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喜平 肖潔
摘要:國家專業教學標準是指導學校組織實施教學、加強專業建設、開展質量評價的基本依據。全文就國家專業教學標準中人才培養目標及人才規格、課程體系及課程標準、校內實訓教學條件等重點內容的開發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高職 專業 教學標準 探討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8)17-0174-02
2015年年底,教育部對高職高專專業目錄進行了修訂與細化,新增了城市軌道交通通信信號技術專業。為了保證城市軌道交通通信信號技術專業整體人才培養質量,在國家層面開發兼具統一性與科學性的專業教學標準已是迫在眉睫。
城市軌道交通通信信號技術專業定位為“面向地鐵運營單位”,其對應職業(崗位)為通信工、信號工。以下,針對該專業,就國家專業教學標準中重點內容的確定展開探討。
一、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及人才規格確定
人才培養目標是人才培養的總原則和總方向,是開展教育教學的基本依據。人才規格是人才培養目標的具體化,是組織教學的客觀依據。
高職教育是指“完成高中階段教育和中職教育的基礎上,為適應生產、建設、管理與服務一線的某種職業、崗位、技術業務的需要,而進行的高等知識、技能和態度的教育”,它“是高等教育的一個重要類型,是一種高等專業技術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并存于專科、本科和研究生各層次教育中”。
通常將人才分為四種類型,即學術型人才、工程型人才、技術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教職成[2015]6號文件強調:高職院校應以增強學生的就業創業能力為核心,加強思想道德、人文素養教育和技術技能培養,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的最終落腳點是“技術技能人才”,而這種技術技能人才規格,必須從知識、技能和素質三個方面來進行詳細描述。
為了確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內涵、提高其科學性及增強人才培養的效果,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輸出時遵循如下步驟:
(1)由城軌運輸類專業指導委員會組織調研。調研團隊由城軌運輸類專業指導委員會、行業企業技術專家、教育專家、高職院校課程專家及專任教師組成;調研范圍覆蓋全國城市軌道交通行業,分西南、西北、東北、華中、華北、華南、華東共7個片區進行;調研方法有問卷調查、電話調查、實地面談、座談會、查閱文獻等直接與間接調研方式;調研內容包括城市軌道交通行業的人才結構現狀、行業現狀及發展趨勢、人才需求狀況,崗位對知識、技能和素質的要求,相應的職業資格,畢業生就業去向,高職院校的學生特點等等。城軌運輸類專業指導委組織的調研工作于2017年下半年展開,共發放調查問卷970份,回收938份,回收率97%。
(2)由城軌運輸類專業指導委員會組織專任教師對調研資料進行系統分析、歸納、整理,組織課程專家及專任教師討論、擬(修)訂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行業企業技術專家及教育專家對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提出咨詢意見;經過多次修訂、咨詢,修訂組和咨詢組對人才培養目標的意見取得一致。
(3)城軌運輸類專業指導委員會再次組織專家會議審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審核通過后,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輸出。
通過以上工作的開展,對城市軌道交通通信信號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我們可以這樣表述:本專業面向城市軌道交通行業通信、信號等技術領域,培養理想信念堅定、德技并修、全面發展,具有一定的科學文化水平、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工匠精神、較強的就業創業能力,掌握城市軌道交通通信信號技術專業必備理論知識,能夠從事通信與信號設備的安裝、維護與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通過崗位要求調研,整理出崗位工作任務共123條,與其對應崗位職業能力(指個體在職業活動中完成具體工作任務的能力,包含知識、技能與態度)共562條,并用清晰簡潔的詞典式表格形式呈現;參照通信工、信號工國家職業資格標準,從而形成對人才規格的科學表述。
二、專業課程體系構建及核心課程標準確定
課程體系及課程標準,是國家專業教學標準中的核心內容。國家專業教學標準的制定堅持就業導向為原則,并立足于學生職業生涯和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我們采用基于職業崗位(群)導向的課程體系構建方法,并在課程體系構建過程中,城軌運輸類專業指導委員會組織行業企業技術專家、教育專家、高職院校課程專家共同參與。專業課程體系構建步驟如下:
(1)崗位主要工作任務及核心職業能力提煉。針對崗位工作任務與職業能力樣本,同時參照通信工、信號工國家職業資格標準,提煉出崗位主要工作任務26條與核心職業能力125條,并用清晰簡潔的詞典式表格的形式呈現。
(2)專業核心課程名稱確定。將主要工作任務按照一定的邏輯關系組合在一起,得到典型工作任務,將典型工作任務轉換為核心課程名稱。按照這種方法共確定7門核心課程,分別是:城市軌道交通信號基礎設備維護、城市軌道交通聯鎖系統維護、城市軌道交通列車自動控制系統維護、城市軌道交通信號及通信電源系統維護、城市軌道交通專用通信系統維護、城市軌道交通通信傳輸系統維護、城市軌道交通無線集群系統及設備維護。
(3)專業課程體系構建。核心課程是課程體系的根本;以核心課程為出發點,考慮高職教育對學生政治、身心、人文及科學素質的全面要求,考慮學生職業遷移能力及創業創新能力的發展,考慮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提高,考慮全國各地區、經濟發展情況差異;合理配置公共基礎課程、專業基礎課程、專業拓展課程和實踐類課程;遵循人的職業成長規律及學習認知規律,將課程進行序化與設計,構成專業課程體系。
核心課程標準確定。核心課程標準應依據崗位主要工作任務與核心職業能力來制訂,參考崗位主要工作任務定位課程目標,將崗位核心職業能力融入課程內容中。這樣,我們就能按照課程標準的文本,從課程定位、課程目標(知識目標、技能目標、素質目標)、課程內容(知識點、技能點、素質)、教學實施(教材和教參選用、考核評價要求、教學基本條件要求)等方面對核心課程標準進行表述了。
三、校內實訓教學條件確定
依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結合崗位主要工作任務、核心職業能力,按照課程體系和課程標準要求,列出所需系列實訓項目,將實訓項目按功能進行系統分析、歸類,提出12個實訓區建議,分別為:鉗工實訓區、電工實訓區、電子實訓區、計算機組裝實訓區、網絡技術實訓區、信號基礎實訓區、電源實訓區、聯鎖實訓區、列車自動控制系統實訓區、有線通信實訓區、無線通信實訓區、專用通信實訓區。
四、結語
采用多種方法開發出來的國家專業教學標準,對接了行業企業需求,對接了國家職業資格標準,甚至可以說對接了真實的工作環境和企業文化,因此它對促進專業建設、規范專業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國家專業教學標準是框架,是基礎,各高職院校應根據自身的發展水平制訂具體、靈活的專業教學標準。而且隨著產業結構調整、勞動組織發生變化、技術進步與升級等,國家專業教學標準必須在實施過程中進行動態更新,以便能更好地為教學服務。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標準化工作指南(第1部分):標準化和相關活動的通用詞匯(GB/T20000.1-2002)[M].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2.
[2]葛維威.近年來職業教育國家教學標準體系建設成果[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7.
[3]柴福洪.陳年友.高等職業教育名詞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63-64.
[4]徐國慶.職業教育課程地位的理性思考——基于宏觀政策的視角[J].教育研究,2013(10):48.
責任編輯:張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