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樂樂 牛超 張慧婷
【摘 要】有效的實驗室安全管理工作是保證高校實驗室正常運行以及正常教學秩序得以維護的前提,本文首先分析了當前我國高校實驗室普遍面臨的實驗室安全管理問題,如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安全意識薄弱,安全知識欠缺,基礎安全設施不健全和缺少應急設施及預案等,并就每各方面進行了原因分析,并結合當今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工作的新特點,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結合學校實際,對如何健全實驗室安全管理組織機構、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強安全知識教育和培訓,增強安全意識、建立應急組織機構及制定應急預案四個問題進行了闡述,對提高實驗室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高等學校;實驗室安全;安全管理;解決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8)21-0266-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21.121
實驗室是高校教學與科研的重要實踐基地,實驗室安全是其正常運行及高校教學秩序正常維護的必要前提,但是由于實驗室人員流動性大,實驗設備儀器繁多,一些實驗化學試劑及材料本身就帶有一定的危險性,再加之實驗管理制度不健全、人員安全意識薄弱等原因[1],導致近年來實驗室安全事故頻發,造成嚴重的人身損害及財產損失,因此實驗室安全管理問題成為高校重視的焦點,如何提高實驗室的安全管理水平,針對當下高校實驗室的安全管理問題研究、探索并尋求合適的管理對策,是實驗室工作的一項重要緊迫的研究課題[2-3]。
1 我國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現狀
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高校實驗教學在整個高等教育中所占據的比例逐漸加大,逐年加大的高校本科招生規模也使得實驗室的使用頻率逐漸提高,然而實驗室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實驗室使用人員的安全意識及相關知識欠缺、基礎安全設備不健全、缺少應急設施及預案等問題的存在是誘發高校實驗室安全事故的根源。
1.1 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無規矩不成方圓”,健全的實驗室安全管理規章制度是保證實驗室工作順利進行的基礎和前提[4],雖然目前高內高校這對實驗室安全問題已經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制定了一些相關規章制度,但是仍存在很多問題,如管理體系不健全,管理人員職責不清,職能交叉管理現象;缺少制度檢查監督,安全責任不明,安全檢查不到位等都導致了安全管理制度無法落實實處;此外實驗室缺乏全面的安全操作規程,很多學生在做實驗室我行我素,危險化學試劑使用和處理不規范、個人防護用品不齊全的現象時有發生,都使得實驗室存在諸多安全隱患。
1.2 安全意識薄弱,安全知識欠缺
目前許多高校里存在重教學科研投入比例大,對安全預防工作則重視程度不夠的現狀,其中主要是因為對實驗室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總認為這些事情應該由保衛處或者實管處等部分負責,安全問題離自己很遙遠,由于這些片面意識的存在,為實驗室的安全隱患提供了可乘之機。
其中,人為因素是實驗室安全事故發生的主因,在實驗室活動的主體是高校教師和學生,由于老師往往更側重學生上課專業知識的學習,對在實驗前需注意的安全規程和操作規范以及有可能存在的隱患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多種因素致由于安全意識淡薄、對安全事故的警惕性不強,從而疏于防范。事故發生時,相關人員的反應以及處理方式的欠妥也反映出了這一問題。
再加之很多高校實驗室安全宣傳教育不到位,安全教育形式單一,因此進入實驗室人員的安全觀念的培養缺乏有效途徑,安全價值觀、責任感不強,這些也都對實驗室安全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造成了嚴重的影響。
1.3 基礎安全設施不健全
實驗室基礎設施不健全是實驗室安全問題在根源上存在的“硬傷”[5],由于安全意識薄弱,安全知識欠缺,高校對實驗室在實驗室基礎安全設施建設方面的投入比例將大打折扣。多數高校的實驗室相對于安全投入來說更重視實驗設備的更新,往往對基礎設施建設缺乏針對性的安全考量,如水路、電路的布設及線路老化,消防和通風口的留設空間是否合理,有害氣體排放管路排布是否規范;危險實驗用品存放條件、環保設施及廢物處理是否達到安全標準。
1.4 缺少應急設施及預案
在我國往往忽視掉應急設施、應急預案及演練的重要性,絕大多數高校是發生安全事故后才能對此引起重視,然后針對事故再展開深入調查制定事后處理方案,而在未出現安全事故之前缺乏強有力的事前控制能力,缺少完善的安全事故應急設施,未制定周全的應急預案,甚至從未組織過實驗室人員進行安全事故突發的應急演練,造成實驗室事故發生時受害人員毫無應對之力,或是錯誤的事故處理方式導致更嚴重后果。
2 實驗室安全管理對策
實驗室安全管理涉及到實驗室的方方面面,是一項系統的工程。主要包括健全的實驗室安全管理組織機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到位的安全教育體系以及可靠的安全預防工作等。
2.1 健全實驗室安全管理組織機構
