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懷林 王少軍
(1.蘇州大學,江蘇 蘇州 215006;2.北京交通大學,北京 100044)
動畫電影指在影院中上映的、時長大于40分鐘的動畫片,它作為電影的一個分支,有著獨特的雙重屬性。正如松林在《美術電影藝術規律的探索》一文中所說,一部完整的美術電影(今統稱為動畫電影)應該包括美術與電影兩種形式的完美結合。從美術風格方面來說,我國的動畫電影曾取得相當大的成就——“中國學派”動畫電影曾馳譽中外,在世界影壇上獨樹一幟,是自19世紀末動畫片誕生以來,國際動畫片幾個風格鮮明的流派之一。但是當美術片走向一部完整的動畫電影,電影的屬性會要求它依靠票房立世。回觀我國國產動畫電影,榮光過后是一段長時間的低迷,不僅在國際市場上一蹶不振,國內市場的票房表現也難稱理想。終于,2009年國產動畫電影迎來了首部票房破億的影片《喜羊羊與灰太狼之牛氣沖天》。自此之后,又有不同系列、不同題材的國產動畫電影紛紛創造出更矚目的輝煌,國產動畫電影產業迎來了復蘇的景象。
中國動畫電影產業的復蘇并非一路勢如破竹,路程是曲折回轉的。為了試探性地尋找近年來國產動畫電影的發展規律,尤其是票房與動畫電影表征之間的客觀聯系,本文收集了2008—2017十年間,國內院線上映過并可查的全部國產動畫電影(共230部,其中,統計到票房的電影211部)的信息,并從7個維度(上映時間、票房、故事題材是否來源于中國、是否以道德教育為主題、是否體現傳統美學風格、是否面向全年齡、是否有真人參演)進行了數據統計與分析。
1.2008年至2017年,國產動畫電影共上映230部,在2015年達到頂峰
從國產動畫電影上映數量的增長情況來看,自2008年至2017年,我國國產動畫電影上映數量總體上呈增長之勢(如圖1所示)。具體來看,2008年到2015年的8年間,國產動畫電影每年的上映數量保持了環比高于8%的波浪式增長,并在2015年以環比50%的增長率呈現井噴之態,隨后開始回落,到2017年,電影上映數量基本與2014年持平(如圖1和圖2所示)。

圖1 2008—2017年電影上映數量分布

圖2 2008—2017年電影上映數量環比增長趨勢
2.2008年至2017年,國產動畫電影累計票房超過103億,二八定律明顯
自2008年至2017年,統計到票房的211部國產動畫電影的票房累計約為103.7億人民幣。其中,共有16部電影的票房超過1億人民幣,票房合計約67.1億,占211部電影累計票房的64.8%;共有38部電影的票房超過5000萬人民幣,票房合計82.5億,占211部電影累計票房的79.6%(如表1)。也就是說,2008—2017十年間,約16%的國產動畫電影貢獻了約80%的票房,這一數據符合二八定律,也意味著,爆款和精品動畫電影才是國產動畫電影市場票房持續增長的主引擎。

表1 票房累計數據
(注:230部電影中,統計到票房的電影共計211部,累計票房約103.7億。因而可推測230部電影的票房超過103億。)

圖3 2008—2017年歷年票房及占比
3.2015年是國產動畫電影十年發展歷程中最具標桿性意義的一年
無論是從上映數量還是票房累計額度來看,2015年都是國產動畫電影十年歷程中具有標桿性意義的一年:2015年上映的國產動畫電影共42部,占10年總上映數量的18.3%,是國產動畫電影上映數量十年之最(如圖1);票房累計近44億,憑一年之力貢獻了十年來總票房的42%(如圖3)。在這中國動畫電影史上濃墨重彩的一年中,三部破億國產動畫電影——《捉妖記》(24.4億)、《西游記之大圣歸來》(9.57億)、《熊出沒之雪嶺熊風》(2.71億),也充當著行業的風向標給動畫電影產業帶來了新的思潮。
1.約30%電影的故事題材來源于中國,歷年取材比例在2013年觸底后反彈
在統計到票房的211部電影中,有62部,約30%的電影取材于中國。從時間軸上來看,自2008年到2013年,每年取材于中國的電影數量的占比呈持續下跌趨勢,在2013年到達谷底,之后開始持續復蘇,到2017年,這一比例已達到31%。

