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向紅
校園最美的風景永遠不是校舍和建筑,而是人——人身上彰顯的氣質。這個人,是指學校的教師隊伍,以及被深深影響的學生。
嚴格的教學管理制度、配套的檢查評估措施也許有一定效果,但是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他們更多的是用心影響心,他們的工作富于獨特性、創造性,這些是無法量化考核的,你能測量教師的師德水平嗎?你能稱量教師的愛心嗎?教師群體整體上也是一個知榮知辱、積極向上的職業,過多的考核也許會讓教師的工作歸于平庸與冷漠。
作為校長,如何管理學校?我認為“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最佳途徑是尊重師生,把全校師生乃至家長放在心中,運用積極心理學的理念,多一雙發現美的眼睛,用積極語言營造積極的心理場,充分挖掘、培養正能量,也許,更能促進學校和諧發展。
一、把教師放在心中,用積極的管理引領教師成長
1.校長周記——“發現”美
校長的光榮在于成就教師。我把教師隊伍建設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把教師看作學校的第一資源,努力營造良好氛圍,用價值、理念引導教師,充分“看見”老師,“看見”他們的付出、他們的需求,每周例會、校長周記中公開表揚優秀,把學校建成教師成長樂園。
強化什么就會產生什么結果,我關注的、我怎么處理事件、我使用的語言,都讓大家有機會看到和認同我秉持的價值觀和我的原則立場。這是其中一篇校長周記:
鬧市中如“苔”的生命
“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袁枚這首《苔》的小詩,沉寂了幾個世紀,一夜唱紅。那清澈純凈的童聲,如天籟之音,似一泓清泉,將苔的生命之歌流進每個人的心里。
聽到這首歌的我,有一些心顫,但那畢竟是發生在大山深處的故事,我感慨我們需要更多幫助大山的孩子們找到生命的價值,等待綻放的老師……
可是,在今天,開學的第二天早上8點,我進入校園,看到我們的班主任晏老師沒有站在講臺前管理學生,而是坐在教室的最后,認真地讀《文言文譯注與賞析》。早到的孩子們一進教室,都自覺降低聲音,輕輕拉出椅子,坐下來,大聲讀書……
看到這一幕,我心里在歡呼!誰說像梁俊這樣的老師太少了?晏老師不就是這樣一位“發現自己也可以做些事情”“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的鬧市中“苔”樣的老師?
晏老師用自己最樸素無華的方式帶動孩子:要求孩子跳繩,就自己跳;要求孩子背詩,就自己背;要求孩子早上讀書,就自己帶頭讀……她用自己生命綻放出一種安然自在之美的同時,也用自己的言行詮釋了教育的本質
——用一棵樹搖動一棵樹,一朵云推動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一個靈魂!期末考試,他們六甲班的語文平均分高達90多分,優秀率高達63%。
在數種高分貝的噪聲、灰塵漫天的環境中教學的碧小人,在只剩一棟教學樓的校園里,又何嘗不是如苔般憑著堅強與活力,突破環境的重重窒礙,煥發自己青春的光彩?
看,我們的碧小老教師黃老師,在她的衛生、安全崗位上默默耕耘,愛校如家。她用媽媽般的愛影響學校年輕教師,擼起袖子干!這絕不是一句趕時髦的話,才參加工作的楊老師、肖老師新接手大隊輔導員、文明創建工作就是加班加點,不懂就問,碧小全體教師緊密配合。
雖然現在學校規模小、影響小,活動不夠豐富,卻在平凡寂寞的角落里努力生長,放聲歌唱。
我囿于一隅,孤陋寡聞,可是,我所知道的天心教育如苔般的生命不勝枚舉。鬧市中亦有如苔的生命。在黑暗中亦歌唱,知白守黑,自在安然。我們知道,“我不能教他們一輩子,起碼要讓孩子們想我的時候,能夠唱出這首生命的詩——‘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人的心理系統可以用陰陽太極圖來理解,我由教師們身上已經存在的“白”入手,讓白的部分擴展。白的部分擴大一些,黑的部分就縮小一些。這些小的改變發生時,所處的環境、系統就和原先不一樣了;持續小改變,就會累積成大改變,這就好比“雪球效應”,小改變發生與持續,最終擴大并積累,滴水穿石,最終達到系統的改變與平衡,這個積極正向和樂觀的角度讓改變也是快樂的過程。
2.每月清單——傳遞“美”
教師不是蠟燭,照亮別人,卻毀滅自己;教師是在培育學生、促進學生在發展的過程中達到自我實現、自我完善、自我成長。我要求教師用反思的眼光審視日常教育教學工作,撰寫“一月一清單”,督促每位教師將日常教學中師生互動、同事互助、家校聯動等事例及時記錄,將美好積累、定格、強化、傳遞。這是我校清單模板和一位臨時代課一學期的老師的“每月清單”。
團隊合作:在幫助同事方面,你本周做了什么?
答:六一節目的排練,雖然我沒有直接參與,但是肖老師排節目的時候我就幫她管理班級沒有參加節目的學生。
相互尊重:在認可同事的工作方面,你本月做了什么?
