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磅
(陜西省地方電力(集團)有限公司,西安 710054)
媒體又稱媒介、媒質,是承載信息的載體。我們常說的大眾媒介包括傳統的報刊、廣播、電視,還有新興的網絡和手機。手機,原本只是一種人們在移動中進行人際傳播的通信工具,隨著近年來手機與互聯網的結合,無線通信技術與計算機技術、信息網絡技術的結合催生出一種新型的大眾化媒體——手機媒體。
手機媒體,是借助手機進行信息傳播的工具。隨著通信技術、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與普及,手機就是具有通信功能的迷你型電腦,是新媒體的重要成員。
手機打破了傳統的新聞傳播形式,以手機為終端進行信息傳遞,使用戶可以隨時隨地用手機查閱新聞信息,為用戶提供全新的信息和閱讀體驗(匡文波,2010)。而基于手機為載體的媒體表現形式經歷了彩信時期的手機報,智能初期的客戶端和現在大熱的微信、微博(兩微一端),這樣一個發展過程。手機媒體具有及時、輕便、隨身、交互、簡潔、直接、受眾龐大、便于利用零散時間等各種特點,它強化了手機的傳播功能,賦予了手機大眾化信息傳播的特性和影響力,同時也改變了手機用戶的閱讀行為和閱讀習慣,使用戶可以隨時隨地閱讀新聞。
就媒介形態而言,用戶以手機為終端,接收閱聽新聞信息更加快捷、方便,互動性更強(李丹丹,2010)。企業宣傳平臺的標準配置“兩微一端”,結合了手機媒體到達率高、針對性強的分眾化特點和傳統媒體信息可靠、真實客觀的特性,成為受眾在紛雜的信息宣傳中獲得尋求精準資訊的最佳途徑。
議程設置理論最早由馬爾科姆·麥肯姆斯和唐納德·肖于1972年提出,其核心觀點在于:大眾傳播媒介在一定階段內對某個事件和社會問題的突出報道,會引起公眾的普遍關心和重視,進而成為社會輿論討論的中心議題(陳力丹,1999)。傳媒以賦予各種“議題”不同程度的顯著性的方式,影響人們對周圍世界“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斷。只有將權威意見通過傳播渠道傳播出去,“在全社會通過理性的交流形成健全的輿論,才能有力地影響公共決策,使之符合廣大公眾的根本利益。”新聞媒介通過日復一日地對相關議題的報道,“建構了公眾對于某些社會問題的認知。”(李希光,2016)
在企業內部管理中,媒介更多扮演的是宣傳工具的角色,具有政策宣傳、推動工作、傳遞信息、營造企業文化等多重功能。手機媒體在使用中最大的用處就是“貢獻話題”,它提供線索,深化信息,構建話題社區,在固定的人群中形成階段性的話題導向,這些都是為“手機媒體幫助用戶融入話題社區”打基礎的鋪路石。手機媒體既為讀者設定個人議程,也幫助人們摸索及再造話題社區的群體議程。“話題社區”是指個體因為話題而自由集聚,積極參與面對面的討論,不受地點和人員限制的靈活群體。手機媒體通用的編輯方式,即精簡的行文,簡單的頁面反而讓讀者有了讀“自己平時一定不會看”的內容的機會,間接地促成了他們“拓展知識面”的機會,這也為后面個體尋找話題,參與討論,融入話題社區提供了契機(羅永寬、李燕,2016)。作為一個大家庭中的成員,每一位內部讀者讀報意味著了解自家發生的大小事,在閱讀心理上趨向于親近和認同。
1.閱讀便捷。手機是一種無線通訊設備,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手機體積越來越小,功能越來越多。讀者不需要煩瑣的手續和漫長的等待,用戶只須輕輕觸碰手機屏幕,就可以盡情閱讀各種信息。手機媒體徹底擺脫了傳統紙質媒體的時空限制,無論讀者身在何處,打開手機就可以方便輕松地閱讀新聞信息。用戶只要利用邊角零碎的時間,就能覆蓋自己不上網或是上網時沒看到的信息。有人說,手機是同人們生活黏性極高的“帶著體溫的媒體”。正是手機的這種特點,對于企業管理中的上令下達、政策傳遞、活動安排等工作,才真正可以通過手機傳播解決員工接收的物理障礙。
2.閱讀形式豐富。手機信息處理功能日益強大,多媒體手機逐漸普及。從基本的手機報彩信到4G,手機媒體能夠承載的信息呈現方式遍及文字、圖片、視頻、音頻、動畫等,為讀者閱讀提供了各種豐富多彩的選擇。手機媒體可以實現一個平臺即可為不同需求、不同終端的用戶提供不同的內容,通過多種形式形成一定的互補和替代,確保同一類內容在手機媒體中以不同的形式實現最廣泛的傳播。手機媒體的出現,也必然為企業管理提供更加多元、更加殷實的宣傳手段,以適應現代社會迅速發展的信息化帶來的員工閱讀習慣、閱讀水平變化而產生的媒介需求。
3.更新迅速。手機采用無線多媒體傳播技術,用戶隨時隨身攜帶手機,編輯可以將新聞第一時間發送到用戶的手機上,省去了報紙的印發環節,而且與電視、電腦相比,它不受地點限制,也為用戶節省了接觸媒介的時間。在傳統報紙還在印刷廠、郵局的時候,手機信息已經顯示在手機上。手機的這一特點使它在新聞信息的傳播方面有著不可比擬的優點,可以實現信息的即時傳播和接收。
4.精準傳播。手機媒體的信息傳播可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精準到位,它可以確保在精準的時間段內傳遞給精準地域的精準目標受眾。這一點對于議程設置的成功至關重要,可以避免其他媒體因為點到面的傳播造成的信息流失而導致傳播失敗。通過在日常的宣傳報道中,設置代表企業利益、適合企業發展、符合國家政策的某些“中心議題”,通過權威表述傳達給全公司,使員工了解、理解企業或行業的真實情況,澄清可能出現的錯誤輿論,從而營造良好的企業內部輿論氛圍。
綜上所述,手機媒體諸多優于其他媒體的傳播優勢,如通過議程設置這一在企業管理中最有利用價值的傳播功能,手機媒體更有利于企業管理,能夠實現點對點的精準傳播,從而為企業管理營造出良好的信息傳遞環境,利于企業內部各項工作的良性開展。
[1]匡文波.手機媒體——新媒體中的新革命[M].北京:華夏出版社,2010.
[2]李丹丹.手機新媒體概論[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10.
[3]陳力丹.議程設置簡說[J].當代傳播,1999,(3).
[4]李希光.新聞報道與議題設置[J].新聞與寫作,2016,(11).
[5]張洪忠.大眾傳播學的議程設置理論與框架理論關系探討[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1,(10).
[6]羅永寬,李燕.微時代的議題設置與高校意識形態話語權的提升[J].云夢學刊,2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