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琴
摘 要:語文是一門促進各科學習的基礎性學科。特別是對于小學低年級學生來說,識字是他們起步的主要階段,因此打下堅實的基礎至關重要。本文主要是針對小學語文低年級漢字的重要性,對其教學方法進行了詳細的研究與分析。
關鍵詞:漢字教學;故事化;階段性
漢語有漢字組成,因此學習語文的基礎就是學習漢字。小學階段學生能認識的文字不多,根據學習的要求小學生需要積累3500多個字詞,其中2500字需要會寫。這樣的教學任務對于老師和學生來負擔都是非常重大,想要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就需要找到較好的教學方式。豐富漢字教學內容,培養學生識字能力和興趣。
一、目前小學低年級語文漢字教學的不足
目前,我國小學語文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主要體現為漢字識讀方面,在低齡兒童漢字教學方面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但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具體為:首先,小學生學習拼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關鍵,有的地方學校為了迎合家長和制造學校的特色,重視英語教學,輕視語文拼音教學。學生在學習漢語拼音的同時學習英語字母,小學生在面對重復的復雜的拼音和英文字母時容易混淆,而學校對英語教學又格外重視,致使有的小學生漢語拼音學的不扎實,影響到了后面的漢字學習。其次,學生的學前教育參差不齊,接受程度存在差異,而小學低年級階段的學生因為學前教育的不足,加上學校教學進度快,造成有的學生漢字認知接受較好,有的學生接受程度不足,甚至產生了厭學心理。再次,低年級的語文教師在教材的運用上缺少深入的研究和推敲,缺乏詞字的深入講解,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每個漢字的組成都有其特殊的背景和意義,有的教師在講解漢字時注重組詞,缺乏對漢字來源的講解,低年級的學生對生字認識,但不知其意義何在,記憶不深,容易在后面的學習中出現反生和混淆等現象。
二、低年級漢字教學的策略和要點
(一)低年級漢字教學應采取階段性重點的教學方法
小學低年級的漢字教學在各個教學階段的重點是不同的,每個階段教師都要突出每個階段的重點教育。如在通過幾周的拼音教學后,有的學生認為自身已經能夠通過拼音認識漢字了,就會產生輕視漢字的心理。在讀書上熱情高漲,而面對漢字書寫卻錯誤百出。這時語文教師應當加強對學生的漢字書寫規范教育,每一筆畫的起筆落筆,字體的結構性書寫注意的事項,甚至是學生的握筆姿勢以及坐姿都要進行規范,具體方法可以分別設立書寫規范獎,采取展覽作業等獎勵的辦法,可以讓學生知道正確的模仿方向,對于書寫姿勢等不規范的學生要耐心的給予解釋為什么要規范性的寫字,指導其改正。
(二)小學語文漢字教學要遵循學生的心智規律
低年級的小學生因為入學時間不長和年齡的原因,在課堂上的注意力集中時間只有二十分鐘,所以教師在制定教學計劃時要充分考慮到這一點。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生活潑好動的年齡特性,制定一些學生參與的教學方法。如采取分組比賽的方法,將學生分組進行寫字比賽、讀書比賽、認生字比賽,通過比賽將學生的注意力時間掌握起來,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開展多媒體教學,將課文中所要表現的美好意境,完美而生動的展現在學生的面前,有效地多樣的教學方法將大大提高學生的有效學習時間。同時將學生的愛玩天性和學習有機的結合起來,幫助學生順利的轉變由幼兒園學生到小學生的轉變。
(三)將漢字教學故事化,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漢字文化源遠流長,中華文化更是博大精深,每個漢字都有自己的故事和來歷,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將漢字漢詞的故事運用其中。小學生在學習復雜漢字時有的會產生畏難情緒,其實形象的漢字來源及精彩的故事是學生理解漢字,喜歡漢字的興趣來源。低年級小學生自我查找資料的可能不大,只有通過教師查找資料在授課時進行故事的穿插,學生對文字的每一筆以及文字結構的理解都會產生新的認識,對中華文化產生敬仰,隨之產生了解漢字、學習漢字的濃厚興趣,這對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將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綜上所述,小學低年級的漢字教學還存在著不少問題,這需要教師根據學生的年齡結構,以及學習基礎和思想動態,耐心的對待學生的每一個問題,做好入學學生差異性教學的工作,幫助學生適應語文教學的節奏,同時教師充分的備課以及吸引學生學習的教學方法,可以讓教師充分的利用課堂的每一分鐘,精彩的教學還可以循序漸進的逐步引導學生走上喜歡漢字漢文化,對漢字產生濃厚的興趣,最終達到學生自我學習漢字的目的。
(四)建立良好的語言學習環境
學生在學習生字的過程中,要先把生字方如特定的語言環境中,結合生活情景,使學生對生詞有一個大致的理解。在教學中老師也可以充分的利用課文本身設定的情景,讓每個學生有直觀的體驗和感受,讓每個學生在識字的過程中得到理解、體會。模擬語言學習環境,在不熟悉的環境中能很好的加強寫生的直接感受,加深對漢字的認識,培養學生對運用文字表達事物的能力。通過建立語言學習環境,為學生提供多變的生活環境。為學生開拓廣闊的識字空間,鼓勵學生在生活環境中去識字,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以及文字體會能力。
例如:可以通過故事情境來識字,在小學課本中有一篇關于《小蝌蚪找媽媽》的課文,這樣的小故事能提高學生的注意力,也能接受情境的想象。通過提問引起學生的討論、發言,提出學生是否知道“游泳”這兩個字要怎么寫。最后在講解字詞的結構和書寫方式,通過這樣的情景演示能加強學生的認識力和加深記憶力。
小學語文漢字教程中,如果教師能夠積極的幫學生找到學識漢字的樂趣,讓漢字變得生動起來,得到學生的認可。那么學習漢字會受到低年級學生的歡迎,也能改變對漢字枯燥、繁瑣的認識,讓低年級學生真正感受到學習漢字的好處和意義。
參考文獻
[1]張祝蓮.走進“三語境”有效識漢字——低年級識字教學有效教學范式的探究與實踐[J].華夏教師,2016(10).
[2]張迎迎.立足語文課堂,有效提高低年級學生漢字書寫水平[J].現代商貿工業,20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