答:學生之間的吵鬧時有發生。上周孔同學和謝同學因為一點小事發生爭執,剛好胡主任碰到了幫我一起處理。胡主任處理學生之間的矛盾很有技巧,像謝同學這樣的倔孩子,我本來束手無策,現在學到了:最重要的首先是了解學生的需求,在處理時特別注意做到公平和公正。
學習發展:反思上月的工作,你覺得有哪些方面是可以做得更好的?你從中學到了什么?
答:在班級管理方面,我還有很多地方有待提高。上周因為朝會的紀律很差,我罰全班同學抄了一篇課文。校長知道后,找我聊天,我深刻地知道了,抄一篇課文的意義并不大,學生們也許因為害怕抄課文而守紀律,但是不是出于自覺、自發。就算要處罰,抄一篇課文還不如選擇一段背下來——哪怕是處罰學生也要珍惜學生的時間。
持續改進:過去一周,你做了什么改進,以使本周做得更好?
答:關愛問題學生,找他們聊天,了解他們的需求。
關注學生:上月,你對班級整體管理有什么樣的改進?
答:在處理學生之間的矛盾方面,我做了一些改進。上個月王同學和劉同學因為一點小事情打架,我在處理的時候并沒有立即批評王同學動手打人。她動手打人確實不是第一次了,我記得我第一次處理她打人的事情的時候,是批評她,結果她完全不肯承認自己的錯誤。這次我先冷處理幾分鐘,再以朋友的身份來分析整件事情,她很快就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并且向對方道歉。當然,我也再次和她強調了打人的嚴重性,她意識到了自己的問題并承諾要改變。
服務家長:上月,你對哪個孩子的家長做過什么樣的有益溝通?
答:上個月主要是和王爸爸進行溝通。我了解到父母因為工作的原因沒有陪在孩子的身邊,孩子比較缺少關愛。我建議他盡量抽時間陪陪孩子。
什么人最能在專業上幫助你?
答:每周四下午的教研活動對我很有益,認識了一些名師,也認識了一些小伙伴,觀看他們的片段課,這對我教學很有幫助。
最近工作過程的哪個部分做得不錯?
答:自己班的課堂教學。
最困難的工作是哪一件?你是如何度過的?
答:我感覺班上的極個別學生很難管。為此,我也在看一些班級管理方面的書籍。
你如何讓工作中不好的情況,沒有變得更糟?
答:向辦公室的同事請教,或者是換個角度思考。
你的同事對你的工作最為欣賞之處是哪方面?
答:樂于助人。
最近一月,最令你驕傲的成就是什么?
答:更加了解學生們了。
這些清單的問句設計重視教師們的自主權和主觀經驗,特別是正向資源和內在力量,讓教師們明確、強化自己的價值觀,對成功的體驗細節化與意識化,提升對突破困境的信心、動力,獲得具體策略。教師們對自己生命和工作有了控制感,也以具體的事例真誠傳遞對同事的欣賞、感恩,這些舉措盡可能地激發了教師的工作熱情,有力提升了團隊效能,使各項工作得以順利進行。
3.真誠反思,以身作則,使眾人行
茅于軾先生在《中國人的道德前景》中說過,普通人的行為改變不了全局,地位越高,影響越大,上行下效。校長是老師的老師,校長擁有正能量,傳達積極情緒,才能培養出具有積極品質、良好師德師風的教師隊伍。但是校長也是人,像我,也許是有很多毛病的人,這時,我們需要根據“成長=經驗+反思”公式,在學校管理實踐中反思自己、否定自己,實現自我超越。
有這樣一個故事:
冬季運動會進行中,我發現跳遠裁判員從兩個改為一個。我有些憤怒地指責趙老師。他說——運動會已經開始了,現在談這個還有意義嗎?