圖4 故事題材來源

圖5 歷年故事題材來源于中國的電影數量占比
2.約30%電影有明確的道德教育主題,教化氛圍經歷持續弱化后于近四年反彈
在統計到票房的211部電影中,有63部,約30%的電影有明確的道德教育主題。從時間軸上來看,與歷年取材于中國傳統文化的電影數量占比相似,自2008年到2013年,每年有明確的道德教育主題的電影數量的占比呈持續下跌趨勢,在2013年到達谷底,之后開始反彈,但反彈勢頭要略弱于前者。

圖6 是否以道德教育為主題

圖7 歷年有明確的道德教育主題的電影數量占比
3.約16%的電影運用了傳統美學風格,歷年運用比例在2012年觸底后復蘇
在統計到票房的211部電影中,僅有33部,約16%的電影包含傳統美學風格。從時間軸上來看,從2008年到2012年的五年間,每年包含傳統美學風格的電影數量的占比經歷了大幅震蕩,并在2012年觸底,之后開始反彈,在2014年到2016年間,保持了持續平穩的緩慢增長,并于2017年小幅增長到17.2%。

圖8 是否包含傳統美學風格

圖9 歷年包含傳統美學風格的電影數量的占比
4.約25%的電影面向全年齡,全年齡電影在歷年中所占比例震蕩明顯
在統計到票房的211部電影中,有52部,約25%的電影面向全年齡,說明我國的動畫電影市場還是以低幼定位為主。從時間軸上來看,自2008年到2012年,歷年面向全年齡的電影數量的占比在震蕩中下行,2013年起開始攀升,到2014年達到頂峰,有44.4%的電影面向全年齡市場,此后這一比例又開始下跌,到2017年,這一比例為20.7%,基本與2008年持平。筆者認為,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與低幼電影的蓬發(低幼動畫電影往往同一系列連續推出)和創作能力限制(全年齡電影往往需要更強的創作能力與技術支持)有關。

圖10 是否面向全年齡

圖11 歷年面向全年齡的電影數量的占比
5.真人參演的比例僅為1.4%,但相應電影均表現出了較好的票房號召力
在統計到票房的211部電影中,僅有3部電影由真人參演,包括《捉妖記》(主演:白百何、井柏然等)、《爵跡》(主演:范冰冰、吳亦凡等)和《我愛灰太狼2》(主演:趙英俊等),且這三部分電影的票房分別達到了24.4億、3.83億和0.755億。由此可在一定程度上看出明星對動畫電影票房的號召力。
6.票房排名越高的電影,取材中國、運用傳統美學、面向全年齡的比例越高
本文將統計到票房的211部電影,按照票房前16部、票房前38部和211部進行劃分后發現,票房排名越靠前的電影,在“故事題材來源于中國”“包含傳統美學風格”“面向全年齡”“真人參演”這四個維度中的占比越高。而票房前38部的電影和票房前16部的電影在“以明確的道德教育為主題”這一維度的占比分別比總樣本低5.2和3.1個百分點。

表2 不同票房區間的電影在不同維度上的占比

圖12 不同票房區間的電影的特征對比
在上述研究的基礎上,本文使用SPSS軟件以票房為因變量,以上映時間、故事題材是否來源于中國、是否以道德教育為主題、是否體現傳統美學風格、是否是全年齡、是否有真人參演6個元素為自變量進行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傳統美學風格、全年齡、真人參演與高票房在0.01置信水平上顯著相關,故事題材來源與票房在0.05的置信水平上顯著相關。即在2008—2017十年間,如果國產的動畫電影選用了來源于中國的故事題材、或者體現了中國傳統的美學風格、或者故事設定于全年齡、或者有真人角色的設定,那么它傾向于獲得高票房,而后三者與高票房的相關性更高,推論可信度高達99%。這一結論也印證了前文描述性統計所呈現的結果。

