分成三層進行布置的:前面是中空冷卻器,中間是液壓油散和冷水散熱器進行聯合,后面則是液壓馬達驅動之下的風扇。
譯文為:the radiator group consists of an inter-cooler followed by hydraulic oil and water radiator which are connected in parallel with hydraulic motor drive fan at the end.
漢語使用了四個獨立分句進行描述,但是英語則通過一個by把所有分句進行并列連接組成了一個超長的狀語。
3結論
最近這些年,智能制造業已經成為當前我們國家國民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契機,為中國經濟的騰飛起著非常巨大的作用。隨著當前我們國家的智能機械制造的不斷發展和推進,相關的國外信息也呈現出不斷增多的態勢,因此在這方面需要大量的專業性的翻譯人才。很長時間以來,我們國家各方學者對于科技,尤其是智能制造翻譯的標準一直爭論不休。很多針對相關文獻進行翻譯的科學工作者對于相關英語的多角度多模態翻譯嘗試從來沒有停止過。到了智能制造時代的英語文獻翻譯更是如此。本文從詞匯、句型以及語篇翻譯三個角度進行針對性的探討,希望本文可以拋磚引玉,給同行一些啟迪。
參考文獻
[1]李瑩瑩.工業4.0時代汽車英語教學分析及改革[J].時代農機,2016(01).
[2]羅燕秋.魯棒性運動學標定算法在工業機器人中的應用,翻譯實踐報告[D].西南交通大學,2017.
[3]王婭妮.淺析功能對等理論在科技英語翻譯中的應用[J].海外英語,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