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勁卓
(吉林市龍潭區圖書館,吉林 吉林市 132001)
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學科隸屬于信息資源管理學科,經過長時間的整合、分化,該學科不斷提升自身價值和整體水平。報告顯示,該學科之所以能得到長遠、健康的發展,原因和理由是多方面的,特別是研究方法的創新,在推動學科發展、擴大世界影響力上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筆者自身經驗,探討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學科研究方法的創新發展。
傳統的圖書情報學、檔案管理學被劃分到社會或人文科學,故其研究方法多是比較經典的。隨著學科的發展、轉型,研究方法也開始變動,但經典的研究方法在學科方法中占據的地位仍比較重要。一般來講,傳統的研究方法為分類研究、文獻調查、比較研究與歷史研究等,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
定量分析法,是為了認識對象數量而選用的方法,其特點是幫助人們對研究對象建立精準的認識,便于更好地揭露發展規律。當前,最為典型的定量分析法包括優化分析、回歸分析、決策分析等。而定性分析法則是基于人們的判斷能力、實踐經驗,對事物發展趨勢和性質進行推斷的方法,以專家訪談法、分析法、推斷法為主。定量、定性分析法是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學科最為常用的方法,在實際應用中,這兩種方法都得到良好的使用,且獲得顯著效果。葉繼元教授通過抽樣統計顯示,管理學科常使用的方法是定量分析、定性分析結合法,反映著事物客觀的整體情況。定性分析法、定量分析法都有著自己的適用范圍,對于圖書情報、檔案管理學科而言,單獨使用一種方法的場所并不多,結合使用能獲得更為科學、合理的結論。筆者通過一次統計發現,圖書情報、檔案管學科研究成果水平較高,發生該現象原因并不是單獨應用某方法,而是兩者相互結合使用。
從實質上看,分解分析并不是具體的研究方法,而是研究方法論,主張將統一學科分成多個門類研究,該方法的形成和實驗法、演繹法、觀察法等密切相關。并且,該方法還對研究方法的發展有著重要作用,推動著各種研究方法的創新和發展。當然,該方法也有著一定的不足之處,例如:對于比較復雜的系統來講,對分解的個體相加常無法恢復成原來的系統。這種情況下,新的研究方法問世,綜合集成就是比較常見的一種,旨在借助綜合、集成的方法研究事物的整體性。無論是綜合集成法,還是分解分析法,都對圖書情報、檔案管理學科研究方法的應用產生著影響,然由于這兩種方法存在偏頗,故需選用介于兩者之間的科學方法,也就是在發揮分解分析方法作用的基礎上,強調綜合集成的作用,使兩者成為有機互動的整體。
除上述外,還可將部分自然科學引入傳統的研究體系中,為其注入更多技術。事實上,相對傳統的研究方法并不是不會變化的,調查顯示,圖書情報、檔案管理學科在傳統研究方法的應用中,就已經進行了系列創新,例如:在使用文獻調查法時,選用量化統計分析法分析調查結果,用具體、詳細的數據說明其發展和狀態。再如:使用文獻調查法、比較研究法時,多將計算機數據挖掘技術引入其中,獲得顯著成效。
伴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對圖書情報、檔案管理學科提出的要求越來越高,該學科在自我轉型中,不斷整合和分化,已成為綜合性的交叉學科。學科使命、性質的變化,且和其他學科的融合,使很多學者開始嘗試應用該學科的研究方法,并結合學科的發展需求,對手段和方式進行創新。
實驗方法是獲得真理的主要途徑,是掌握、學習管理規律的關鍵。圖書情報、檔案管理學科作為典型的學科,任何具備價值的研究成果,都來源實驗,并最終用于實踐中。尤其是該學科領域,所出現的大多現象都要在實驗中得到合理的解釋,管理過程中的預測活動也需要實驗驗證。正是由于其具備這樣的意義,圖書情報、檔案管理學科必須屬于實驗科學。
圖書情報、檔案管理學科的實驗性質,決定了實驗方法在學科發展中的重要性。在圖書情報、檔案管理學科的發展中,實驗方法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并用于重要科學的研究中。與此同時,其還具備創新性,例如:在構建檢測驗證環境時,將部分影響因素抽掉,以觀察事物的發展趨勢,從某種程度上推動著本學科發展。
在圖書情報、檔案管理學科的發展中,統計學、數學知識,特別是統計方法、數學方法被交叉用于各學科的形成、發展中。非常令人欣慰的是,該方法的應用獲得了顯著效果,不但使統計分析、數學分析形成了屬于自己的特色,還形成了信息計量學。