表3 相關性分析數據
根據上文分析,電影的故事題材來源于中國、包含傳統美學風格均與高票房有顯著相關性,而這兩個因素都是中國元素的體現,前者體現在電影故事內容上,后者體現在電影的美學觀上。這證明了使用中國傳統元素已經成為當今國產動畫電影取得高票房的好途徑。
事實上,中國元素,尤其是美學風格曾經險些成為國產動畫產業的“棄子”。國產動畫電影到底該不該走民族化的道路?這個議題的討論甚至比“中國學派”的出現還早,20世紀七八十年代就已經出現了《美術電影要走民族化的道路》《愈有民族性,愈有國際性——美術電影民族風格的形成和發展》等關于國產電影民族化道路的經典論著。在國產動畫電影模仿西方之風盛行時,則有學者發表《用別人的話講自己的故事》等文章闡述拋棄傳統之弊。以《西游記之大圣歸來》為首的中國故事、中國審美的國產動畫電影得到票房、口碑的雙重肯定后,民族化道路因未來變得明朗而重新被熱議,業界、學術界都出現了大量呼喚民族傳統回歸的聲音。
在數據上,這種變化也得到了印證。在上文以時間軸視角進行的趨勢分析中可以看到,在2008年到2017年的十年間,故事題材來源于中國和包含傳統美學風格的電影在歷年電影中所占比例的變化呈現出了高度一致性。從2008年到2012年、2013年,包含傳統美學風格、故事題材來源于中國的電影在歷年電影中所占比例總體上均呈下降趨勢,而從2013年、2014年開始,兩者所占比例相繼開始反彈,中國元素不論在內容還是在形式上都開始更多地出現在國產動畫之中,并呈現了相對平穩的持續的增長趨勢,進而在2015年書寫出了中國動畫電影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由于電影上映時間相對于電影創作的滯后性,我們有理由推斷,