安全職責分明,管理系統的管理組織機構是保證落實實驗室各項管理制度和實驗室安全工作得以順利進行的前提。高校應建立學校、學院及實驗室三個層面的管理組織機構,學校層面,成立由負責主管實驗室安全的校長領導下的專門管理機構實現對實驗室安全工作的統籌領導,下設學院及實驗室兩個層次的管理機構,構建成縱向到底、橫向到邊、職責明確的校、院、實驗室三級安全管理組織機構(圖1),將安全責任制層層落實,形成3級管理機構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6-8]。
2.2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完善有效的規章制度是實驗室安全管理的基礎,管理制度的執行和落實力度越大,則越有利于實驗室人員安全意識的增強,有助于形成實驗室安全文化風氣。 為加強對實踐教學安全工作的管理,強化師生安全責任意識和自我防護意識,預防、控制安全事故發生,確保師生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維護實踐教學的正常秩序,高校應制定《實驗室安全管理辦法》、《實驗室安全實踐教學管理辦法》、《實驗室事故認定及處理辦法》和《實驗室安全責任制和準入制》等針對實驗室安全管理制度,規范實驗行為,提供實驗室人員的安全意識。同時,建立實驗室安全準入制,對進入實驗室人員進行考核,此法勢在必行,只有制定準入制度,才能將實驗室安全工作落實到位[9]。
2.3 加強安全知識教育和培訓,增強安全意識
學校應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理念,全面加強實驗室安全教育,定期開展形式多樣的安全教育工作,宣傳普及安全知識,主要可以通過以下方式:
(1)安全教育教學內容豐富多樣化
可以通過定期組織安全知識競賽、實驗室儀器安全操作比賽等活動,還可以通過制作生動、直觀的多媒體教學課件,通過這些手段增添安全知識學習樂趣,加深學習記憶。
(2)安全教學學習渠道多樣化
充分利用多種渠道宣傳安全知識,如利用校園廣播、在學校校報上進行宣傳或刊登實驗室安全知識專欄等,使得實驗室安全知識宣傳滲透到學校的每一個角落,使得全校師生實驗室安全知識學習成為常態。
同時針對實驗室中不同的實驗儀器安排合理的培訓課程,包括實驗儀器操作流程、安全操作注意事項等,為實驗室人員提供專業的儀器實驗安全培訓,確保熟悉每臺儀器設備在使用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安全隱患及應對方法。
2.4 建立應急組織機構及制定應急預案,加強安全事故應急演練
由各學院根據實際情況建立應急組織機構(如總指揮、聯絡組、搶救組、處置組、疏散組),實驗室主任擔任應急總指揮,各實驗室管理人員擔任各應急組小組長,要求明確各小組人員組成及具體職責。
應急組織機構示意圖如下:
實驗室主任在告知發生突發事件(事故)后,應及時、準確判斷是否是緊急事件,若屬緊急事件,應啟動應急預案,由應急總指揮統一指揮、協調聯絡組、搶救組、處置組和疏散組對突發事件(事故)進行處置,并根據突發事件性質決定是否有必要向當地救援組織機構、公安部門報告求助。
同時加強安全突發事故演練,使得實驗室人員熟練掌握應急設備的使用方法及應急預案的處理流程,進一步增強安全防范意識,增強對事故的事前掌控能力,在事故發生時可以做到沉著應對,處理得當。
3 結語
隨著高等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高校實驗室的種類和數量也在不斷增加,實驗室存在的安全問題也日漸引起高校及社會的高度關注,實驗室的安全管理體系構建正在不斷完善,但仍面臨諸多挑戰,這始終是一個與時俱進,貫穿整個實驗室工作之中的課題,需要社會、學校、學院以及實驗室個人共同關注和解決的問題。因此,在實驗室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中,要始終堅持預防為主、安全第一的方針,從安全管理組織機構、管理規章制度、安全知識教育培訓以及應急設施及預案的落實等多個方面來建立高效實驗室的安全長效機制,保證全校師生內在安全需求與外部環境安全和諧統一。
【參考文獻】
[1]徐紅巖.地方高校科研實驗室安全管理現狀分析與對策[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7,36(12):282-285.
[2]溫兆浩,周勤,程蕾.強化實驗室安全管理,提示實驗室管理水平[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9,26(4):153-154.
[3]孫立權,范強銳,陸捷.加強高等學校實驗室安全管理的幾點思考[J].現代科學儀器,2008,11(2):126-129.
[4]羅一帆,湯又又,孫峰.高校化學實驗室安全管理的探討[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9,26(4):147-150.
[5]李五一,騰向榮,馮建躍.強化高校實驗室安全與環保管理,建設教學科研保障體系[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7,24(9):17.
[6]溫濤.加強實驗室安全管理確保學校安全[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9,28(9):149-151.
[7]黃文霞.高校化學教育實驗管理確保學校安全[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5,27(9):193-195.
[8]趙慶雙.做好技術安全管理工作的幾個要素[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4,23(11):107-109.
[9]何茂剛.高等學校教學實驗室的問題及解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8,25(11):162-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