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敏
現在流行這樣的一句話: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復印件。古往今來,人們深刻地明白父母的教育對孩子的成長有著根源性和長遠性的影響。而家庭教育起到主導作用的就是父母的言行舉止,這比每天苦口婆心的諄諄教導更有說服力和滲透力。
一、貼心的陪伴千金難換
我有一個朋友,夫妻兩人共同經營一家公司,經過幾年的努力打拼,生意做得是越來越紅火。他們的兒子今年6歲了,從2歲開始這孩子便長期交給外公外婆教養,夫妻倆怕老人家的傳統教育模式跟不上時代的步伐,于是干脆請了一個家庭教師以住家形式對孩子進行輔導和教育。最近一次我和夫妻二人聚餐,他們的兒子也來了,斯斯文文,對人特別有禮貌。中途出現了一個小插曲,孩子喝著果汁,喝了幾口準備把果汁杯放回桌上,可能是座位離桌子的距離比小家伙的胳膊長一些,孩子也是隨手一放,杯子“哐當”一聲跌落在地,四濺的果汁讓坐在他身邊的母親的小腿上的絲襪開滿了“小碎花”。孩子的母親也沒有很大的反應,只是急忙拿著餐紙吸干襪子表面的水珠,可這個孩子當場就哇哇大哭,一邊哭一邊說著:“我真沒用,連個杯子都拿不穩,把媽媽的襪子都弄臟了,我是個沒用的兒子,所以爸爸媽媽不管我。”當時的情景尷尬極了。這本是一件小事,甚至談不上犯錯,可卻讓一個6歲的孩子徹底地否定了自己。父母長期工作在外讓孩子誤以為是對自己的拋棄,一個失手的落杯讓他誤以為自己的無能。可是這樣荒唐的誤會難道不是父母缺少貼心的陪伴和教育造成的嗎?
我想提醒所有的父母,賺錢謀生固然重要,可是對于孩子的陪伴和教育是千金難買的,孩子的成長期是有限的,一旦錯過便永遠也無法彌補。
二、莫給孩子累加負能量的記憶
孩子的心最初只是一張白紙,他們的生活簡單而純粹。他們對于我們生活的這個社會的了解大部分是來自于父母的言論。比如每天一家人坐在餐桌上吃飯,夫妻兩個互相訴苦,“我部門的主管太有心機了,辛苦的活兒都是我們來做,功勞就他一人領著,真好意思!”另一個則說:“我那領導也不是省油的燈,每次加班他最早離開單位,總有各種理由。這樣的領導怎么服眾!”如果我們總是在孩子面前抱怨對社會的不滿,對工作的不滿,長期下來,孩子會對成長失去了期待,懼怕參加工作,將來走上工作崗位,專挑領導的刺,不服從領導安排,就算您的孩子很有才干,你認為他會被重用提拔嗎?您希望您的孩子懷才不遇嗎?
所以把餐桌當做給予孩子正能量的教育陣地,多給孩子分享一些積極向上的新鮮事,這樣我們的孩子也會是一個充滿正能量的人。
三、父母的婚姻模式直接影響孩子的未來
近十年來,中國的離婚率直線升高。單親家庭的成長環境的弊端不必在此贅述,我一個警察朋友,在他抓獲的未成年的犯罪嫌疑人中很大一部分是來自單親家庭,直接導致孩子犯罪的原因就是缺乏家庭監管。
當然還有一部分夫妻,雖然還保全著完整家庭,但是一天一小吵,兩天一大吵,家無寧日,這對孩子的成長又是一大傷害。有的家長在孩子面前大吵大鬧,惡語相向,然后就是長時間冷戰,沒有道歉沒有檢討,從此兩人漸行漸遠。幼小的孩子從這些經歷中讀到的是:婚姻太可怕了,男人和女人就像敵人一樣相處,婚姻一點兒也不值得期待,所以有了今天的婚姻恐懼癥一族和不婚一族。因為在他們的成長記憶中,沒有留下父母相親相愛的畫面,而這樣的畫面可以幫助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學會自立自強,勇于面對困難,敢于擔起責任。
所以來自家庭的教育十分重要,為人父母,讓自己美好,讓家庭美好,讓我們的孩子有一個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