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 晗
隨著信用卡市場競爭愈演愈烈,對信用卡市場進行細分并推出相應的個性化信用卡產品已是大勢所趨。其中,由于大學生群體的特殊性,大學生信用卡市場獲得了各大銀行的廣泛關注和重視。
雖然多年來的計劃生育政策限制了我國人口增長速度,但是伴著高校擴招政策,我國大學在校生人數及招生規模仍然增速穩定。如圖1所示,我國大學在校生數量自2010年的2921.7萬人穩步增長至2015年的3494.3萬人,招生數量也從2010年的715.6萬人增長至2015年的788.1萬人,而且在二胎政策出臺后,相信未來大學在校生數量及招生規模將繼續穩步增長。
顯然,大學在校生數量及招生數量的增長意味著大學生信用卡市場容量擴大。在當前大學生人口紅利持續釋放的背景下,大學生信用卡市場未來增速值得期待。
雖然商業銀行更加重視大學生進入社會之后所釋放出的消費潛力,但這并不意味著大學生在校期間的消費市場是無關緊要的。
一方面,大學生消費市場不同于一般市場,大學生消費需求多元化,其消費屬于純支出類消費;另一方面,大學生消費市場增速穩定,如上表所示,我國大學生消費金額在2010年至2015年間均穩步增長,2015年我國大學生消費金額同比上升5.0%,并且估計其未來還將保持每年5%上下的增長率。
大學生群體作為社會中受教育程度較高、個人素質較高的群體,就業前景相對較好,在走上工作崗位后,其收入將逐漸與活躍的消費需求相匹配,消費潛力將得到最大程度的釋放,這將是一個更廣闊的消費市場。
當前大學生信用卡存在功能單一、信用額度低等許多問題,這些問題導致信用卡產品對大學生吸引力十分有限,相信在合理解決這些問題后,大學生信用卡市場完全可以迎來復蘇。下面,本文將逐一指出其存在的問題及產生問題的原
因,并予以具體分析。
目前,大學生對信用卡的了解上存在兩方面的問題。一方面,許多大學生,尤其是非財經專業的大學生,受專業所限,平常很少有機會接觸到信用卡相關知識,這樣就減少了他們嘗試信用卡的機會。另一方面,銀行信用卡相關條款規定語言晦澀,解釋不夠清晰明了,這為用戶了解并使用信用卡設置了障礙。
目前大學生信用卡存在持卡人刷卡頻率低的問題。這一方面與上文提到的信用額度低有關,額度低限制了持卡人的用卡范圍,從而導致了低刷卡率;另一方面與信用卡同質化嚴重,功能服務單一有關。沒有對大學生信用卡的服務和功能進行深入挖掘,僅僅是其他普通信用卡功能的簡單重復,這樣顯然不能貼近大學生現實需求,無法得到大學生的認可。
隨著互聯網金融的蓬勃發展,其涉及到的領域也越來越多,不可避免的對大學生信用卡市場產生了沖擊,京東白條和螞蟻花唄等信用產品,成為大學生在信用卡之外的另一個選擇。京東白條具有30天免息支付和分期支付的功能,并且其申請條件比較簡單,螞蟻花唄相對京東白條申請門檻更低。雖然京東白條和螞蟻花唄應用范圍不如信用卡廣泛,僅能在網購時使用,但隨著網絡購物在大學生消費中的比重日益提高,若銀行不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這勢必會對大學生信用卡市場形成較大的沖擊。
雖然銀行信用卡業務的營銷力度非常大,但是大學生對信用卡知識的了解仍然十分有限,許多大學生在申請到信用卡后并不知道該如何妥善使用信用卡。因此,銀行應當適當轉變自己的營銷方式,在大力度營銷的同時還應當把普及大學生信用卡知識與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消費觀作為營銷任務的一部分。
低額度會降低信用卡對大學生的吸引力,高額度又會增加商業銀行所面臨的信用風險,面對這樣的情況銀行可以考慮采取一個折中的辦法來平衡這兩方面,比如銀行可以推出分段式額度,也就是說刷卡可以獲得積分,當積分達到一定數額后可以提升信用額度。
要解決大學生信用卡同質化嚴重,功能單一的問題,銀行必須在大學生信用卡差異化與個性化上付出努力。大學生信用卡是面向大學生群體的產品,其應當旗幟鮮明地強調大學生屬性,從大學生的習慣、性格、心理出發,設計出貼近大學生現實需求的功能與服務。
面對互聯網金融對信用卡市場的沖擊,如果銀行固步自封,僅僅堅守傳統渠道,其市場份額恐怕難以維持,更不用說繼續擴大市場份額。
在這種情況下,銀行應當嘗試將信用卡業務與互聯網金融相結合,一方面銀行可以自己拓展互聯網金融渠道,另一方面可以與具有互聯網金融渠道的公司合作。但是渠道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與具備相應渠道的公司合作顯然是更優的選擇。
第一,對于大學生信用卡的申請,銀行要有明確的審核標準,從源頭上控制信用風險。第二,銀行應當建設信用卡風險監測與評估平臺,建立并完善科學、合理的信用風險評價體系。第三,對于風險的規避,除了銀行方面的努力之外,還需要各界的共同努力。一方面,學校與家庭應當認真履行自己責任,家庭要加強對子女基本觀念的培育,學校要在此基礎上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另一方面,相關監管部門應當制定合理的政策法規并切實履行自己的監管責任,既要從法律層面明確規定權利與義務,對持卡人行為進行限制與引導,同時也要加強對發卡行的監管,督促其嚴格執行相關規定。
大學生理財觀念的匱乏和信用意識的不到位,是造成一系列問題的重要因素之一。大學生信用意識和理財觀念的培養既需要社會及銀行的正確引導,也需要大學生自己的努力。
1、理財觀念
合理進行個人理財規劃對于大學生具有重要意義。大學生受教育、校園環境以及年齡伴隨的特殊心理特征的影響,形成了特有的消費態度和消費行為。作為這樣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大學生應當培養一定的理財意識,掌握理財技能,并通過理財實踐學會合理運用理財工具。這樣不僅有助于大學生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少走彎路,同時也有助于大學生在進入社會后能更快更好地適應,為長遠發展贏得先機。
2、信用意識
社會信用氛圍對大學生信用意識的培育起著重要的作用。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無一不體現著信用,這社會生活中無處不在的信用對持卡人信用意識的培育起著重要的影響。一方面,各類大眾傳媒應當起到正確的引導作用,積極開展各種形式的信用宣傳活動,將正確的信用觀念滲透到大學生學習與生活的方方面面。另一方面,相關部門應當制定合理的法律法規,明確規定權利與義務,嚴懲不講信用的行為,使大學生認識到應當怎樣做與不應怎樣做,從而幫助大學生培育正確的信用意識與樹立正確的信用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