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煒芹
【摘 要】在我國醫院的管理中,固定資產管理是醫院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醫院的固定資產管理水平既是保證醫院自身健康正常運作的前提,也是醫院更好服務社會的重要保障。然而,在實際操作中, 醫院的固定資產的管理仍然存在著諸如管理體制不健全,購置管理不合理,內控制度不完善等許多問題,這些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醫院的正常發展。因此,本文就醫院固定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展開,研究探討固定資產管理的對策。
【關鍵詞】醫院;固定資產管理;問題;探討
一、醫院固定資產管理的重要意義
第一,固定資產是醫院開展醫療業務活動以及進行教學研究等重要的物質基礎和保障,對醫院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醫院所有活動的運行與開展都要有一定的物質條件作為保障,而固定資產是醫院各項物質條件中所占比重最大,也是最直接、最穩定的部分。所以,良好的固定資產管理水平,是醫院健康正常運行的重要保障。
第二,提高醫院的固定資產管理水平,一方面可以為醫院其他方面的管理提供可靠的前提,促進醫院各個方面的管理協調發展;另一方面還有助于提高自身的競爭力,減低醫療業務成本和管理費用,這在很大程度上對于減輕病人的經濟負擔具有重要意義,也是醫院更好的服務社會的重要保障。
第三,從社會效益來講,在我國醫院肩負著廣大人民群眾對于醫療衛生的大部分的需求和維護人民生命健康的責任,是保障國民健康以及發展醫療衛生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醫院的固定資產管理,既是醫院實現自身價值和使命的過程,也是對社會、對人民健康負責的體現。
二、醫院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1.固定資產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專門、獨立的固定資產管理機構
目前,多數醫院沒有設立專門的固定資產管理機構,對于固定資產的管理也沒有統一的牽頭部門,固定資產管理的職責、權限劃分不清,界定不明,一方面會造成多頭管理或某些環節的管理空白;另一方面由于沒有明確各個部門的管理責任,固定資產的盤點清查以及相應地監督管理往往流于形式,出現問題往往相互推諉、扯皮,缺乏相應地責任追究制度。
2.購置管理不合理,重購置輕維修
當前醫院的經營,上級財政撥款一般很少,醫院大都屬于自收自支,醫院的發展主要依賴自身醫療活動的營業收入,因此目前醫療行業之間的競爭變得日益激烈。各醫院為了增強自身競爭力,采取的重要手段便是購買更多先進的醫療設備等固定資產來提高自身的硬件水平,進而提高疾病的診斷水平的準確性和治療能力的提升,吸引更多病人前來就醫,從而增加醫院的營業收入,但在固定資產的購置過程中,卻事先往往缺乏科學合理的采購計劃,盲目采購、重復購置造成醫院固定資產的嚴重浪費。同時, 醫院購置固定資產也沒有進行有效的可行性研究和分析,特別是對于某些大型專業設備的購置缺乏科學合理的論證,常常只從自身需要出發,沒有考慮到設備購置以及運行后的使用效率以及運行成本和應當分攤的折舊等其他支出,這些可能導致新購置的固定資產使用率較低,產生的收入要小于自身應該承擔和分攤的支出,從而加大了醫療成本和造成了資金的浪費。另外,在一些醫院的管理部門和使用部門,固定資產的折舊并不與職工的績效獎金直接掛鉤,導致各科室對固定資產的保養和維修上缺乏主動性和責任感,造成資產的損失和資源的浪費。
3.監管不嚴,內控制度不完善
目前,我國大多數醫院在固定資產管理上還存在監管不嚴,監督力度不夠的問題,缺乏正式、正規的監督部門。固定資產的使用效率、性能及報廢處置等工作得不到重視,特別是固定資產的報廢處置,往往只是由使用科室提出,既沒有相應地審批手續,也不經過專業技術人員和相關審計部門的鑒定評估就隨意處置,即使有相關部門對固定資產進行組織、評估等一系列工作時,由于醫院內部監督部門監督力度較弱,會計核算不規范,也起不到真正的監督作用,報廢資產閑置或隨意堆放,無專人管理,不經過評估和有關程序隨意處置,造成醫院資產的嚴重流失。
三、加強醫院固定資產管理的對策建議
1.完善固定資產管理制度,明確固定資產管理責任
