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明珠
中圖分類號:F830 文獻標識碼:A
內容摘要:傳統的貨幣數量論指出,貨幣的供應量以及貨幣的價值與一般物價水平之間存在著穩定的關系。假設其他的物價影響因素保持不變,貨幣的供應量與物價水平是呈反向變動的關系。但是從我國經濟長期狀況來看,很長一段時間內貨幣都存在著超發的現象。市場中實際投放的貨幣量遠遠超過經濟增長所需要的貨幣量。這為討論我國當前體制下貨幣供給量與物價水平之間的關系提供了便利條件。鑒于此,本文研究了貨幣供給量對物價水平影響的傳導機制,建立了向量自回歸模型進行實證分析。
關鍵詞:貨幣供應量 物價 傳導機制 實證
自20世紀90年代至今,我國經濟發展出現了一種非常反常的現象。如我國貨幣供應量的增長速度每年達到了近15%,但是通貨膨脹率卻一直處于一種非常穩定的狀態,平均增長速度僅為4.3%。從2011-2016年,我國的貨幣供應量的增長率大約為12%,但是同期的通貨膨脹指數除了在2011年時為5.4%左右之外,其他年份的通貨膨脹率水平卻僅僅為2%。因此可以發現,我國近些年的貨幣供應量的增長率與通貨膨脹率之間并不具有相對穩定的關系。對于這種反常的現象,研究我國近幾年貨幣供應量的增長率與物價水平之間的關系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通過構建計量分析模型,對我國物價水平與貨幣供應量之間的互動關系進行深入分析。
文獻綜述
國外研究現狀。在1992年,弗里德曼以及班杰明對美國貨幣供應量的增長率和物價水平的變動關系進行實證檢驗,與1971年分析所不同的是,此次實證檢驗時間區間為1960-1990年。通過此次研究,他們所得出的研究結論與1971年的研究結論基本一致。Bemanke與Mihov在2012年收集了美國經濟數據并建立了誤差修正模型,對當時的經濟狀況進行實證分析。他們通過研究后認為,美國當時的物價水平是剛性的,在貨幣供應量的增長率發生變化的時候國內生產總值最先受到影響,兩年后貨幣供應量的增長率的影響才會傳導到商品價格上。De Grauw在2015年時對一些通貨膨脹率水平并不高的國家數據進行收集并研究,得出結論,即使是在這些通貨膨脹率比較低的國家,其貨幣供應量的增長率和通貨膨脹率之間仍然具有顯著的相關關系。在2016年時,Kaufinaim對歐洲1980-2014年的季度經濟數據進行計量分析,通過建立誤差修正模型來探索貨幣供應量增長率與物價水平之間的長期互動關系。
國內研究現狀。我國學者也對貨幣供應量的增長率和物價之間的互動關系進行了研究,比如在2007年,李曉榮等人利用Johansen協整關系檢驗的方法對我國M2增長率和通貨膨脹之間的關系進行了實證研究。他認為在較長的時期內M2和通貨膨脹率之間呈現了正相關的變動關系。劉全、張文、王憲良(2009)在之后的研究中也得出類似的結論,即貨幣供應量的增長率在長期內和CPI之間存在正向變動的關系。王一鳴(2010)在進行類似研究時,將我國狹義貨幣供應量M1和通貨膨脹率作為研究變量,數據選擇1952-2009年我國經濟數據。在2010年時,宋宇通過構建多元回歸方程,選擇的考察變量是M0、M1、M2以及物價指數CPI,研究得出的結論是這些經濟變量之間具有比較明顯的正向互動關系,而且也沒有時滯效應。程思成(2015)把廣義貨幣供應量和國內生產總值之間的比值作為研究對象,對我國在1998-2014年的經濟狀況進行計量研究,他研究結論是在短期內M2/GDP對通貨膨脹率具有十分明顯的影響。
貨幣供給量對物價影響的傳導機制
貨幣渠道的傳導機制。貨幣主義研究者最早提出貨幣供應量變化存在貨幣供應量傳導機制,那么在討論貨幣傳導渠道的機制之前,就需要先強調貨幣主義者所公認的兩個研究假設:第一,貨幣供應量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夠對國內生產總值起著決定作用的;第二,經濟體本身具有很強的自我調節機制。根據兩個公認的假設可以得知,一個國家的貨幣供應量可以最終影響其國民收入,也就是說通過貨幣渠道的傳導機制,貨幣供應量的增長率能夠引起社會總產出水平的變化,進而對物價水平產生影響。具體而言,貨幣渠道的傳導機制可以分為如下幾個步驟:首先,是貨幣供應量的增長就代表著市場中的流動性減少了,然而人們對這種流動性的減少的認識往往是具有滯后性,那么人們也就不能及時調整對工資水平的預期;其次,當市場的流動性增加時,企業就會減少對銀行借款的資金需求。當企業的借款需求降低時,市場中資金供需情況為供大于求,那么面臨供大于求的資金狀態時,利率水平將不可避免要降低,降低的利率水平將導致企業的借款成本降低,進而導致生產成本降低;最終將引起物價水平降低。
利率渠道的傳導機制。除了貨幣渠道的傳導機制,那么貨幣供應量也能夠通過利率渠道的傳導機制引起物價的波動。具體來看可分為如下四個階段:第一,如果貨幣供應量增加會引起投資者更大的投資偏好,這將進一步導致債券價格水平不斷提高,而債券價格水平的提高也就意味著利率水平的降低;第二,降低后的利率水平能夠吸引更多的投資,進而導致市場投資規模擴大;第三,市場投資規模擴大后將會進一步影響實際總產出和人均國民收入的變化,也就意味著整個社會的就業情況發生改變,從而使整個國家的經濟出現繁榮景象;第四,經濟的繁榮能夠促使企業擴大規模并加大生產力度,比如增加對勞動力的需求。勞動力需求的增加將會導致企業提升工人工資水平。從另外一個角度看,企業產出的增加,也會帶來原材料價格的上升進而造成物價的上漲。
匯率渠道的傳導機制。貨幣供應量也能夠通過匯率渠道的傳導機制來影響物價水平的變化。具體來看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假如一個國家實行的貨幣政策比較寬松,就會導致市場中的貨幣供應量增加,然而國內市場在較短的時期內,對這種增加的貨幣供應量不會立即做出反應,這就會使得國內市場與國外市場的利率水平之間存在差異;第二,如果國內真實利率水平相比較國外來說處于低水平情況下,就會造成在國際外匯市場上本幣被拋售而外幣被儲藏;第三,在浮動的匯率制度前提下,如果本幣被拋售那么在短期內國內市場中流動的貨幣量將會減少,也就意味著物價水平將會被推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