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俊,李濱兵
(1.四川省通江縣綠化委員會辦公室,四川 通江 636700;2.四川省巴中市林業科技推廣站,四川 巴中 636000)
林業是指以森林資源為依托,為獲取生態、經濟和社會等效益向社會提供林產品和服務活動,以及與上述活動密切關聯的產業,而以森林資源及其產品為主要經營對象的企業就是林業企業。林業企業除了直接從事林業生產、經營等管理、服務以外,還包括森林康養、生態旅游、木材加工及木制產品制造,以竹木為原料的漿、紙、加工制造,以竹、藤、棕、葦為原料的產品加工制造,野生動物產品的加工制造,以及其他林產品為原料的產品加工制造等類別,這些企業的經營活動對經濟、生態和社會等方面都將產生影響。因此,一方面同其他企業類似,林業企業肩負著對員工、社區、慈善和政府的社會責任,但另一方面因其經營對象的特殊性,即以森林資源為依托,原則是不能過度消耗甚至破壞森林資源,不能危害一個地區甚至國家的生態安全,所以林業企業承擔的社會責任又不全同于其他企業。由于現行相關法律法規并不要求企業財務報告體系對其生產經營活動所產生的社會和環境影響進行披露,所以林業企業也就沒有義務將其對環境和社會產生的外部經濟問題公之于眾。然而,鑒于林業企業經營對象和行為的特殊性,忽視林業企業社會責任的信息披露,既不利于政府、民眾、社會對林業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進行監督,從而產生嚴重的社會外部成本,也不利于林業企業本身的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因此,明確林業企業社會責任的信息披露義務,增強林業企業自身的社會責任意識,對于貫徹“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林產業工業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編寫指南(2011)》從林業企業利益關聯者角度,將林業企業的社會責任劃分為投資者責任、供應商責任、客戶社會責任、環境責任、員工責任和公共責任等六類,這種劃分方法基本涵蓋了林業企業社會責任的全部內容,但也有不足之處,即沒有對林業企業的重要社會責任——森林資源培育給予足夠重視。在此,我們把林業企業社會責任劃分為一般社會責任和特殊社會責任。
1.林業企業的一般社會責任。一是對股東和債權人的社會責任。企業持續盈利是其承擔和履行社會責任的基礎和前提,而利潤分配原則、分配政策和分配方案則直接影響到企業股東和債權人的利益。也就是說,它將涉及到企業對其股東和債權人所肩負的社會責任的履行情況。不過,林業企業的這一基本社會責任的履行情況將在其財務報表中直接顯示出來。二是對供應商、客戶和消費者的社會責任。主要表現為對原料供應商資質的合法性評估和企業所提供的產品或服務的質量保障,這不僅關系到企業能否持續經營,也是關系林業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體現。三是對員工的社會責任。主要表現為同員工簽訂勞動合同,為員工購買法定保險、給員工提供必要補貼和發展計劃,解決員工家屬就業和兒童入學問題等等。四是社區責任和慈善行為。主要表現為企業與社區的公共關系狀況以及企業慈善義舉狀況。
2.林業企業的特殊社會責任。根據《中國林產業工業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編寫指南》的規定,林業企業的特殊社會責任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在供應商方面的社會責任,強調木材采購戰略、渠道、程序、方式、數量等的合法性,以及包含森林體系認證、環境認證、ISO9000認證等內容的供應商資質的合法性。二是在客戶方面的社會責任,主要涉及林產品的設計、包裝、生產工藝、有害物質的含量、包裝程度、包裝物回收及循環利用等。三是在環境方面的社會責任主要涉及森林可持續經營,其基本內容主要包括依法、安全、科技營林、森林認證、森林生物多樣性保護,森林生態服務功能(即涵養水源、保育土壤、圓碳制氧、積累營養物質、凈化大氣環境所產生的生態服務功能的實物量和價值量)等等。林業企業上述特殊社會責任的核心問題主要聚焦于生態效益,但當前林業企業在其財務報告體系中尚未對其經營活動及其影響進行披露或者進行全面披露。
1.林業企業社會責任理論建設滯后。當前,雖然學者們從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法學、管理學等不同學科視角開始對企業社會責任主題和領域進行了探索,但其研究特別是對林業企業社會責任的研究尚處于起步和認識階段。同西方發達國家相比,其研究水平明顯滯后,更沒有形成專門針對社會責任的會計制度或相關的規范體系。因此,我國企業特別是具有顯著生態外部性的林業企業找不到將其社會責任納入企業會計核算的相關理論依據或政策依據。
2.林業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缺失相關法律法規。雖然我國已有森林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相關立法,但由于社會責任問題特別是林業企業的社會責任問題是近年來才凸顯出來的社會問題。因此,目前我國還沒有制定或出臺與社會責任特別是林業企業社會責任相關的法律法規,從而導致林業企業社會責任的量化及其相關信息披露缺少法律法規依據,這制約了林業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順利推進。
3.林業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目標不明確。由于林業企業的社會責任涉及的利益關聯方較多,有投資者、供應商、客戶、員工、環境、公共領域等,在對企業經營活動的信息進行披露時,到底應該把哪些關聯方的利益放在突出位置,不同的利益主體對這一問題的認識存在較大分歧。因此,我國林業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一直存在將林業企業社會責任納入會計核算的原因、目的和意義不清晰及認識模糊的問題。
