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素靜
【摘 要】結合工作實際并基于科技英語的特點,本文對航空科技英語翻譯的靈活處理方式進行了分析,提出了提高科技英語翻譯水平的措施和策略,從而為今后科技文體的翻譯提供了實踐性的指導意見。
【關鍵詞】航空科技英語;翻譯;靈活處理
中圖分類號: H05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8)21-0237-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21.109
【Abstract】Based on working experienc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ci-tech English,the thesis analyses the flexibility in avi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ranslation and then proposes measures to improve sci-tech translation,which will provide guidance in aviation translation.
【Key words】Aviation sci-tech English;Translation;Flexibility
0 前言
科技英語翻譯的對象主要為科技論文、科技出版物、學術報告、標準說明等文獻資料,其基本原則就是要實事求是,完整、準確傳達原作的意思,注重連貫性和嚴謹性,不產生歧義和過分解讀,隨后才能考慮對譯文的修飾方面。因此,在翻譯過程中,我們應該保證譯文的準確性和嚴謹性,確保表達清晰、思路鮮明,用最簡單的語言來表達出中心思想;同時,還要拒絕簡單的復制或者是照搬照抄,在忠實原文的基礎上富有創造性。
1 科技英語的特點
1)用準確簡潔的語句表達嚴謹而深刻的內容,結構嚴謹,層次分明,客觀性強;
2)大量使用含意十分準確的專業術語來表達某一特定的概念,因此術語是翻譯科技作品的基礎,內容越專業化,術語就用的越多,專業性也越強;
3)科技英語文體多為敘述文體,邏輯性強,語法結構比較有規律,語言簡潔明確,感情和修飾成分少;
4)語法結構方面,除特殊體裁(如手冊、產品目錄等)外,大多句子完整,其中復合句較多。
2 科技英語的翻譯
與其他文體翻譯一樣,在翻譯科技英語時,譯者首先要通讀原文并準確理解,然后適當運用一些翻譯技巧轉換成中文。翻譯的標準方面,清末翻譯家嚴復曾提出著名的“信、達、雅”原則。奈達則提出了“功能對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要求譯文在詞匯意義、文體特色等諸層面上盡可能與原文保持一致。對于科技英語翻譯,通常要求譯文忠實、明確、通順、簡練。
科技英語理解和翻譯的難點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詞語。科技文體中專業詞匯和技術詞匯出現頻率較高,這就需要譯者了解多義詞的每一個含義及當時語境,并能通過適當的專業知識加以判斷來選擇詞義。此外,當新詞出現時,還要懂得利用構詞法理解詞義并準確恰當地譯出。另一方面是結構。科技英語中會經常出現許多程式化的句子。例如,It is generally (universally) accepted(recognized, regarded)that…(普遍認為,一般認為或大家公認),It is estimated that…(據估計,據推算)等。譯者應熟悉其翻譯套路,提高翻譯效率。因此,譯者應有意識地通過形態識別,把握主干成分,了解主句和次要成分的涵義,理解這些成分之間的邏輯關系和修飾關系,然后通過適當的方法翻譯出來。
3 科技英語翻譯的靈活處理方式
3.1 不受制于原文,確保閱讀的流暢性
由于漢英兩種語言之間存在著差異,其文章的結構、篇章的組成形式都各具特色。譯者在開始進行文本翻譯和轉換的過程中,非常容易受到兩種語言的結構、表達習慣等方面的限制。但是翻譯的工作不能僅僅是對原文章的翻譯,而是要展現出更多的靈活性,譯者也要充分的了解目標語言的表達方式和習慣,靈活的進行翻譯。科技類的文章主要闡述的是客觀事實,被動語態是常見的表達習慣特征。下面以被動語態為例進行分析:
【例1】After sealing the header is cleaned and then the leads are clipped to the desired length.
譯文:封焊后把管座清洗干凈,然后把引線剪到所需長度。
原文里“is cleaned”和“are clipped”都是非常明顯的被動語態,其在翻譯的過程中就變成了無主語的主動句,這是因為本句的核心就是要明白所“清洗”和“剪切”的對象是誰,而不需要了解具體動作的執行者,轉化成為主動句更加符合漢語的表達方式。
【例2】This formula has already been mentioned above.