完善醫院固定資產的管理制度,首先需要建立權責分明的固定資產管理體系。一方面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單獨設置固定資產管理機構,負責計劃、采購、驗收、編號、調配、維修、清查盤點、報廢、明細賬核算、資料檔案管理以及辦理調撥、變價、報損、報廢等工作,全面負責、統籌協調固定資產的管理各個環節;另一方面在條件不允許的情況下,醫院應該實施統一領導,建立由醫院財務部門、資產管理部門和資產使用部門組成的三級管理體系,明確各個部門的職責權限,形成各個部門各司其職,各負其責,責任到人的管理方法并建立嚴格的責任追究制度。具體來講,財務部門作為牽頭部門,根據固定資產管理制度的有關規定,結合醫院實際情況制定本單位的固定資產管理辦法,并做好會計核算工作, 確保固定資產項目能夠做到賬實相符,做好固定資產使用經濟效益的相關分析和評估;對固定資產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清查盤點,防止出現固定資產實物與賬面不符的現象。資產管理部門應該做好固定資產的采購、驗收以及監督管理,定期進行固定資產的清查盤點,對固定資產定期進行檢修和保養, 嚴格執行固定資產日常維修和大修理計劃,做好固定資產的報廢、處置等工作,對固定資產的利用率及使用效果進行統計分析。資產使用部門應指定專人管理,建立資產的使用記錄檔案,嚴格操作流程,實行崗前培訓和崗位許可制度,確保安全使用,在使用過程中更要愛護資產,努力提高資產的使用效率。
2.健全醫院固定資產的采購管理制度
第一,要重視固定資產采購的計劃性、可行性分析。醫院每年要根據當前擁有的固定資產的存量以及利用情況,結合醫院實際情況和發展需要做充分詳盡的分析,制定醫院本年度的固定資產采購計劃。
第二,加強固定資產采購的可行性研究與論證。在購買固定資產之前,特別是大型醫療設備之前,還應當進行充分的可行性研究及論證,論證通過后再編制購置預算,從根源上杜絕購置不適用醫院的固定資產以及重復購置、超標購置,避免盲目采購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第三,在進行固定資產的購買時,要根據市場情況和采購計劃,采取招標采購、詢價或定向采購、直接購買等方式,合理選擇采購方式,采購過程中,包括固定資產的名稱、數量、單價、總價等等都要進行公開,以保證醫院資金的有效利用。
第四,建立資產管理的獎懲激勵辦法,通過在對醫院固定資產的使用以及管理效果的評價分析,將固定資產的管理與員工的績效掛鉤,增強員工在固定資產管理和使用中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3.加強審計監督,完善內部控制制度
第一,成立專門機構加強審計監督。醫院要建立專門的審計監督部門對本單位的固定資產的使用狀況進行審計,包括審計固定資產是否得到有效利用,是否存在閑置、毀損、流失,是否存在有賬外資產等現象;對報廢固定資產的處置,是否履行報批手續,是否經過專業技術人員的鑒定和財務、審計部門的聯合評估,處置收入是否足額及時上繳入賬等,對在審計過程中發現的問題要實行嚴格的責任追究制度和和懲罰措施。
第二,堅持資產清查盤點常態化,保障資產安全完整。定期組織資產清查,至少每年進行一次全面清查,盤點醫院的所有的固定資產狀況,編制固定資產盤點報告并作出分析,為醫院領導整體決策提供依據和參考。
第三,創新資產管理模式,通過引入固定資產條形碼管理系統完善內部控制制度。醫院固定資產管理的內容應當涵蓋固定資產從購置到調撥再到報廢、評估等各個環節,通過條形碼管理系統為每一項資產形成一個數字身份證檔案信息,建立固定資產管理的信息化臺賬。具體來說,在固定資產的購入環節,應選用具有財務知識背景的員工對醫院的固定資產按照財務制度的有關規定進行正確的分類,并且對固定資產購入、使用的數量及價值進行科學、準確的計算,采用條形碼形式將固定資產錄入系統。在固定資產的使用環節,要對固定資產的調撥及使用情況實時跟蹤記錄,為防止出現賬實不符的情況,還要結合定期或不定期的資產盤點清查來進行,發現問題要及時查找原因上報領導作出處理。最后在固定資產處置環節,要嚴格遵循資產處置規定,履行資產處置手續,并及時作出調整。
通過該系統,醫院的領導隨時隨地都可以了解到醫院固定資產的使用情況,可以更加科學、更加準確、更加有針對性的加強固定資產的管理提高固定資產的使用效益和經濟效益。同時,通過這種信息化工具,還可以更好的實現對固定資產的審計和監督,進一步完善醫院的內部控制制度,切實加強公立醫院的固定資產管理。
參考文獻:
[1]馮靈芳.我國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時代金融,2016(4):277.
[2]周桂玲.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集體經濟,2016(19):141.
[3]謝素華.優化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管理的探討[J].當代經濟,2016(20):114-115
[4]李科進.我國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管理問題探析[J].企業會計,2016(12):107-108.
[5]吳穎.淺談公立醫院改革中固定資產的管理[J].中國集體經濟,2017(4):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