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其梅
計算在小學數學中居于重要位置,《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里明確規定了各學段計算教學的要求,其中第一學段要求“體會四則運算的意義,掌握必要的運算技能,在具體情境中進行簡單的估算”;第二學段要求“掌握必要的運算技能;理解估算的意義”。縱觀小學數學教材,計算教學貫穿始終,教材按照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方式在不同年級對學生的計算能力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教師如能準確地把握課標要求,掌握好一定的教學策略,針對不同年級、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計算指導,一定能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策略一:處理好算理與算法的關系
我們常說,不僅要讓學生會算,更重要的是知道為什么要這樣算。算理主要回答“為什么這樣算”的問題,算法是主要解決“怎樣計算”的問題;算理是計算的依據,是算法的基礎,而算法則是依據算理提煉出來的計算方法和規則,它是算理的具體體現。但很多學生會算法卻說不清楚算理。
1.明白算理與算法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不可分割。算法往往就蘊含在算理之中。如120÷3=40,算理是12個十除以3是4個十,就是40,算法先用被除數前兩位12÷3=4,再把個位上的0補上去得40。兩者相輔相成,是一個有機的整體。
2.借助主題圖和直觀圖理解算理,提煉算法。教材中對計算信息的呈現往往借助一定的情景,但是在教學中常常有教師一旦從情景中提煉出了信息和問題就把主題圖放到一邊,脫離情景學習算理和算法,學生感覺枯燥無味,漸漸對計算失去興趣。我們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為什么要這樣算,帶著這些問題再次聯系問題情景就能找到答案。
算理比較抽象,學生理解有一定困難,教學中還要借助直觀教具如小棒、圓片、計數器,畫示意圖、線段圖、點子圖、數軸圖等幫助理解,教材上也有很多地方利用小棒圖呈現算理過程。如人教版二年級上冊學習100以內加減法時,幾乎都用小棒圖來幫助學生理解算理,既直觀便于學生操作,又能形象呈現思維過程,降低了學生理解的難度。
策略二:增強“內功”,熟記口訣
1.加強口算練習。口算是筆算的基礎,口算的正確性和速度直接影響學生的計算水平。20以內加減,整十整百數加減整十整百數,表內乘除法、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整十數等每天堅持口算,大腦就會越來越靈活,計算能力也會大大提高。
2.熟記口訣、定律。學習重在積累,計算也不例外。對一些常用的口訣、數據也要做到爛熟于心,為我所用,這樣會大大提高計算的速度和準確性。
策略三:堅持練習,及時反饋
1.每日一練。堅持每天3分鐘口算練習,課前、課中、課后均可??梢砸曀?,也可以聽算;可以開火車式訓練,也可以搶答式訓練,還可以直接運用計算題卡或口算本進行練習等等。練習數量不宜過多,根據學生情況而定。
2.每周一小測。通過一周的練習內容進行一次小測驗,題量不宜太多,適可而止,可以是自己班級進行,也可以全校同年級一起進行。
3.每月一大測。每月一次大測驗最好是同年級同時進行,內容要稍微多一些,測驗后同年級老師在一起分析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和改進措施。
還有一個比較有效的辦法,當場作業,當場批改,一個一個過關,題量不要過多,這樣更容易發現問題,有針對性地輔導。
策略四:培養習慣,堅持不懈
“一個好習慣能終身受益?!睆男∽寣W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那是教師功德無量的事,可以成就孩子的一生。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常抓不懈。計算教學中主要培養好學生“五個”習慣。
1.認真書寫的習慣。認真書寫不僅字跡要工整,還要注意各種題型的書寫要求,如遞等式和方程“=”要對齊,列豎式時相同數位要對齊等。
2.打草稿的習慣?,F在信息技術發達,計算工具多,學生平時計算時愛依賴計算工具,口算能力不強,很少動筆計算,更不用說打草稿了。因此,平時教師要多強調,無法進行口算、心算的計算題,一定要在草稿本上計算。
3.認真審題的習慣。常看到有學生看一步做一步,一會兒又發現自己的運算順序錯了,涂改掉重來,這樣既浪費時間又無法做到卷面整潔。因此要讓學生養成認真審題的習慣,一要注意運算順序或簡便方法,二要注意數字不要抄錯,做到“一看二想三算四檢查”。
4.簡算的習慣。有的學生在計算中看到題目要求“用簡便方法計算”或“能簡算要簡算”時才去思考用簡便方法進行運算。沒有簡算的意識,也沒有體會到簡算的優勢,只把它當做是一種解題的要求,看成是一種負擔。因此教學時,教師可以多出一些題進行對比練習,讓學生嘗到簡算的甜頭,從而樹立簡算的意識。
5.估算的習慣。估算和簡算一樣學生都不知道意義何在,題目中有“估算”或“大約”字樣時學生就知道這題要進行估算。其實正確進行估算可以大大減少錯誤,特別是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題,由于數較大,學生計算錯誤多。
策略五:多元評價,激發興趣
長期練習,學生容易產生倦怠感,如果不采取一些有效的評價機制,學生慢慢會對計算失去興趣,達不到提高計算能力的目的。因此激發興趣尤為重要。
1.分層設計練習題。學生的水平參差不齊,不能統一要求,否則后進生找不到成就感,體會不到成功的喜悅。
2.設計各種趣味練習。如“找朋友”“奪紅旗”“計算接力賽”,爭當“計算小能手”“糾錯大王”“計算小競賽”等等,開展豐富多彩、趣味盎然的活動可以大大提高孩子們的計算興趣,有利于提高計算能力。
3.適當的獎勵機制??梢栽O一些獎勵機制,比如評選“最稱職的組長”“進步最大的小組”“進步最大的個人”“最熱心助人的同學”“計算之星”“計算能手”“計算大王”等等,獎品不在多,重點是榮譽感和自豪感。
總之,教師要用好“策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內驅力,發掘他們的潛能,方能提高計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