譯文:這個公式上面已經提到過。
原文里的“has already been mentioned”是被動語態,如果直接使用原句中的文章結構,直譯“been mentioned”為“被提到”,就會顯得有些生硬。而譯文通過被動變主動的譯法,使讀者閱讀起來變得更加順暢。科技翻譯中,不僅僅是被動句,如果是進行長句、名詞性結構的翻譯,譯者也都要合理的利用主觀能動性,不能只說受制于原文語句結構的限制,要更加靈活的運用,使譯文更加的符合目標語的表達習慣,顯得通俗易懂。
3.2 靈活選擇詞義,注重與“人”的溝通
在開始翻譯科技文章之前,譯者除了要運用基本翻譯技巧、查閱相關技術資料外,還需要及時與相關人員進行溝通,充分的了解該文章的行業范疇。因為同一個詞匯應用到不同的科技領域中可能代表著不同的意思。比如,“store”一詞,可譯為“貯藏、貯存”,但在任務系統中則譯為“懸掛物”。“油箱”一詞,在飛機的液壓系統中可以翻譯成為reservoir,而在燃油系統里則翻譯成fuel tank。由于譯者知識結構的局限性,翻譯中通常會遇到一些無法解決的棘手的專業技術問題,例如,不了解詞匯的譯法或不確定譯文的準確性。譯者可以與原作者、翻譯委托人或本專業技術領域總師進行溝通,根據委托人或總師對其工作原理、性能以及其他的突出特點的詳細描述等有效信息,實現翻譯的準確性和嚴謹性。例如:
【例3】在翻譯某服務通報時,側罩和外罩兩個專有名詞的出現頻率極高。二者都是飛機附件上的組件,由于其專業性較強,譯者通過查閱字典和網上查詢,分別譯成“side fairing”和“outer fairing”。但是出于準確性考慮,譯者還是與委托者進行了積極地溝通。通過委托者對組件的結構和功能描述,前者主要是“整流作用”,而后者僅為“保護作用”,最終確定翻譯為“side fairing”和“outer cover”,從而正確傳達出原文的意思。因此,通過合理有效的溝通,可以更加準確的翻譯專業詞匯,解決難點,從而使得翻譯效率和準確性都得到提升。
3.3 巧妙引申,避免生搬硬套
譯者在進行英譯漢時,經常會遇到在詞典里找不到恰當的詞義,若生搬硬套,逐字死譯,會使譯文生硬晦澀,含混不清,甚至不知所云,或是造成誤解。這時,應該根據上下文邏輯關系,從該詞的基本意思出發,進一步引申詞義,選擇比較恰當的漢語詞匯來表達。例如:
【例4】There are three steps which must be taken before we graduate from the integrated circuit technology.
逐字死譯:在我們從集成電路工藝畢業之前,有三步必須采取。
引申譯法:我們要完全掌握集成電路工藝,還必須經過三個階段。
查閱詞典,“graduate”一詞有“獲得學位”、“刻度”、“逐漸改變(顏色)”等含義,而無“掌握”的意義。但在此特定條件下,譯為“掌握”比“畢業”更符合漢語搭配習慣。
【例5】The major contributors in component technology have been in the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逐字死譯:元件技術中的主要貢獻者是在半導體元件中。
引申譯法:元件技術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半導體元件。
“contributor”有“貢獻者”、“促成因素”的意思,但若直譯則顯得生搬硬套,不能準確、流暢、地道、全面地傳達原語所承栽的信息。我們靈活運用引申技巧翻譯為“起主要作用”,整個句子就流暢了許多。
因此,翻譯時,必須注重不同語言的特點。普希金認為:“逐字逐句的翻譯永遠是不能忠實的。”所以一個理想的譯文,應該能夠使讀者感覺不到它是譯品,如果不特別注意的話,讀者當有讀原文的感覺。
3.4 運用靈感思維,創新性翻譯
科技譯文要保持嚴謹性及藝術性的統一是很難的,而運用靈感思維,則可使枯燥無味的譯文顯得有趣生動,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使譯文風格變得活躍起來。如:
【例6】無論這兩個雙路開關合在哪一邊,兩把導線中總有一根是帶電的,一根是不帶電的。
Whichever way the two-way switches are left, one of the wires is alive and the other is dead.
其中,采用“alive”和“dead”來表達“帶電”和“不帶電”,使譯文顯得更加形象生動,從而達到科技翻譯真正的目的。
4 結語
總之,翻譯是一項綜合性的工作,尤其是科技翻譯,其準確性和專業性要求更為嚴格。作為航空翻譯者,一方面,我們要根據科技英語的語言特點,確保譯文忠實于原文,表達通順流暢。另一方面,要掌握和運用各種翻譯技巧對譯文進行靈活性處理,在實踐中用心鉆研、勤于思考、善于總結,從而更好地做好科技英語翻譯工作。
【參考文獻】
[1]胡蓉.變譯理論在企業科技翻譯中的應用與發展[J].江西冶金,2005(03).
[2]劉性峰,王宏.中國古典科技翻譯研究框架構建[J].上海翻譯,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