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祥鵬
(湖南汽車工程職業學院,湖南 株洲 412001)
目前,高職院校專業建設主要還存在以下突出問題:一是學生職業素養和專業技能離行業和企業所要求的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二是教師的“雙師”素質有待加強,教師的職業教育課程開發能力不夠;三是學校的實訓設備設施難以與行業技術水平同步;四是頂崗實習的監控與管理有待進一步完善。要解決這些問題,必須積極主動地與企業深度合作,共同推進專業建設。
1.制定適應區域發展的專業建設目標。緊貼汽車行業和區域經濟需求,與地方支柱產業直接對接,結合本專業目前在教學資源方面的優勢,逐步形成“需求拉動專業發展、專業發展帶動與企業的深度合作、通過深度合作提高對學生培養的效率與效果”的運行機制。創造多種校企合作形式,拓寬校企合作的渠道,面向行業,面向市場,構建“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就業、合作發展”的緊密型校企合作機制,實現校企人才共享、設備共享、技術共享、校企文化互補、校企管理互通的深度校企合作關系,全面提升學院的辦學競爭力和社會影響力。實現聯合培養“訂單”學生,互聘兼職人員,互培在職員工機制,承擔企業的科研和技術服務項目。
2.創造多種校企合作形式,推進校企合作深度融合。構建“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就業、合作發展”的緊密型校企合作長效機制。拓寬校企合作的渠道,拓展合作的“深度”;豐富校企合作的內涵,提升合作的“溫度”;創新校企合作的機制,形成合作“亮點”;面向行業,面向市場,構建“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就業、合作發展”的緊密型校企合作機制,努力實現校企人才共享、設備共享、技術共享、校企文化互補、校企管理互通的深度校企合作關系,全面提升專業競爭力和社會影響力。與區域內主要企業達成合作辦學協議,聯合培養“訂單”學生,合作建立生產性實訓基地,滿足區域對技能人才的需求;豐富校企合作的內涵,構建校企互聘兼職人員,互培在職員工機制;拓展校企合作范圍,承擔合作企業的科研和技術服務項目。
3.完善“校企滲透、行業訂單”人才培養模式。在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指導下,完善“校企滲透、行業訂單”人才培養模式,實行校外兼職教師與校內專任教師崗位互換,工作任務與學習任務互相滲透,推行作業標準與教學標準雙重考核模式,實現“學生在學校模擬企業作業情境的學習”與“學生在企業真實工作環境中訓練”的無縫對接。實施“校企滲透、行業訂單”人才培養模式,利用校內實訓基地、校辦產業和校外實訓基地積極構建模擬和真實的教學場景,使學校的教學過程與企業的生產過程緊密結合,在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教學中,漸進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進一步深入企業進行深度市場調研,挖掘企業人才需求,借鑒教師與技師輪崗、學生與員工角色互換等方面成功經驗,并形成長效機制,充分發揮“系企一體”的優勢與特色促進專業的發展。
4.構建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課程體系。將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規格分解落實到課程配置中,構建符合學生認知規律,將職業資格標準融入課程;以企業的典型工作任務為載體設計學習情境,實施“教、學、做”為一體的教學方式,制定以職業標準、職業素質要求為基準的考核評價方法。以顯性課程為基礎,將職業道德和企業文化融入專業教學全過程;以隱性課程為補充,貫徹“全方位育人、全過程育人”理念,促進學生知識、技能、職業素養協調發展。由課程團隊與IT企業合作開發并完善課程專業教學資源(課程整體設計、單元教學PPT、課程圖片資源、課程動畫資源、項目任務實操視頻、學生作業、單元測試與課程考試等),以精品課程表現形式,通過網絡無限共享與下載。
5.打造優質師資隊伍。充分利用“系企一體”的教學模式優勢,建立健全“雙師型”教師隊伍成長和激勵機制,建立專任教師培養培訓機制、兼職教師教學能力提升機制,通過重點培養、聘請、合理引進等措施,著力打造一支師德素質高、專業水準強、科研能力優、結構合理、專兼結合的專業教學團隊。
1.組織保障。一是成立由學院院長為組長,主管副院長為副組長,其他院領導為成員的項目建設領導小組。主要負責對項目建設目標、任務、內容、資金籌措、經費分配及人員調配等重大事項進行審定和決策;研究解決項目實施中的重大問題。二是成立由學院規劃發展處處長為主任,教務處、實訓處、人事處、財務處、科研處、紀檢監審處等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項目建設管理辦公室。負責專業建設項目的建設方案和建設任務書的制定與論證、項目的具體實施、項目成果的總結和推廣等。
2.經費保障。一是積極籌措建設經費。堅持“國家投入、自主籌措、社會捐助并舉”的思路,積極籌措項目建設經費。二是規范資金使用。嚴格按照《學院建設項目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執行。實行轉賬管理、專款專用。三是建立獎懲制度。項目建設領導小組按年度對項目建設整體情況進行評價,項目負責人對子項目建設團隊人員進行評價。依據評價結果對項目建設相關人員進行獎懲,并將項目完成情況作為相關人員年度考核的主要指標。
高職院校在專業建設過程中,應制定適應區域發展的專業建設目標,創造多種校企合作形式,推進校企合作深度融合;完善“校企滲透、行業訂單”人才培養模式,構建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課程體系,打造優質師資隊伍;建立健全保障機制,并將其貫穿專業建設全過程。
參考文獻:
[1]黃妮妮.校企結合模式下職業院校計算機人才培養模式探究[J].通訊世界,2017,(3):257-258.
[3]章艷華.職業技能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機制下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職教通訊,2017,(2):20-21.
[4]許祥鵬,高陽.基于DEA-AHP/GRA的效率評價研究——以長株潭物流企業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5,(17):66-70.
[5]張瑞芬.提高文科高職人才培養質量的路徑探析[J].學理論,2014,(23):16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