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菲菲
(雪龍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寧波315800)
由廣義層面來說,企業文化涵蓋內部成員思想意志、習慣、特征、文化等內容,而狹義層面上,企業文化則涵蓋整體組織的道德信念、價值觀念、儀式等代表形象的內容。企業管理工作中企業文化可謂無形又有形的軟實力,匯聚了企業的人文精神,整合了組織結構,可促進企業提升核心競爭力。我們知道,優秀的企業文化對其持續發展形成了導向功能,發揮了凝聚、激勵、輻射、約束以及塑造的作用。縱觀我國眾多民營企業,其面臨的行業競爭越發激烈,眾多外企、合資企業對其形成了強烈的考驗與挑戰。因此,如何提升競爭力才是民營企業的頭等大事,而企業文化則是影響競爭力的一項重要內容,決定了民營企業的成敗。
當前,我國大部分民營企業欠缺對文化建設的重視性,事實上文化是企業的靈魂,是其持續發展的源源動力。然而,由于認識不足與存在誤區,導致民營企業在體制、目標的約束下更加看重盈利能力而忽視了文化建設。民營企業多采用家族經營模式,為了使家族獲取最大利益,因此較多民營企業置員工、社會、宏觀利益于不顧,頻繁發生損害工作人員利益、生產質量低劣產品、打破生態平衡、違法偷稅等問題。民營企業老板不僅是創始人、所有者,同時還是經營管理者,由于過分看重忠誠、聽話,導致該類文化廣泛普及,形成層層照搬的模式,阻礙了企業凝聚力的提升,甚至會使之邁向加速分裂的深淵。
一些民營企業在理解企業文化過程中顯現出庸俗化的一面,片面認為可通過包裝、開展口號式活動,實現占領市場的目標,甚至形成文化“是什么筐就裝什么”的現象。事實上,企業文化核心是素質、精神、發展理念以及價值觀,需要滲透在經營體制、激勵管理、發展策略中并發揮協調功能,要貫穿到企業各項經營活動中,適應企業環境條件。制度對應法治,文化對應心治,由此可見,兩者側重點有所區別,前者需要通過強制手段以符合最低標準,而后者則可上升到人的最高標準。企業文化需要制度管理以保障精神及理念的最終體現,而文化管理則可對制度管理的缺陷形成良好的補充,進而促進企業展現出個性化特征。
我國大部分民營企業權力由少數人群掌控,沒有實施權力下放,甚至企業主親自負責員工管理,這樣將使工作人員備受壓力,欠缺成就感,他們的多樣化需求無法得到滿足。而企業主采用的激勵方式往往是通過獎金犒勞打工人員,這樣一來極易導致這些非企業人的打工人員顯現出頻繁的流動性。
1.提升企業家素質,打造一流文化。民營企業要想創建優秀文化,企業家是關鍵因素,其是締造企業精神的主要推動力以及模范踐行者,代表著企業的形象。因此,企業家應全面提升自身素質能力,主動、自覺地開展文化建設,制定科學合理的文化戰略。應樹立科學的價值觀,由思想認識的根本層面明確企業文化。同時,應積極學習各項企業管理知識,提升自身技能素養,打造自我,從而成為掌握豐富知識、擁有敏銳辯證思維以及精細洞察力的優秀企業家。
2.企業文化應體現自身特色。民營企業家為從容應對市場激烈競爭,發展成為行業之中的常青樹,應把握時代特色、緊跟潮流,創造出體現自身特色的企業文化。民營企業應在探尋可持續發展之路上,明確自身擔負的使命、發展的追求、未來的遠景,構建核心價值觀系統。同時,在思考今后戰略發展目標的基礎上,應細化描述未來企業的發展軌跡,明確贏得市場份額所需具備的競爭力,進而為持續全面發展提供必要的文化依據,增強核心動力。
3.優化企業形象,構建一致價值觀。企業文化中價值觀是核心內容,影響決策人的經營管理方向與目標,同時需要獲取企業員工的全面認同。對民營企業來說,價值觀應在管理質量、經營效益以及服務水平上達到一致,即應樹立奉獻精神,形成更強的社會責任感。同時,民營企業主及其下屬應重視交流與溝通方能達成共識。再者,應形成質量為本的價值觀念,進而通過一致的價值觀優化企業形象,提升企業實力,增強品牌認可度。
4.以人文本,創建學習型組織。民營企業員工是文化的創造人,同時也是接受者以及傳播人,因此民營企業文化建設應樹立以人為本的原則,通過人性化管理達到攻心為上、挖掘人才核心潛能、促進人力資本最大化的終極目標。具體來說,民營企業應給予員工充分的信任與理解,全方位激發員工工作熱情。同時,應會用人,用好人,激發員工長處,激勵他們形成競爭發展意識,進而達到人盡其才的良好效果。再者,民營企業應重視人才培養,引入終身學習及培訓制度。應通過有效的激勵管理,促進員工樹立主人翁意識,提升企業凝聚力與向心力。另外,民營企業應給予員工全面關注,了解他們的心聲,制定符合本單位員工特征與需要的獎勵獎懲制度,最大化滿足員工的合理化建議與要求,進而激發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全面增強生產管理效率。
學習型組織,顧名思義,應激發每名員工核心創造性,積極發展形成一類填滿整個群體、組織內部的良好學習氛圍,通過學習活動真正體現員工個人價值,全面提升組織績效水平。創建學習型組織可通過五項修煉完成,即員工應實現自我的超越,優化心智模式,形成一致的愿景,完成團隊學習并進行系統思考。倘若民營企業文化核心是競爭力,則核心的根本就在于學習力的強大與否,唯有學習才能增強創新力。今后,民營企業的成功發展需要歷經工作群體的震蕩向上并逐步規范化發展,經歷必要的修整發展變成最終的學習團隊。因此,民營企業主以及員工均要不斷地學習、充實自我,同時應轉變以往的個人學習為團隊組織的整體學習,將企業打造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學習型組織,在該組織模式中積極塑造企業文化,使之成為企業內部培養的良好氛圍,令員工持續地更新知識結構,發展新思想,跟上時代步伐,永遠走在時代前列,實現又好又快的全面發展。
總之,民營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提升與文化建設息息相關,唯有針對文化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制定科學對策,方能排除萬難,爭取更大的勝利。
[1] 禮海波,倪愛武.論我國民營企業文化的構建[J].燕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5).
[2] 鮑志倫.我國民營企業文化建設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中國市場,2012,(9).
[3] 馬晉晨.我國民營企業文化的精細化實施路徑分析[J].中國商貿,2011,(23).
[4] 李智禮.基于人本管理視角的民營企業文化體系建設研究[J].中國商貿,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