圖13 故事題材來源于中國與包含傳統美學風格的電影歷年所占比例變化對比
中國元素在國產動畫電影中的復蘇和回歸至晚在2010年前后就已經發生。
對于國產電影該不該保存和發揚民族特色的議題,筆者認同“愈有民族性,愈有國際性”這一觀點。除了上文數據的佐證,筆者認為還有以下兩點理由:
第一,歷史的教訓。隨著中國動畫在國際的沒落,中國動畫產業在20世紀80年代以后淪為外國的代工廠,國產動畫電影曾進行了大量模仿西方的嘗試。甚至到了2008—2017年十年間,還不乏使用純西方手法表現東方題材的動畫電影:將十二生肖的形象西方化是常見的現象,甚至會使用類似變形金剛的形象來定位“朱雀”“玄武”這樣名稱的主角。雖然這些想法非常大膽和創新,票房卻往往并不理想。
第二,國際影壇的啟示。放眼國際動畫電影,我們可以發現各國各地的動畫電影可以擁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并憑此取得了不少的成就。熱映的歐洲動畫電影《至愛梵高》就是個例子,電影將傳統的歐洲油畫與動畫電影結合,不僅在歐洲獲得殊榮,還以極致的藝術感染性征服了諸多國際觀眾,獲得了良好的國際票房收益。而近些年來叱咤風云的美日動畫也都有各自鮮明的風格,日本宮崎駿動畫與日本傳統藝術文化緊密相連;美國作為移民國家,本身文化兼容了歐洲底蘊與自由解放,迪士尼的美術風格在偏歐式的同時也彰顯著簡潔現代化,好萊塢美式英雄的故事設置則闡述著美國憲法精神……對比這些,中國沒有理由放棄民族的故事底蘊和美術風格。中國元素的回歸與再次崛起已經是離弦之箭。
國產動畫電影應該自信地走民族風格道路,但應該如何將中國元素與時代新潮和諧、適宜地統一于動畫電影之中呢?傳統“中國學派”動畫電影的特點被尹巖老師總結為:寓教于樂的教化方式,寫意傳神的藝術手段,別具風格的美術特征。筆者認為,今日國產動畫電影打造充盈中國元素而又不悖時代新潮的作品,不妨在傳統“中國學派”上做加減法,在新時代浪潮中整合性地傳承中國元素,創造出新生的“中國學派”。
“寓教于樂”的創造宗旨與教化方式,在當時被認為是中國學派與西方動畫電影最大的區別——中國學派“重教”,道德感明晰;西方慣于制造噱頭喜感,道德觀較模糊。今日看來,這種區分隨著時代的變遷已經有了相互的汲取與交融。西方動畫片已經從充滿噱頭、惡作劇的米老鼠、唐老鴨升華,有了《瘋狂動物城》這樣正能量滿滿、價值觀明確的作品;而中國的動畫電影為迎合市場,也在漸漸地減輕著說教的意味。上文的相關性分析同樣符合這一趨勢——道德教育與票房表現不存在顯著相關性,國產動畫電影并不會因為高舉道德教育旗幟而得到更多青睞。在這種情況下,新型“中國學派”應避免說教之重(保證電影價值觀導向正向即可),轉而重點發揮傳統中國學派的另一特長,即提倡審美愉悅,追求“樂而不淫”“賞心悅目”。審美愉悅性不僅能起到溫柔“感化”的作用,也能讓中國學派動畫電影順利融入“全年齡”潮流。這一點已經在《西游記之大圣歸來》中國式審美盛宴的成功中得到驗證。
“寫意傳神”指中國學派動畫電影畫風寫意,故事神幻,不同于西方以客觀取材,采用抽象形象做變幻。今日看來,西方動畫電影已經從“客觀”向“奇幻”跨越了很大一步,西方優質的奇觀奇幻類動畫電影在國際市場也相當受歡迎;中國卻在同一領域落后,早已不是奇幻電影輸出國。究其原因,中國動畫電影的制作過程盲目求快、濫用經典IP,與好萊塢的精工細作、迎難而上的精神形成鮮明對比。據此,新型“中國學派”一方面應繼續充分利用中國豐富的奇幻故事資源,以中國式手法書寫奇幻;另一方面,學習西方成功經驗對IP資源應妥善開發利用,創造出更多的中國奇幻爆款動畫電影。
“別具風格”的美術風格曾使中國學派在國際動畫影壇上名列前茅。直至今日看來,中華美術涵蓋之廣,手法之豐富,技藝之精妙,在國際上依舊享譽盛名。加之傳統美學在票房上的好表現,筆者認為,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中國學派”都可以大膽地在動畫電影中展示傳統美學風格,從秦漢線條的古拙渾圓。唐宋的善用青綠,明清的水墨淡雅,敦煌的恢宏、工筆的細膩,到民間藝術中的剪紙、皮影、年畫等,都是國產動畫電影得天獨厚的資源,取之不盡的寶庫。當然,新型“中國學派”繼承傳統“中國學派”美術風格時也不能故步自封,學習國際先進的動畫技術也是更好地表達中國元素的重要途徑。
如何將市場化、時代化的元素和諧、有機地嵌入新型中國學派動畫電影中,打造有中國風格的、叫好賣座的國產動畫大片,是我們這個時代國產動畫電影需要致力探索的課題。本文有諸多未盡之處,僅希望文中跨越十年的數據分析以及對新型“中國學派”的建議,可以給今日的國產動畫電影帶來些微啟示。今日,正是中國元素、新型“中國學派”發光發熱的好時機。“‘中國學派’既有光榮的歷史,必有充滿生機的未來。”希望“這個未來正在走來”!
附錄一:2008—2017年票房排行前38的國產動畫電影

序號片名上映時間1捉妖記2015年2西游記之大圣歸來2015年3大魚海棠2016年4熊出沒·奇幻空間2017年5爵跡2016年6熊出沒之熊心歸來2016年7熊出沒之雪嶺熊風2015年8熊出沒之奪寶熊兵2014年9喜羊羊與灰太狼之開心闖龍年2012年10喜羊羊與灰太狼之兔年頂呱呱2011年11十萬個冷笑話22017年12大衛貝肯之倒霉特工熊2017年13喜羊羊與灰太狼之喜氣羊羊過蛇年2013年14喜羊羊與灰太狼之虎虎生威2010年15十萬個冷笑話2014年16賽爾號大電影6:圣者無敵2017年17新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2一日成才2016年

續表

附錄二:相關性分析變量編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