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 明
(貴州省有色金屬和核工業地質勘查局五總隊,貴州 安順 561000)
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導致城市當中的自然資源越來越多的被開發利用。但是在開發利用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產生了一些污染場地,不僅嚴重影響該地區的生態環境建設,而且給周圍的居民帶來嚴重的健康威脅。在污染場地開發再利用之前,采用水文地質勘查技術對其進行研究評估,為后期的治理和開發提供科學的依據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1]。
(1)水文地質勘查技術在污染場地環境中應用。通過采取一定的技術手段,對污染場地環境中的地下水以及土壤進行全面的調查、分析和研究,從而掌握污染場地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情況,為后續進行治理以及開發利用提供數據支持以及科學的依據,是水文地質勘查技術在污染場地環境中應用的主要目的。除此之外,通過水文地質勘查,還有效的避免了污染場地在進行開發利用過程中,受到二次的污染影響。
(2)污染場地環境水文地質勘查程序。對于污染場地環境,進行水文地質勘查過程中,應首先對污染區域的地下水、土壤等進行采樣、勘查,并對采集到的樣品進行檢測和分析,然后根據該區域的實際情況,對比采樣勘查分析的結果,最后制定相對應的治理方案。具體流程圖如圖1所示。
①在勘查之前,應當對污染場地的實際情況、形成原因、歷史相關資料和數據進行全面的分析,從而更好的確定勘查方案以及采樣區技術路線;②在進行取樣調查時,應重點選取具有代表性的土壤和水文樣本,然后對其進行檢測、分析和研究,全面的掌握污染場地的特征;③結合以上的檢測的結果,科學的制定相對應的治理方案。

圖1 水文地質勘查技術的應用流程
(1)選擇合適的勘查點。作為水文地質勘查的核心,勘查點的選擇十分關鍵,它決定水文地質勘查數據的準確性與否,因此應特別注意以下要點:①應對所勘查的污染場地進行全面的規劃,并結合實際情況確定看勘查位置,且在該范圍內的勘查點數量應大于3個;②在進行監測井設置過程中,應選擇靠近地下水資源的區域,便于對地下水資源的污染情況進行精準的檢測;③不同的污染場地情況,選取的勘查點數量也不盡相同,在實際工作當中,應全面了解污染場地形成的原因,以及相關歷史數據,合理的增加勘查點的數量,確??梢愿尤娴墨@得污染場地的水文地質勘查結果。
(2)污染場地水文地質勘查采樣。①進行表層土取樣過程中,一般選擇經過回填處理之后的土壤,且土壤的深度應控制在1.5米以內。不同的場地情況,選取的表層土也不盡相同,實際工作中還應當結合污染場地實際情況,選擇適宜的樣品,從而提高勘查結果的準確性。②進行水文取樣過程中,一般會選擇第一層含水層的水樣,然后根據不同污染場地的實際情況,在確定是否進行第二層含水層的取樣工作。③進行隔水層采樣時,應注意樣本盡量選擇隔水層的表層土。
(3)污染場地水文地質勘查檢測與試驗。①土壤污染分析:主要是對污染場地污染前后的土壤顆粒大小、有機物含量以及單位重度變化進行對比分析,從而對其污染程度進行評估;②污染物分析:結合污染場地形成的原因和歷史數據,對具體的污染物進行分析,并評估相關的污染質指標[2]。
某市西部某塊污染場地,屬于丘陵和平原的過度區域,整體地形地貌起伏較大,地面標高約為75m左右。該污染場地曾作為加油站,共占地3334m2,油罐區共有兩個,總面積約為165m2。
2004年由于管理不當導致油罐區出現了石油泄漏事故,造成了部分土壤和地下水受到污染。因此對原有的油罐區進行了前移,但仍占用部分油罐區,并從現有的2個油罐擴展到了5個。在對原油罐處理時,直接采用了碎石、房渣土回填的方式處理。本文將重點對該地區的石油污染情況進行水文地質勘查。
結合歷史相關資料以及場地的污染情況,本次水文地質勘查工作計劃在該區域內設置4個監測井,同時負責對該區域的土壤進行取樣。計劃采集16個土樣、5個水樣,對其進行污染物監測。隨著水文地質勘查的深入,后續有新增了7個勘查井,并重新采集了22個土樣以及8個水樣。具體看勘查點布置圖如圖2所示。

圖2 勘查采樣點平面布置圖
(1)根據對土壤樣品進行污染物的檢測,包含VOC、SVOC、TPH以及TOC等污染物監測,其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土壤樣品檢測結果
(2)根據對水樣品進行污染物的監測,其結果如表2所示:

表2 水樣品監測結果
綜上所述,該污染場地土壤中的苯系物僅在原油罐區的位置超過了相關標準要求,其余地區的污染物指標基本滿足標準要求。而原油罐區附近的地下水和土壤中的總石油烴類有機物、單環芳烴類有機物等都呈現出嚴重超標現象,尤其的MW5采樣區域的污染物嚴重超過標準值。通過對MW5區域進一步地質勘查,在其下游15米到20米范圍內的地下水呈現出污染物超標情況,其下游25米以外的區域各項指標均能滿足相關標準要求
結合本區域的水文地質勘查結果以及污染場地的污染物進行分析,主要土壤修復的污染物為苯,所需要修復的面積大約為457平方米,平均埋深大約為4.2米。由于未來該區域主要作為居住用地,且主要污染物分布較淺,因此整體采用異位修復的技術進行污染物的處理。通過將所有受到污染的土壤進行挖掘后,放置在封閉的容器當中,利用氣體抽提技術,對污染物進行提取,并利用活性炭將派出的污染尾氣進行吸附處理,避免對環境造成二次危害。
綜上所述,隨著人類活動區域的不斷擴大,勢必需要對城市的格局進行改變。而部分場地受到工業等因素的影響,已經呈現出污染狀態,嚴重影響場地的二次開發利用,必須借助有效的技術手段,對其進行勘查檢測,并制定詳細的治理方案。本文結合實例分析了水文地質勘查技術在污染場地環境中的應用,通過對土壤和水的取樣分析,為場地的治理修復提供了科學的依據,實現了污染場地的環境改善,保障了二次開發利用后的人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