我放下校長的尊嚴,默默走開,思考自身存在的問題——運動會進行中進行調整,會造成混亂。既然現在不能改變,那么有問題運動會后講,更好。
運動會后的下午, 我找他談話,承認自己的急躁,再陳述自己的觀點——兩個裁判更準確與公平的同時,愿意探尋他的觀點——兩個裁判測一個學生,耗時太多,老師們辛苦。我們拋棄“前嫌”,一起探討下一次運動會怎么安排裁判更加有序,更高效。
當然,在我的心里還有校長的尊嚴被挑戰的“郁悶”。但是,尊重不是可以強求來的,如何贏得尊重,是我要不斷努力的。而且,趙老師曾將修改后的方案請我過目,是我自己不想事必躬親,沒有繼續過細。這樣一想,我只有放下,不再追問此事。
接下來,月底交清單了,趙老師第一個交來,我是“有點陽光就會燦爛”的人,我把他的這個行動理解為對我的工作的大力支持,也理解為上次溝通產生了積極效果。
“智如目也,能見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見其睫。”最智慧的人的認識都不可能全是真理,何況我?我愿意傾聽所有的真誠的聲音,愿意接受所有的建設性意見,不執著自己,不抗拒別人。正如李希貴校長在《重新定義學校》一書中說道:“校長的最高境界是:校長是墓地管理員,下邊有很多人,可是沒有人聽你的。——因為,你激發了他們,使他們富有個性、敢于擔當,每一個人都具有領導力——眾人行。”
二、把學生放在心中,用積極的課程影響學生成長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加強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培養自尊自信和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三歲看小,七歲看老”,小學正是培養學生積極心態的關鍵時期,但是,我們經常聽到“老師,他打人”“我回去好好教訓孩子”“你每次都不按時交作業!”我們慣用消極的暗示,缺乏有效的溝通方式,教學效率難以提高,師生幸福感有待提高。
基于以上認識,我校把“積極語言在小學校園中的運用研究”作為年度微課題。我們老師上課會用三句表揚開始,我們要求學生撰寫開心日記:我感恩,_______(老師,學生,家長)幫助了我;我開心, _______ ;我今天做錯了一件 _______ 事,我從中學到了_______ 。引導學生們在積極正向的語言環境中幸福成長。
本期有兩次學生課間追趕,造成刮擦小受傷。我在思考,面對精力旺盛、需求多元的學生,與其要學生課間不要追趕,不如組織各種生動有趣的、寓教于樂的好的游戲。因此,我們每周利用一次大課間的時間進行校園擂臺賽,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長與愛好,自主申報項目,可以是跳繩、踢毽子、仰臥起坐、投籃、背誦詩詞、魔方傳奇手、唱歌、舞蹈、器樂演奏等。
請看我們的一則擂臺賽微信報道:
5月18日,星期五,我校照常進行了擂臺賽。
一甲班的闕陽同學為我們帶來舞蹈《大王叫我來巡山》,同學們自發齊唱為她伴奏,她的精彩表演也贏得了陣陣喝彩。二甲班的王同學挑戰立定跳遠,以1.75米的成績拿下了本班的擂主。三甲班陳同學挑戰一分鐘跳繩,以185個的成績再次成為擂主。四甲班的易同學挑戰了一分鐘投籃,以一分鐘進10球的記錄奪得擂主。五甲班的陳同學同樣挑戰了一分鐘投籃,更是以11球的成績打破了六年級的記錄。六甲班的李同學挑戰一分鐘背后運球。
本次擂臺賽中多了籃球的挑戰項目,同學們的精彩表演也極大引發了其他同學對籃球的興趣,希望全校同學再接再厲,再創佳績。
就這樣,擂臺賽把童年還給童年,培養學生自我悅納的好習慣。閃光一次,也許讓他們終生激動,進而成為學生上進的起點,成為學生未來人生一個能展現自我、超越自我的象征舞臺。
三、把家長放在心中,用積極的溝通形成家校合力
“敵人在外部”從來不是故事的全部。在和家長溝通出現問題時,我不把“家長有沒有素質”,看成是糾紛的全部。因為“外部的”家長們和“內部的”教師們通常是在同一個系統里。我認識到,我們是自己問題的“系鈴人”,從“內部”找到關鍵的杠桿作用點,才能達到真正的積極主動。我經常為家長們做積極語言的心理健康教育分享活動,更多地和家長溝通,和家長建立良好的關系,取得家長支持——我認為這是最有效的杠桿,雖然它最不易被發現。這里有一個小小的故事。
張同學課間在走廊奔跑時不小心摔破了頭皮,縫了兩針,總共花費不過1000元。從監控看,沒有同學和他有肢體接觸,但是家長硬是要參與追趕、站在門口的同學承擔責任。我把相關同學家長找來協商,為張同學爭取到600元的慰問費。可是,張媽媽還不滿意,在群里說學校不負責,以后孩子在學校的安全怎么辦,今天怎樣對待她的孩子,以后也會怎么對待別的孩子。她的話很有煽動性。
我邊寫周記邊思考:為什么我對這些話會不舒服?因為她出的“安全”招,是家長們所最為關心的,我感覺到會有很多家長站在她這一邊。但是,難道,這不也是學校最關心的嗎?我為什么要否定她?要辯解?我只需要和她站在一邊,她的“招”就“傷”不到我了。
我于是在群里回復,謝謝張媽媽就未來孩子們在校的安全問題提出了非常寶貴的建議,學校已經做到哪些事項,而且以后一定加強管理。
就這樣,家長們在群里紛紛點贊,張媽媽也沒有理由攻擊學校了。
積極心理學思想的核心是研究普通人如何更好地發展、生活,激發人的正向品質。我們面對的教師隊伍是“普通”“正常”人,我們無需用一套模式、制度強迫教師去行動,無需過多探究教師的“違紀”,而應運用積極心理學的理念成就幸福校園,辦一所學生愿意來上學、放學后還不愿意回家的學校,辦一個教師、家長親如家人的家。在平等和諧關系催化下,學生快樂成長、家長樂于合作,教師自我意識覺醒,主動承擔自我發展和自我教育職責,不再視教育為工作任務,而是將其視為一種生活和生命狀態,開始一段精神旅行。最終,教師擁有應有的覺醒與覺悟,成為社會真正的精神與人格的引領者。
(策劃編輯:黎佳星)