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曉旭
著名教育家陳鶴琴說過:“習慣養(yǎng)的好,終生受益;習慣養(yǎng)不好,終生受累”。可見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對一個人的成長影響是多么的巨大!
下面就把習慣教育方面的幾點做法與大家共同分享學習:
一、細致指導(dǎo),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1、學會傾聽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我們驚喜的發(fā)現(xiàn),孩子們變得活潑了,膽兒大了,課堂變得活躍了。但同時,我們卻也總會看到這樣的場面:當一個學生還在發(fā)言時,其他的學生卻高高的舉起了手;當老師講得津津有味時,學生卻旁若無人的干著自己的事,一會翻翻本、拿拿筆,一會與同學聊會昨晚看過的動畫片……凡此種種,不由得使人深思。
如何培養(yǎng)傾聽能力?傾聽,要先從眼神入手,低年級的老師要從小培養(yǎng)孩子誰回答問題就要把眼神投向誰,回答問題的同學端書回答,其他同學也要端書;同學即興回答,那么其他同學應(yīng)該放下書把目光投向他,這是生生之間的交流。師生之間,教師走向黑板說明老師要講解或是板書這時學生的目光要投向老師,教師拿著書走到學生中間,學生也要端起書跟上老師的身體指令。
2、落實基礎(chǔ)訓練,寫好筆畫
一年級學生的思維以形象思維為主,所以,在教學筆畫的書寫時我們可以化抽象為形象、化枯燥為生動,這樣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激發(fā)學習的興趣。例如:在教學中,“點”這個筆畫我們告訴孩子它是“調(diào)皮的小雨滴”“撇”就變成了“鋒刃的大刀”……這樣,學生的頭腦中有了具體的形象,就能寫字感興趣了,就能寫出富有生命的筆畫來了。
3、細致入微的板書示范
學生初學寫字,對于如何運筆、起筆、行筆、收筆,他們完全沒有感覺。所以,教師一定要親自示范,邊示范邊講解,讓學生學生在觀察、模仿中不知不覺中就有了良好的寫字感覺了。
4、學會書寫
(1)熟識虛宮格,為寫字作鋪墊。
初學寫字,在教學寫字之前,有必要帶領(lǐng)學生認識虛宮格,了解虛宮格的組成,能熟練的說出虛宮格各部分的名稱,這樣教師以后就可以用用精確的語言進行寫字指導(dǎo)。
(2)形式多樣的競賽激勵,培養(yǎng)學生的寫字興趣。
每節(jié)寫字課上,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寫字比賽(包括寫字的姿勢);每個單元舉行一次寫字比賽,在學習園地展出,獲得進步獎的學生也設(shè)一個天地。以上競賽全部由教師賦分記錄,并在期末家長會上大肆表揚,表揚學生,表揚家長,激發(fā)學生認真書寫的興趣和積極性。
二、細致入微,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
1、首先教給學生值日的方法
抹布:一定要鋪平了再用,不要球成一團那樣擦得不干凈;清洗抹布的時候,要先洗干凈的再洗臟的,并且要把水分擰干;值日的第一步驟是掃地,告訴孩子一定要把地面打掃干凈之后再拖地。掃的時候大面積的地方把笤帚平鋪著掃,像兩個桌子之間的夾縫告訴孩子要把笤帚側(cè)過來立起來掃這樣才掃的徹底。拖地的時候要先把拖布洗干凈并且一定要擰到半干半濕的狀態(tài)才不至于把地面弄得水淋淋或者擦不凈。這些勞動技能對于我們成年人來說聽起來好像沒有什么意義,可是對于孩子來說,一切都是困惑的,所以教師有必要把這些小的細的勞動技能交給孩子。同時,老師一定要勞動示范,這樣孩子才能真正掌握勞動的技能。
2、下課衛(wèi)生習慣的培養(yǎng)
要做到人走物凈、帶走垃圾,并且強調(diào)一定告訴孩子把垃圾扔進垃圾桶里,切忌把垃圾投向垃圾桶的方向不管它是否扔了進去。在班級、學校的任何地方見到垃圾馬上拾起,并且把它扔到垃圾桶,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
3、良好的課間秩序
想要出去玩的同學要做到起立、推凳子、撿垃圾。我想如果真的能這樣堅持下去,長此以往無論是班級的衛(wèi)生還是學校的衛(wèi)生都會有很大程度的改觀。
4、以身作則,嚴格要求
班主任是學生的一面鏡子。凡要求學生做到的我們老師都要首先做到。久而久之,學生就會自然而然的模仿我們的樣子去做了。
三、細心指導(dǎo),培養(yǎng)良好的文明習慣
1、學會問好,提升文明素養(yǎng)。
有人進教室必須問好,不要讓客人感到尷尬。在學校見到領(lǐng)導(dǎo)、老師、客人要主動問好;老師與客人同行要先問客人好再問老師好,并且臉上要有表情要微笑敬隊禮。如果路遇很多老師不需問好打隊禮即可。在廁所遇到老師只微笑不問好。
2、心中有他人,用行動表達。
如下課接水要排隊夠喝就行;同學生病請假,同桌負責收拾他的作業(yè),放學抬凳子,第二天告知他作業(yè),幫他把事情做好;誤傷別人,要主動承認錯誤并且及時救助,培養(yǎng)責任意識。
俗話說:“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眾多的規(guī)矩要想讓一個剛上一年級的孩子一下子就記住是比較困難的,這就要求教師所講述的道理和規(guī)范要瑯瑯上口,用心的老師可以編成簡單易記的兒歌、游戲等形式。
四、細化評比,奠定持續(xù)發(fā)展的基礎(chǔ)
設(shè)立各種獎?wù)拢绫砝锶缫华劇捜莳劇⒄Z言文明獎、愛勞動獎、善思考獎、講衛(wèi)生獎等等著名教育學家陶行之曾說過:"兒童都有希望獲得被認可的天性。"面對學生的點滴進步,教師都要以欣賞的態(tài)度來對待,及時的鼓勵是非常有效的。在這樣的獎?wù)抡J定活動中,每個同學都可以根據(jù)自己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情況,得到一個讓同學們認可的獎項。這種獎勵方法避免了表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尤其對后進生具有很強的吸引力。
印度的一句名言說得好:“把一個信念播種下去,收獲到的是一個行動;把一個行動播種下去,收獲到的是一個習慣;把一個習慣播種下去,收獲到的是一個性格;把一個性格播種下去,收獲到的是一個命運。”希望孩子們在老師的教育下都能播種良好習慣,收獲美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