4.林業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內容不清。由于林業企業社會責任涉及投資者責任、供應商責任、客戶社會責任、環境責任、員工責任和公共責任等多重責任,特別部門社會責任不方便計量或計量有難度,加之相關法律法規建設滯后,我國林業企業多年來始終面臨到底應該承擔哪些社會責任、到底應該披露哪些生產經營信息等困境。因此,自然也就不知道哪些社會責任信息應在表內披露、哪些信息應該在表外披露了。
5.林業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成本高昂。林業企業一般社會責任的計量相對容易,然而聚焦于生態效益的特殊社會責任的量化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絕非林業企業的一般會計人員所能勝任的工作。無論是對供應商方面的社會責任、還是對客戶和生態環境方面的社會責任,都需要專業的機構、專業的技術人員運用專業的技術和方法才能對其進行準確計量。西方國家林業企業社會責任往往依靠第三方機構進行量化。目前我國此類專業機構較少,即使有,其高昂成本也非一般企業所能承受。
1.加大林業企業社會責任理論研究的力度。林業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是一項應用性、操作性、技術性和科普性非常強的實踐工作,極需科學的理論和思想給予正確指導和引導,既讓利益相關各方充分認識到林業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要為林業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提供可靠的技術和方法。因此,政府或科研院所應針對相關課題進行立項,加大資金投入力度,推動社會責任理論的研究進度和研究成效。
2.加快構建我國林業社會責任法律體系。當前,我國正處于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時期,“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基本理念。因此,加強林業企業社會責任的法律體系建設設勢在必行。大量實踐表明,也只有建立和完善與林業企業社會責任緊密相關的法律法規,制定標準,獎勵先進,懲罰落后,強化責任意識,形成有效的激勵機制,才能為投資者、供應商、客戶、員工、生態環境、公共領域以及林業企業本身的切身利益提供可靠的法律保障。
3.明確林業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目的?;诹謽I產業和林業企業的特殊性,我們把林業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目的界定為:真實、客觀、公正地向林業企業外部和內部的信息使用者提供林業企業社會責任信息,為政府、公共利益團體、新聞媒體、法律機構、投資者、供應商、客戶、員工等一切與林業企業發生聯系的團體或個人的經濟、法律、消費、就業及新聞導向等行為決策提供服務,最終旨在通過計量和比較社會成本和社會效益,實現企業凈社會貢獻度最大化。
4.準確界定林業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主要內容。當前,“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基本理念,這就要求林業企業在其生產活動中,自覺地將企業的利潤增長同環境保護、社會福祉結合起來,將企業的物質資本同人力資本、環境資本結合起來,促進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的協調和可持續發展。在此,我們把林業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內容確定為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林業企業社會責任資產信息;二是林業企業社會責任負債信息;三是林業企業社會責任權益信息;四是林業企業社會責任收益信息;五是林業企業社會責任成本信息;六是林業企業社會責任利潤信息;七是林業企業社會責任披露績效信息。
5.合理選擇林業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方式。依據林業企業社會責任的特殊規定性,對其社會責任的會計信息進行披露需要就現行會計報表的內容和形式做適當調整。部分內容可以直接納入傳統的會計報表中進行列示,但需要重新設置獨立科目進行單獨核算。如在資產負債表中可設置“環境資產”“環境負債”“人力資產”等科目,其他批露信息可以并入現有科目進行統一核算,如林業企業由于履行社會責任而增加的應交稅費和養老保險等負債可通過“應交稅費”“其他應付款”等科目進行核算;生產活動所發生的環境費用支出和所實現的環境收益可在現行損益表中進行單獨核臬;在現金流量表中可單獨列示林業企業社會責任收入和支出等,個別難以貨幣化的項目可在報表附注中進行披露。
6.成立第三方機構,完善林業企業社會責任監督機制。我國林業企業社會責任監督機制由內部監督機制和外部監督機制兩部分組成,外部監督是林業企業社會責任監督的主要方式。因此,廣泛培育和成立具有專業水準的第三方機構對強化和完善林業企業社會責任制度具有重要意義。在目前林業企業社會責任難以量化的同時又缺少專業化評估機構的情況下,該項工作還是主要依靠政府審計監督部門來實施和完成。
[1]耿玉德,張默涵.林業上市公司社會責任評價研究[J].林業經濟,2011,(10):64-67.
[2]隋爽,張衛民.林業企業社會責任框架研究[J].北京林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4):108-113.
[3]田月香.林業企業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林業經濟.2010,(3):56-58.
[4]彭華崗,鐘宏武,孫孝文,等.我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編寫指南之一般框架[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14.
[5]Enderle.Clarifying the Terms of Business Ethics and CSR[J].Business Ethics Quarterly,2010,(4):730-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