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平
【摘 要】實驗室是高校開展教學、科研工作的重要場所,在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上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實驗室價值的發揮與實驗室的利用率密切相關。本文從實驗室的重要性出發,以上海建橋學院實驗室利用率現狀為例,深入探討提高實驗室利用率的有效機制。
【關鍵詞】高校實驗室;利用率;提高;機制構建
中圖分類號: G64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8)21-0170-003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21.078
【Abstract】Laboratory is an important place for universities to carry out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which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cultivating students' ability of practice and innovation.The value of the laboratory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the laboratory.Based on the importance of the laboratory,this paper tak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laboratorys utilization rate of Shanghai Jian Qiao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 mechanism of improving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the universitys laboratory.
【Key words】Universitys laboratories;Utilization rate;Improving;Mechanisms construction
教育部于2014年發布《關于完善人才培養方案的實施意見》,意見中指出要改革人才培養模式,突出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高校實驗室作為實踐教學的重要場所,在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上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當前,由于高校實驗室利用率普遍偏低,其作用未能充分發揮。因此,探究提高高校實驗室利用率的機制,充分發揮實驗室在應用型人才培養中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 高校實驗室的重要作用
實驗室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實驗室不僅能保障實踐教學順利開展,也能為學生科研興趣提高提供物質基礎。學生在實驗室內進行課題、項目研究等,這些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的過程,能夠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實踐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動手能力等,使學生得到更全面的發展。
實驗室是學科專業建設的有力支撐。實驗室服務于高校的教學與科研,不僅為各項教學科研活動提供便利場所,各種現代化儀器設備也為學科建設與發展提供基礎保障,同時實驗室也為不同學科提供交流平臺,促進學科間協調發展。
實驗室是科技創新的主要來源。實踐是促進科技水平提高的必要手段,實驗室作為重要的實踐平臺,已成為科技創新的主要來源。在實踐過程中,師生通過查閱資料,獨立思考,結合專業知識和實踐驗證,對現有現象及問題逐一檢驗,找到創新之處。
實驗室對于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對于學校學科專業發展、對于科技創新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實驗室和實驗設備利用率的提高,可以推動實驗室建設,進而有利于應用型人才培養,有利于提高學校教學和科研水平,有利于推動高校的發展與進步。
2 實驗室利用率現狀
上海建橋學院作為一所應用型民辦本科院校,目前正處在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應用型大學的發展目標以及對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要求,也對學校實驗室管理提出更高要求。學校現有145個實驗室,實驗室面積35624平方米,實驗設備臺件數達到13669件。實驗室實行智能管理系統和門禁系統。目前學校開設的集中實踐、獨立實踐、課內實踐等,課程中所有需使用實驗室進行教學或演示的,均以項目卡片的形式錄入實驗室管理系統。本文對實驗室利用率統計分析的數據主要來源于實驗室智能管理系統。
實驗室利用率主要是根據實驗室實際學時數與額定學時數的比率,測算各實驗室的利用情況。按每學期為一個統計時段,以每學期18周,每周4天,每天8學時為實驗室額定學時數,即每個實驗室的額定學時數=18周*4天*8學時。通過實驗室實際學時數與實驗室額定學時數的對比,得出實驗室使用率數據,即實驗室利用率=實驗室實際學時數/實驗室額定學時數。如下表1,主要測算珠寶學院8個實驗室在2016-2017學年第一學期的使用情況。
如上表1,根據實驗室額定學時計算方法,可以計算出每個實驗室額定學時為576學時,實際學時以實驗室實際使用數據為準,并由此得出實驗室利用率數據。從表1中可以看出,部分實驗室利用率較高,可達到77%。而部分重復建設的實驗室存在利用率較低的情況,如寶石鑒定實驗室有3個,其中1個利用率較低,首飾制作實驗室有2個,其中1個利用率也較低。個別實驗室利用率為0,如蠟雕與綜合材料實踐室。
按學科專業方向將實驗室進行歸類,以學科實驗中心的方式進行統計,可得出全校實驗室使用情況。實驗中心利用率=該中心下各實驗室實際學時數的總和/該中心下各實驗室額定學時數的總和。如表1中,將與珠寶設計相關的8個實驗室歸并到珠寶實驗中心,各實驗室數據整合后,可得出該實驗中心的實驗室利用率。以此類推,可將學校145個實驗室,劃分為11個實驗中心,由此觀測全校實驗室利用情況,也觀測各學科專業的實驗室利用情況。如表2,主要統計2016-2017學年、2017-2018學年各實驗中心的利用率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