伴隨著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和發展,計算機學科對管理學研究方法產生的影響越來越重要,軟件數據包分析、計算機仿真模擬等和計算機相關的方法隨之增加。與此同時,這些方法也被用于圖書情報、檔案管理學科的發展中,計算機仿真模擬方法不但在相關科學中得到良好的應用,還形成了屬于自己的特色,例如:建設知識庫系統,構建數字資源及開展專業性的教學活動時,計算機仿真模擬方法的應用都具備一定特色,且獲得的效果也是積極有效的。
圖書情報、檔案管理學科在應用發展中,對社會學、法學等學科知識借鑒比較多,而這些學科又受圖書情報、檔案管理學的影響,例如:檔案管理學在發展中,從其他學科研究方法中獲得的知識對其發展有著重要影響。調查結果顯示,16世紀法學方法幫助人們從法律角度了解了檔案的重要性和功能,18世紀古文學方法幫助人們從記錄事實的角度了解了檔案的功能,19世紀歷史學方法幫助人們從歷史角度了解了檔案的功能,而信息學方法則從信息資源的角度幫助人們了解檔案。再如:對網絡用戶需求進行研究時,圖書情報、檔案管理學科還要使用心理學、社會學、心理學等方法。
從某個角度分析,傳統的研究方法并非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根據時代與社會的發展而不斷變化,其中根據初步統計分析結果可以了解到,在近幾年的不斷發展中,我國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學科已經對研究方法進行了全面變革與創新,并且根據實際的發展情況制定了完善的模式。例如:在文獻調查法的應用過程中運用了量化統計分析技術,不僅實現了數據的有效整合,也推動了整體的發展,并且這種模式已經被人們所研究;還可以采用比較研究法,將計算機數據挖掘技術應用其中。
從嚴格意義上分析,分解分析并非僅僅是一種具體的研究方法,其是一種研究方法論,主要是將統一的科學分解成不同的門類,其中可以形成觀察法、實驗法等。除此之外,這種方法能夠拓展研究深度,當然在整個運用過程中,這種方法同樣存在缺陷與不足,例如:分解之后的個體是無法恢復成原先系統的。綜合集成同樣是一種應用較為廣泛的方法,主要對事物之間的整體性加以關聯,利用集成與綜合的方式進行整體性研究,將兩者相互整合,對圖書情報及檔案管理產生影響,但是無論從宏觀角度,還是微觀角度分析,其中存在一定的偏頗。所以在具體科學研究中要將分解分析的作用充分發揮,真正實現兩者的有機整合,并且實現不同類型的全面發展。
伴隨著信息社會的發展,圖書情報、檔案管理內容的拓展,使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學科的定位發生變化,與此同時,還推動著學科研究方法的創新發展,在提升學科水平,推動信息資源發展中意義重大。通過分析,可以發現定量分析法、定性分析法、綜合集成法與分解分析法是該學科最為常用的方法,經由多年的研究和融合,創新出了數學和統計學方法、實驗方法、計算機仿真模擬方法等,這些方法在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學科應用中效果顯著成效,促進了學科的發展。
主要參考文獻
[1]樓雯,樊宇航,趙星,等.流動與融合——我國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學科點師資結構研究[J].中國圖書館學報,2017(6).
[2]陳必坤,詹長靜.國家基金項目視角下“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學科結構的可視化分析[J].情報雜志,2017(7).
[3]趙國俊.我國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學科發展中的分化與整合[J].情報資料工作,2013(3).
[4]張斌.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學科研究方法的創新發展[J].情報資料工作,2013(3).
[5]劉潔玲.論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的一體化[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5(5).
[6]張玉香.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研究生人才需求與創新能力培養研究[D].湘潭:湘潭大學,2013.
[7]馮惠玲.從文獻管理到基于信息資源的管理——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學科的創新發展之路[J].情報資料工作,2013(3).
[8]王協舟,張玉香.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研究生人才需求與創新能力培養研究綜述[J].檔案學研究,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