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西人民廣播電臺,雞西158100)
前言:隨著社會進步和人類發展,人民的生活模式發生了改變,因此廣播電臺的模式也發生了改變,廣播電臺的模式變得新穎化和創新化了。但是,目前廣播電臺的發展還不是那么理想,所以要通過提高廣播電臺記者的采訪能力和寫作素養來加快廣播電臺的發展。本文就廣播電臺記者的寫作和采訪素養進行簡單討論。
記者在采訪時要嚴格根據事實的真實性,不能加入主觀臆斷,要遵循新聞報道的相關要求,不能打破新聞準則,要保證事件的準確性和真實性。采訪時應該客觀冷靜,不應帶有個人色彩,這樣才能保證采訪客觀公正,夾雜私人感情很容易讓采訪具有偏向性,難保證其公正性。在遇到采訪不順利受到阻攔的時候要知道怎樣將采訪進行下去,也就是需要記者的隨機應變能力要強。采訪的內容應該細致不能過于粗放,要做到能使觀眾有感觸,或是同情,或是憤怒。能讓觀眾有感觸的采訪就是好的采訪,一個細致的采訪也是為了寫出的稿件更具有感染力。在采訪中,有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就是錄音環節,錄音是采訪事實的證據,對于一個采訪來說是事件的證明,所以重視錄音環節是對記者采訪的一種督促。
廣播電臺的采訪最后是要通過采訪報道的形式體現出來的,寫作能力對于寫好采訪報道來說是尤為重要的,采訪報道能否直擊人心,能否感動到閱覽者,就看記者的寫作能力了。如果記者的寫作能力達不到要求,那就相當于做了一次失敗的采訪。提高記者的寫作能力也是為了保證寫出來的稿件能和采訪的事實相符,避免出現與事實不符的現象。現在新聞的競爭激烈,廣播電臺必須具備自身的優勢才能和新聞競爭,所以現在電臺的記者僅僅具備采訪能力是不夠的,同時還要具備寫作能力,才能有競爭優勢,所以加強廣播電臺記者的寫作能力是電臺發展的必然趨勢。廣播電臺的記者不僅要在短時間內寫完稿件,還要求寫出來的稿件必須是高質量的。培養廣播電臺記者的寫作素養就是提高新聞的報道質量。
要想成為一個合格的記者,首先要有的就是一個良好的工作態度。一個記者有好的工作態度才能在采訪時認真負責,才能保證報道的真實性和有效性。記者在采訪時要對自己的工作能力準確定位,知道自己有哪些不足,采訪時揚長補短,在采訪時避免感情用事和主觀臆斷。采訪時將采訪的質量放到第一位,避免為了完成任務而粗略采訪的現象發生,每位記者都應該秉承對他人對自己工作負責的態度,不敷衍了事,盡心盡力采訪最真實的事件給大家。采訪時錄音環節很重要,應該配備高質量的錄音攝像設備,保證在錄音環節不出現差錯。采訪過后,工作人員用在錄音處理上的時間比用在撰寫新聞稿的事件還要長,錄音中有很多要提取的重要信息,是新聞稿能否寫得屬實的關鍵。要想提高采能力最好的方法就是實踐,通過實地采訪可以學到很多,讓一個記者的采訪能力提高很多,逐漸地積累采訪經驗才能有進步,有突破。溝通和交流是進步的法寶,電臺記者經常和有經驗前輩溝通和交流對于自己采訪能力的進步有很大的幫助,通過交流和虛心求教,從前輩那里得到他們積累的經驗,能夠少走彎路,是很有幫助的。
電臺記者要具備的寫作能力就是在任何環境都能不受打擾的寫作,在電臺的工作要求高,節奏快,要求記者以最快的時間寫完新聞稿,所以有時記者要在工作的地方馬上就開始寫新聞稿,沒有安靜適合寫作的環境,所以對于記者寫作能力的要求就很高。采訪的時候全面細致的了解,在寫新聞稿的時候要進行整合,將事件詳細敘述,還不能啰唆,報道要有鮮明的主題和清晰的內容,不然會讓人感覺枯燥乏味。主題是報道的靈魂,主題鮮明讓人馬上就知道報道的主要事件,在最短的時間吸引人們的注意,電臺記者在撰寫新聞報告時也不應該過于死板,適當地加一些自己的理解是正確的,但是拒絕忽略客觀事實的主觀臆斷,應該以客觀事實真相為主,不能偏離中心內容。寫新聞稿時注意把握新聞的采納借鑒尺度和靈活性,一個優秀的有能力的電臺記者能夠靈活運用采訪的內容,運用巧妙的文字將采訪內容撰寫出來,還不會失去準確性和真實性。對于撰寫字數要求記者有適當的把握,過多或過少都是不合適的,撰寫內容應該主次分明。現在的社會新聞數量數不勝數,要想在這么多的新聞中脫穎而出就要求電臺報道的新聞具有吸引力,挖掘大事件能夠加大關注度,撰寫過程中注重人性化,展現人文關懷。
廣播電臺要想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不被淘汰,就要不斷地強化自身能力,增強電臺記者的采訪和寫作素養是必要的。電臺的新聞報道應該有選擇性,不能什么都報道,要報道符合道德原則和社會人文關懷的,報道的內容要有時效性,提高廣播電臺的質量,促進廣播電臺的健康發展。對于新聞記者要做到多聽、多問、多走、多寫、多聽他人的建議,多向前輩提問,多去實地采訪,多寫新聞稿,鍛煉自己的能力。一個記者要學會任何時候都要學習,看別人采訪和寫作也是能進步的。
[1]韓阿滌.提高廣播電臺記者的采訪能力與寫作素養[J].新聞傳播,2017-07-08.
[2]李冬梅.淺談廣播電臺記者的采訪與寫作素養[J].新聞研究導刊,2016-11-10.
[3]趙東偉.廣播電臺記者的采訪與寫作素材探討[J].傳播力研究,2017-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